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物理、化学成绩都不错,你的数学肯定也能学好,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这样说的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就想给对方一个能学好的信念——这就是积极的信念,相信积极的力量,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解决才是问题。
我:
早饭后我有情绪,一是小儿子的眼睛还是红,我担心持续这样他会不舒服;二是还要给老师沟通小儿子不在学校吃晚饭的事;三是看着厨房早饭后一大堆的锅碗瓢盆,真是不想洗啊。。。三可能是因为一、二的焦虑烦躁带来的。洗碗的时候先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本来也是磨蹭了一会儿才开始洗的,爱人送完小儿子到家,我就说:不想洗。他说:那就别洗了,先放着。他有事情先去处理了。听到他这样说,我又觉得每天都是这些时间、这些事情,我不洗就得他洗,既然这样还是我洗吧,也不能气呼呼的洗,那就听着喜欢的钢琴曲洗吧。边洗边疏导自己的情绪,小儿子的眼睛不是一下子红起来的,恢复也需要一个过程,不要为未来的事情担心,担心就是诅咒,,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了,相信会好起来;和老师的沟通昨晚就已经想好了,其实现在的结果也是自己原来想要的最好结果,既然确定了,也没什么好焦虑的,只需要准备一个说明就好了,天天写这么多文字,一个小小的说明算什么……就这样想着想着,厨房的锅碗一大半就被洗干净了,心里也更顺畅了。
上午同事过来送了一包喜糖、包装精美,挑了一颗奶糖吃了,很开心~
顺利处理好给学校写说明的事情。
睡觉前给小儿子耐心讲10分钟故事,以前时间晚了我都会情绪特别大,这次就和他说这是最后一次超过十点了还给他讲,以后超过十点就不会讲了,他说好。
爱人:
早起做早饭。
中午我到家晚了几分钟,一进门就闻到菜香味,一看父子俩都在厨房忙活,爱人做菜,大儿子做汤,看着很温馨,感觉真幸福。
晚上8:20了,大儿子还没回家,爱人本该出去处理工作的事,但是也担心儿子,就一直在书房看楼下他放自行车的地方,看他回来了没有。一直到快九点看到大儿子的身影, 爱人才穿衣服出门,大儿子进门后,他也没有埋怨。
大儿子:
中午到家和爸爸一起准备午饭,做的汤很好喝。
晚上快九点才到家,我说:今天回来的太晚了,我和爸爸都很担心,在书房等了快半小时,饭也热了两次。他说:去玩了。然后说了在哪儿玩,原来是同学想去玩,他没想去,后来他也想去就去了。我说:以后晚上还是早点回,回来晚我们很担心。他说知道了。吃完饭看了会儿书,就和我说有一道数学题,下午想了两节课,晚自习也想了好久,还是没想出来。题目已经记下来了,和我说了一遍,我也听明白了,正在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要列方程组解决问题,他把两个等量关系都说清楚了,可是不知道怎么列等式,我问了两个问题,他就明白了,很快拿纸和笔写出来并算出答案。我说:你看,我也没说啥,还是你自己想明白的吧,而且我觉得你本来对这个关系就考虑的很清楚。然后他拿出数学书又让我看另外一道题,这个等量关系还没找到,我提示了一下,他说不明白,先不做了,先去写其他的(第二天早上问他,他已经做了,也算出正确答案了)。我也没再多说,他就去书房写语文作业,还是开着门(之前好长一段时间都是关门)。写完语文作业我正在卫生间洗袜子,他还拿过去给我看了一眼,我说:这速度很快啊,没多久写了这么多。(语文作业最近就是抄写或者默写一些古诗文,其实字写的也不怎么工整好看,密密麻麻的,但是好长一段时间他就不写,经常被老师点名,最近两周没有因为作业被点名,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也感觉他真的动起来了,开始就好,不完美也是正常,慢慢来呗)
小儿子:
早晨六点左右就醒来了,自己穿好衣服,打开灯就找书看。自己看了会儿书,把前一天忘记做的英语配音配了,然后吃早饭收拾书包上学。
晚上到家没做好饭,他也没抱怨,就自己玩,饭好了一叫就去吃,豆子稀饭也喝的很开心。蒸熟的大包子更是吃了一半又吃一半,说太好吃了,呵呵
晚上写作业开始的又有点晚,而且还是在被我催的快没耐心的时候才行动的,进入状态又是个特别认真的小孩儿。最后写完洗漱完就超过十点了。
自己洗完脚把自己的脏袜子也洗了,这是昨天换下来没顾上洗的,和他说了一下就找到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