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去年看过的一本书回顾了一下,名字叫《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也是我在很多场合都推荐过的。我当时看完,是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当时就又买了另外一本,送给了另外一个人。
这本书以阿德勒心理学为主要讨论内容,通过一个青年跟一个隐居在山里的“哲人”之间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因为是对话的形式,易读性是非常高的,这种形式大大的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
今天分享这本书里面非常核心的观点之一:那就是目的论。具体什么是目的论,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
青年的一个朋友患了社交恐惧症,常年躲在自己房间里面不敢出门。尽管他非常想要像正常人一样到外面去,拥有一份工作。但是只要踏出房间一步,他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
对于这种情况,传统的弗洛伊德心理学会解释为,这个人小时候受过什么事情的刺激,留下了心理阴影,因而导致了这种神经症。这是“决定论”。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会这样解释:这个人先是有了“不出门”的目的,因此才会导致自己在心理上出不了门,一出门就会出现各种症状。也就是说,这个人其实是先有了“不想出门”这个目的,因此才会出现“社交恐惧症”的各种症状。至于为什么会有“不想出门”这个目的,有可能是因为,一旦出门,就变成了普通人,从此失去了父母的关爱。
可见,阿德勒的“目的论”和弗洛伊德的“决定论”是截然相反的。当我最初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惊讶的,会一时半会间觉得无法接受。当然,现在我也不是心理学家,也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在这个案例中,到底是弗洛伊德的解释正确还是阿德勒的解释正确。不过,接下来的例子让我觉得,阿德勒的解释,在很多的情况下,是很符合道理的。
一对母女在争吵,因为女儿犯了什么错。这时候,电话响起了,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于是母亲的语气立刻就变得温和客气了。电话交谈五分钟后,挂了电话。接着母亲又立刻变得勃然大怒,继续训斥女儿。
正常情况下,我们会这样理解这件事情,女儿犯了错,所以母亲忍不住要对女儿发怒。然而校长的电话一来,母亲却瞬间怒气全无,所以,“忍不住发怒”这点其实是不成立的。母亲完全可以忍住怒气,然而她没有忍,是因为她要教训女儿,为了让女儿听她的话。她完全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在她看来,发怒是最省力的一种做法。因此,她选择了发怒。发怒是母亲的选择,而不是女儿犯错的结果。
这就是阿德勒的“目的论”:先有目的,再有行动,而不是先有之前的原因,再有现在的状态/行动。
但是这一点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当然有,意义太大了。目的论意味着:我们有选择的余地。
如果纠结于“决定论”,我们就会束手无措,因为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如果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都由过去决定了,那就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了。然而“目的论”告诉我们,你当前的状况是出于你现在的目的的,而不是由过去的事情决定。认识到这一点,你就知道,当前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要么改变你的目的,要么通过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
这也有助于我们发现很多问题的真正原因,比如说,如果你觉得某个人的某个缺点让你很难忍,你可以想想,是不是因为你有“远离这个人”的目的,所以才觉得他的那个缺点很难忍。如果是的话,再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你会想要“远离这个人”呢?
这样去分析,才更能抓到问题的根本。
当然,“目的论”只是这本书众多非常深刻的观点之一,其他更多的内容,推荐大家从头到尾去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