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是幸福的,她用惊艳的才华写尽人世间的悲凉与爱恨纠缠。同时她也是不幸的,残缺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她不堪回首的一生,两种极其对立的矛盾点聚焦在她的身上,让人读来既痛惜又心生怜悯。
提起张爱玲这三个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作品《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等等经久不衰。
但如果你企图想深入的了解这位传奇的女人,仅仅通过其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她特殊的家世足以说明这一点。透过时光的隧道,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张爱玲,生于1920年,要说起她的家庭,可以完全谈得上家世显赫,其祖父张佩纶是清明名臣,祖母李菊耦更是李鸿章长女。按说这样的家庭身居上流阶层,可偏偏到了张爱玲父亲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的父亲张志沂妥妥的算的上遗少爷,母亲黄逸梵是典型的五四新女性,在那个年代可以说的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可偏偏父亲喜欢逛青楼,抽鸦片,纳小妾,可以说是坐吃山空,颓废之极。母亲身为接受新思潮的女性,自然无法容忍这些陈旧古板的荒唐思想,于是在张爱玲很小的时候便出走国外,直到客死异乡。
张爱玲就是在父母长年累月的争吵中长大成人,父母不幸的婚姻给张爱玲内心留下了一辈子也抹不去的疤痕。张爱玲跟随着父亲长大,那种鸦片营造的迷雾感多次出现在她的作品中,多少夹杂着一些颓废感。
在如此的环境中,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的敏锐的灵感和素材,她对男人骨子里的了解在其作品中呈现的是那么的透彻。正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道: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部作品中所表达的视角让所有的男人无法反驳,因为写的过于真实,同时将人性表现的淋漓尽致。有些人说性是人本身的劣根性还是后天环境带来的习性,我想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居然有这样一位女人为所有的男人做了一个准确无误的定义,让人唏嘘不已。
可偏偏张爱玲并不如其作品中那样的通透,她遇上了最渣的男人和爱情。从和胡兰成结缘,便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那个风流成性的男人将她迷的五昏三道,欲罢不能。甚至不惜把自己毕生的积蓄拱手相送,可到头来是一个又一个谎言和欺骗。
胡兰成是出了名的嘴上抹了蜜,在其著作《今生今世》中,他说:
张爱玲的定天立地
世界要起六阵震动
是我的客厅
今天变的不合适了
我常以为我懂的
什么叫惊艳
遇到真事
却艳亦不是那种艳法
惊也不是那种惊法
胡兰成将张爱玲捧得如此之高,猛地一下子击垮了她内心毫无准备的防线,如此甜言蜜语,惊世之叹,只可惜并非只对张爱玲一人说过。后来在胡兰成遇到武汉的护士小周之后,便又说:
声音的华丽只觉一片艳阳
她的人就像江边新湿的沙滩
踏一脚就能踏出水来
更是夸赞小周瘦不见骨,丰不余肉,这种泛滥成灾的爱情欣赏令人作呕。可惜张爱玲被胡兰成死死的拿捏住,我们不知道她心中所想,但在爱情面前卑微到尘埃里的头颅却再也没能抬起来。
那么,张爱玲为何如此偏激呢?和她在作品中对爱情一阵见血的描写极为不符。我想那种从小因为家庭不幸,极有可能因为常年笼罩在父亲昏昏成成的生活阴影中,这无疑对张爱玲的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方面将自己蜷缩起来排斥男人,一方面又渴望有一个风度翩翩的工资走进自己的生活中。而胡兰成正是钻了这样一个空子,他用伪装的道貌岸然的君子形象蒙骗了爱情世界一片空白的张爱玲。
正如张爱玲说过的一句话: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一个从海上走来丢了鞋的女子,是那样的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她想拥有更多的爱来弥补自己不幸的人生。可是她偏偏知道爱情的世界充满了陷阱,却依然不管不顾,抛开一切。
终究,她输了,输的很惨,可她并不有太多的遗憾,那颗早已千疮百孔的心能够容的下一切。
后来张爱玲带着遗憾和缺失在国外度过自己的余生,直到死亡七天才被房东发现。这一切就好像是宿命,像她母亲一半的宿命,一生颠沛流离,吃尽爱情的苦,遗憾的了却此生。
在那个战火连天悲惨的年代,我透过一闪虚掩的门,看到一位忧伤、知性的女子向我走来,脸上仿佛挂着淡淡的哀愁……
https://www.jianshu.com/c/96a48f24ec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