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后来》,让人们对《后来的我们》倾注了更多的期待,这个期待可能是他们对那段只属于自己的时光的回忆,这种回忆可能没有后来。
最初听《后来》,还是在一个只关注歌好不好听、对歌词没有任何理解的年纪,不能说现在能完全听懂《后来》,但渐渐懂得,《后来》是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是你、是我、是他。
电影上映当天就去看了,人很多,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且多半都是情侣。我起初纯粹以为这是一部缅怀青春的爱情片,但中间几段让我流泪的情节,我体会到的不只是爱情,还有爱,这个爱是亲情、友情散发出来的,这个爱更是现实凛冽的寒风中夹带的一丝丝温暖。
《后来的我们》,我以我的方式打开。
I miss you
青春的爱情弥漫着的是甜蜜,是校园里林荫道上单车前后的他们,是图书馆书桌前依偎着的他们,是课堂上座位旁陪伴着的他们,是......
但,如果不在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那青春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电影中的爱情里我没有看到那么完全的纯粹,他们的相识相爱中掺和着进入社会的迷茫和吃穿住行的狼狈,爱情面对着现实点点滴滴的考验,经受着金钱自尊的打击,他们都在努力坚持克服,但最终还是妥协了。最后离别的场景,小晓在地铁上,见清在地铁外,门没关,但见清没有上地铁,只是眼看着地铁门慢慢关上,目送着小晓离去。
如果,见清追进地铁,求小晓不要走,那结局会怎样呢?我想,如果是这样,还会有下一次的分手,因为他们当时的境况让爱情变得很无力,那个年纪他们还没有能力与现实对抗,如果继续反抗,可能最终会遍体鳞伤。也许分开这个结局,是为了给青春留下点回忆,即使不那么美好,至少是完整的,至少没有等到支离破碎后再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至少多年后遇见还能微笑着说声I miss you,不管它是错过还是想念。所以,如果真是注定的结局,那一定是好的。
等你真的有钱了,再请吧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我感触颇深,见清和小晓回老家,在同学聚会上见清听到同学们在背后议论自己,议论的内容深深伤到了他的自尊,最后想把聚会的单买了,但他以前的大学同学,就是那个忍不了北漂生活服从父母安排进机关工作,现在是他们圈子混的最好的朋友,对见清说,等你真的有钱了,再请吧。他说的很真诚,没有讽刺,因为他知道北漂有多难,他体会过,他理解。这里,我突然有一种情绪,我在想,什么是朋友?是分享开心分享美食分享一切风光的时刻,还是......后来我明白,真朋友不是吃喝玩乐才在一起的那群人,而是那个懂得你的难处,但绝不会在你伤口上撒盐,相反会为你小心翼翼包扎伤口的人。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可能在你辉煌的时候他不在,但在你失意的时候永远陪伴在你身边,不言不语,只是陪伴,但就是这种陪伴,传递给你的是一种理解,这个无声的理解可能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有,请珍惜,因为他们是天使,是那些带着真温暖来到你身边的极少数人。
好好吃饭,累了就回来
影片中见清的父亲赚走了我太多的眼泪,从开始除夕热热闹闹的大团聚到最后一个人过除夕,从开始的健健康康到最后看不见任何东西。这个老人给家人做年夜饭,给儿子留粘豆包,给以为的儿媳写信,这个家里的顶梁柱后来也会因为不会用新电视的遥控器而失落,但就是这个慈祥的老人把影片渲染的更加温暖,让观众们反思自己,产生的了无价的共鸣。
他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可能也是天下所有的父母想说给子女的:
缘分这事儿,可能都得你们老了,才能体会得到。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好好吃饭,累了就回来。
可能,我们都曾觉得时间很长,缘分很长,长到不可能用完,不可能忘记,更不可能失去。但突然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时间很短,缘分很短,短到稍纵即逝,短到似乎不曾相识。
后来,我学会了爱,不只是爱情,可你们都不在。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但愿后来的我们,都有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