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一杯酒

四月快来了,工大的桃花也开了。

一开就泛滥,一开就艳到荼縻。让我想起高一时读过的安意如的《世有桃花》,又拿来读了一遍,才真正感受到桃花中蕴含着的的中国文化。

青岛的花花  不是桃花

中国最早记载桃树品种的古籍,是公元前十世纪《尔雅·释草篇》:“旄(音矛),冬桃;榹(音四),山桃。”

提到桃花,很难不把它与古诗词联系在一起。我也曾想过,长安的春天会是什么样子?那月下的桃花是什么样子?那些文人墨客的诗词总能带我们回到千年前的帝都,繁华生动仿佛亲身经历。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也曾写过:“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这么简静的桃花,却让息妫落了泪;让崔护写下“桃花依旧笑春风”的 千古绝句;让杜甫在写给贾至的和诗赞美大明宫桃花之景“九重春色醉仙桃”。

作为一个古风诗词爱好者,小编最先想到的有关桃花的诗是晏几道的《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此时的桃花不仅代表着明代才子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的悲惨的爱情,还象征着一个朝代的兴亡。

最常见的大概就是桃花喻美人。在诗人的笔下,诗人所吟咏的桃花可以是嫁娘、妻、妾、倡家、恋人及历史上的美人等。罗隐的《桃花》:“一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徐悱的《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还有韦庄的《庭前桃》:“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意妫愁。”

还有陶潜笔下的《桃花源记》,多数文人笔下妖娆多姿的桃花在陶渊明笔下别开心境,与安然的生活联系起来。我想象着:那日,陶渊明是不是热了一坛酒,在桃花纷飞的四月,微醺时无意间练就了桃花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