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记

2017年6月12号我通过了科目二的考试,2018年1月30号,经过前两次(2017年9月28号及2018年1月12号)的失败,我终于也通过了科目三的考试。

学车是一项特殊的事,因为开车是关乎生命安危的。与此同时开车也是一个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及高度注意力的事,每时每刻的路况都不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开车时的确需要全方位系统地去观察实际情况并做好应对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安全驾驶。最重要的是开车是一个非常完善地在短时间内从大脑意识到身体行动到实际效果的闭环,通过学车这件事,也让我发现的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即时的应变能力,比如:

  • 老旧的教练车的方向盘歪了,但是自己却依然习惯用原来的姿势去握方向盘,导致一直在调整,但却因为没有意识到而不知所以,不能采取行动去适应这种现实。
  • 很多事情即使意识到了但却不能做到,比如开车时视野要宽阔,通过看远来观察整体的行驶趋势以做出调整,但是自己实际情况却是着眼于眼前的细微末节,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此时的调整反倒会使得行驶路径发生偏离。

很多事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熟练程度,而练习时需要遵循一些好的行驶习惯,因为实际情况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我们无法一一经历,但是一些很好的行为准则却是可以让人开车时以不变应万变,做好应付任何突发状况的准备。道理都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一定能够做到,碰到事情有时候会完全懵掉,有时候意识也不清醒,自己在开车过程中发现了某些不对劲之后却无法及时地去应对,即所谓地浑浑噩噩开车。这些都是教练指出需要警惕并在练习中反复强调的事情。

同时,及时地沟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技能,也是我在学车中意识到自己需要提高的一个方面。自己属于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这个逆来顺受指的是不会及时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把正常的讨论和有效的沟通臆想成争论,而自己潜意识认为争论是不好的,所以会去躲避它。在学车的过程中,心中一直有一个默认的意识,那就是教练是权威,而自己对权威的态度一直是服从并有一丝的害怕,这种东西是潜意识里的。可是这种态度在学车过程中却是对我极有害处的,比如不能正确地与教练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即学习的效果不能及时地反馈给教练,导致教练无法及时纠正自己理解的偏差,最终会浪费双方的实践,产生许多无用功。

套用我之前提到的“意识”到“行动”到“效果”这个闭环模型,我对于及时沟通这个问题只有浅显的意识,但是自己却无法真正有效地去通过行动做到,对于效果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最后:好的品质一般会伴随着好的习惯,而好的习惯是需要有一个强烈的自制力和毅力去养成的。养成好的品质需要跟懒惰和平庸做抗争,这个过程一定会反复,会痛苦,会找各种借口,可是它一定是可以战胜的

以下是引用部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直有想考个驾照的想法,但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在某个人的怂勇下,我勇敢地报了名去考照驾。万事开头难,从此开始了教练...
    墨之屋阅读 4,533评论 1 2
  • 一直认为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学驾照,为什么?如果你要这么问我,我会告诉你我坚持了十几年的一个答案,那就是我的...
    想说就说2018阅读 3,043评论 0 3
  • 上路考试篇 1、德国驾校 单就对汽车本身的操控,国内外一样。之后就是对各国国情和规则的熟悉。 德国驾照考试,理论和...
    阿好在德国阅读 6,794评论 6 6
  • 教练那些事 2月底开始上车,每周2到3次,除去几周节假日,陆陆续续,时光来到了2016年的9月。 9月第一周,中年...
    阿好在德国阅读 5,729评论 2 4
  • 文 行者顺达 妈妈 是一个心里深处的词 孩童时代就记挂在怀 那是一张慈爱的笑脸 那是一双温暖的双手 那是一副炙热...
    行者顺达阅读 1,345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