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对他人的态度及方法的变化和发展

罗杰斯出生在严格的原教主义家庭,作者将父母的价值观投射在其他人身上(其他人的行为怪异,这些在自己的家庭不能被允许;忍受他人,不与近距离接触,在自己的家庭生活,“出淤泥而不染”作为人生信条)。

小学时期的罗杰斯无意识的傲慢独立,没有亲密朋友,不与人交往,即使对爱“我”的父母也不分享想法和感受,怕被评价,发现不足。

直到中学时期,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渴望陪伴,但这种愿望被现实阻碍。一方面是父母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环境因素,多次转学,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友谊,建立社会资源,唯一一次约会:聚餐。(大学毕业之前,但凡在家,聚餐都不被允许的深感自我同情,悄悄飘过)当我有非常体贴的老师时,我在那两学期的英文作文中表达过我的情感。可以看出,青少年时期的老师,是多么重要,提醒老师们不要忽视他们的作文以及任何形式的表达!而我们的传统观念多认为,他们还是孩子,他们什么都不懂,他们天真烂漫,而不去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

作者第一次发现拥有朋友很重要是在大学时期,这也是突破期,大学时的罗杰斯第一次有了对帮助关系的尝试,变得社会化,开始了对职业生涯的摸索。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作者延后了大概七八年!所以作者说:“我是否梦想过这对12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在人的发展中,12岁左右正是同伴友谊发展的时期,也是最在乎友谊的时期,作者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展起来这种同伴之间的友谊。所以当他在成年以后意识到友谊的重要性的时候,才显得尤为可贵吧!这也为来访者中心疗法的诞生埋下了伏笔啊!所以说,不是任何一个可以跟来访者聊聊天的人就可以创造和领会来访者中心疗法的(质疑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人们,认为来访者中心疗法太简单,只是和来访者聊聊天,重复一下来访者所说的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路易斯有焦虑情绪,她与异性相处总是有障碍,这是她在一个心理团体辅导中与罗杰斯的一次咨询谈话,她的心理障碍与她的父亲...
    暖阳_1332阅读 1,113评论 0 1
  • 玛丽案例发生在1986年,罗杰斯去世之前的几个月。 玛丽案例是在一个“表现治疗”的培训班上所做的示范面谈。表现治疗...
    暖阳_1332阅读 1,319评论 0 0
  • 罗杰斯:人性治疗的大师 (此文摘自百度文库) 摘要: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也...
    三鱼甘阅读 2,509评论 0 0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七彩马爱绘本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很适合父母来阅读,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小孩吗? 如果有完美小孩,...
    七彩马有很多爱好阅读 685评论 0 1
  • 书写,是语言文字与智慧文明的结合,创造着文化同时记录着文化。当代人不知对文字的感知还剩下多少,有的人仍旧专...
    CiCi写生活阅读 1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