覆盆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名字来源:

《本草蒙筌》中提到覆盆子“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也。”

    传说啊,古时有几个男人发现了这种野果,由于酸甜可口就吃了不少,晚上小便时,感到力量充足,小便将尿盆都冲翻了个,由此发现了这种野果壮阳功效强大,就用覆盆子来命名它,了解了其名称的由来,也就对其功效有了深刻的认识。

别名:覆盆、乌藨子、小托盘、山泡、竻藨子

基源植物: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果实

拉丁学名:Rubus chingii Hu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采收和储藏:7-8月间果实已饱满呈绿色未成熟时采收,将摘下的果实拣净梗、叶,用沸水烫1-2min,取出置烈日下晒干。

植物特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落叶灌木,高2-3m。幼枝绿色,有白粉,有少数倒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单叶互生;叶柄长3-4.5cm;托叶线状披针形;叶片近圆形,直径5-9cm,掌状5深裂,中裂片菱状卵形,基部近心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脉上有白色短柔毛;基生五出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花两性;单生于短枝的顶端,花萼5,宿存,卵状长圆形,萼裂片两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圆钝;直径2.5-3.5cm;花梗长2-3.5cm;雄蕊多数,花丝宽扁;花药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数,具柔毛,着生在凸起的花托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下垂;小核果密生灰白色柔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花期3-4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地。

药材特征:

聚合果由众多核果聚合而成,略呈圆锥形或类球形,上端钝圆,底部较平坦,高0.6-1.3cm,直径0.5-1.2cm。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表面灰绿色或淡棕色,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短绒毛,宿萼棕色,5裂,先端多折断,上有多数残存花丝,下有果柄痕或连有细果柄。小核果约呈半月形,背面隆起,腹面有突起棱线;表面棕色,背面及先端有灰白色毛,腹面及两侧有网状凹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质硬,内含棕色种子1粒。气清香,味微酸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颗粒完整、饱满、色黄绿、具酸味者为佳。

化学成分:覆盆子含有机酸、糖类及少量维生素 C,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覆盆子酸(fupenzic acid)。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雌激素样作用。

炮制:筛去灰屑,拣净杂质,去柄。

中药药性:

性味:甘,酸,平,无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固精缩尿,明目。主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宫冷不孕,带下清稀,尿频遗溺,目昏暗,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或熬膏。

注意: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慎服。

备注:

1.其根亦入药,其味酸、咸,平,无毒。 主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又治暴中风,身热大惊。久服轻身,不老。

2.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的果实亦作覆盆子使用,如:悬钩子使用于江苏;灰毛果莓使用于云南;拟覆盆子使用于西藏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曾描写过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其实,很...
    烘焙艺匠社阅读 726评论 0 5
  • 半夏昨天没早睡今天也没早起,计划对于半夏始终起不了半点作用,是热情总是不够用,半夏很羡慕那些总是很有激情的人,充满...
    清空妙有阅读 346评论 2 0
  • 暑假在火车上闲聊,一位妈妈在得知我是老师后,迫不及待的让我说一下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恐怕最难回答...
    鸾英阅读 517评论 0 3
  • 【日精进打卡第51天】: 姓名:余成杰 公司:贞观电器 盛和塾《六项精进》224期学员 【知-学习】 《六项精进》...
    余成杰阅读 103评论 0 0
  • 简单的Hiit运动 今天早上做了简单的3个Hiit动作,单手壶铃,双手壶铃,beper跳效果棒棒的,一会就满头大汗...
    落花流水似无意阅读 4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