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润物无声
——访黄礼明老人
校团委大学生记者团 黄天舒
一大清早,刚用过早饭,家里的门铃就响了。我赶忙去开门,只见几位两鬓斑白的老者站在门前,虽然上了些岁数,但是他们却是精神饱满,慈祥的微笑中露出些许的谦恭,“丫头,黄礼明老师在家吗?”“你们请进,我去叫我爷爷。”爷爷从房中出来,让了坐,他们便叙谈起来,言谈话语中得知,这些老者是爷爷以前的学生,他们来给爷爷拜年。
说起我的爷爷黄礼明老人,他是一位生长在旧社会的“30后”。好多人第一次见他,都会感叹老人家的精神头。确实,老人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与气质。在我看来,这种精神气质一定与他的经历有关,因为生活造就品性。
年少清苦,一心向学
老人幼时家境富足,从他至今仍珍藏着的一张五六岁时身着西装与他母亲和妹妹的合照中就可以看出。尽管照片已经泛黄,但是依旧能感受到上面人物的贵气与浓厚的历史感。父亲是一位饱学之士,常常教育其:“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这使他自小就明白了学习求知的重要。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家道中落,正值上学的年纪的他深知败落的家庭根本无法担负他的学费,但是父亲的教诲却不敢忘却,为了早日能够进入学堂求知,他开始去背煤攒学费。人小志强,经过不限努力,终于在十二岁时走进学堂。或许是由于求学艰辛,所以他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功课每门都是优秀,除了功课与闲时背煤赚钱,一有时间就找先生借书来读。在那个新中国刚刚建立,各地区百废待兴的年代,他被保送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平凡岗位,尽职尽责
老人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触碰到那个时代对于学子的最大恩惠。大学毕业后,想到家乡的贫穷落后,他深知许多人因为未得到教育而愚昧保守的生活到老,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贫穷现状给村庄给新中国带来希望,因而他毅然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他的学生都说,在老人身上总是能感受到那种文人的儒雅与对生活的不屈。
尽职尽责,言传身教一直是他的工作准则。那个年代一个小山村是用不起印刷机械的,没有课本与讲义对教学大为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老人在钢板上用特制的笔把精心整理的讲义和习题一字一句的刻出来,然后刷上油墨,一张张字迹清晰的讲义便诞生了。虽然经常为此忙碌到深夜,但他从未抱怨过。他说:“教书育人是我自己选择的职业,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学生。”
渴望知识,学海无涯
在辛勤工作的那些年,他从未停止过学习新的知识。家中巨大书柜里摆的几百本早已泛黄的书就是他不断求知的见证。在老人四十多岁时,新中国刚刚恢复了高考,学校有一个给老师们到大学重新学习的机会,他极力争取,虽然人到中年,但是心中依旧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不畏强权,严于律己
叙谈间,老人从书柜的最顶层拿出一个被牛皮纸覆盖的包裹。虽然已经落了灰尘,但仍能看出老人保存的十分用心。他慢慢打开包裹,里面是一本很厚的册子,册子里面空白的纸页上用胶水贴满了黑白照片。照片上面没有主人公,只有破旧的砖瓦。我问其缘由,只见他娓娓说道:“爷爷除了书,最喜欢的就是摄影了。当年在铁路小学当后勤老师时,发现学校新盖的教学楼,全是豆腐渣工程。当时教育局的领导吃了回扣,将工程包给了一群‘门外汉’,刚修成不久,就发现墙壁开裂”,只见老人突然加重了语气,“要知道那可是学校啊,里面还有好多学生呢,出了事情上面怪罪事小,学生的命可就没了!有人劝我别管,免得得罪人。但我合计,与数百学生性命相比,得罪谁都不重要了,后来我把这些照片发给了上一级的教育部门。你看,后来那个危楼又拆了重建了。”老人说起这件事时满面红光,眼中带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变成了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
当问到为何经常拒绝学生拜访送礼时,老人严肃的说:“拜访可以,但是送礼是万万不能收的,我仅仅是一名教师,教育学生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并没有施以谁特殊的恩惠,怎么敢收人家的东西呢!”
爱好广泛,享受生活
老人读书求学,教书育人,他的爱好也十分广泛,非常会享受生活情趣。他一生除了读书还有三大爱好:旅游,摄影和钓鱼。年轻时老人带着自己的妻子几乎游遍了整个中国从南边大海到北边大雪,从东边泰山到西边荒漠,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不管提到哪个地方,他都能说出一段期间发生的趣事、当地的小吃和当地的风景名胜。读书和旅行,他的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年轻时给当时抚顺市人大会议代表们拍过合照,退休后经常以钓鱼为乐,小时候经常能吃到他钓上来的鲤鱼。除此之外他还擅长体育,曾经获得抚顺市长跑比赛第二名。乐器,绘画也是略由研究。老人常说:“技多不压身,活着的乐趣就在于把不会变成会,现在是你剩余光阴中最年轻的一天,应该趁着大好时光多学些东西才是。”
老人总说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可是在我和他的学生看来,他也是一个默默滋润学生,懂得享受各种人生滋味平凡且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