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这个假期,和家人一起旅游,今天去的是武隆景区。说实话,对于这个景区,不知道是什么样?也没有做一点功课,由于朋友推荐才得以成行。当然,也是带着问题去的,这些问题是早上出发时问自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关于武隆,我想了解什么?它在哪儿?有什么好景色?为什么有名气?我有什么体验?
通过亲身经历,朋友介绍,网上查询,一天的时间对武隆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总的来说,景观奇特,温度适宜,美食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武隆区地处重庆东南部乌江下游,东连彭水,西邻涪陵、南川,北接丰都,南界贵州道真,全区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人口40万,区政府驻地巷口镇。原为武隆县,201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隆县,设立重庆市武隆区。武隆地貌奇特,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又有意义独具的人文景观。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芙蓉洞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生三桥。
交通饮食
从住的酒店出发,200公里才能到达景点的服务中心。自驾的话要3个小时。
途中经过重庆市的长寿,以前有个同学是长寿人,人长的很瘦,我们称他又长又瘦,好多年后来路过真正的长寿。
到了武隆已经是中午了,先吃了当地特色的羊肉,选自2千米左右的草原出产的黑山羊,一大锅,跟萝卜、土豆、豆腐、魔芋等炖在一起,蘸辣椒和豆腐乳吃,非常好吃,汤也很鲜美。
景点一:天生三桥
喀斯特地貌,是一种地质现象,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简单说就是,水中溶解了少量二氧化碳,形成酸性,与岩石中可以反应的进行反应最终消解了岩石,水滴石穿也这这个原理,经过亿万年形成的地质现象。
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是世界规模最大 最高的串珠式天生硚群。三座平均高度300米以上的天然石拱桥呈纵向排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成,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在不足1.2千米的范围内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之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三座天然石拱桥之间有青龙天坑、神鹰天坑两个天坑,形成了“三硚夹两坑”的世界奇特景观。
天龙桥即天坑一桥, 桥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顶天立地之势而得名。一桥桥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宫,即壮观又神奇。青龙桥即天坑二桥,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桥。桥高350米,宽150米,跨度 400米,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忽明忽暗,似一条真龙直上青天,故名青龙桥。
黑龙桥即天坑三桥,桥孔深黑暗,桥洞顶部岩石如一条黑龙藏身于此,令人胆战心惊。黑龙桥景色以其流态各异的“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雾泉”四眼宝泉而独具特色。
天坑乃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变形金刚4》的取景地点。古代也是驿站。
景点二:龙水峡地缝式
龙水峡地缝式峡谷,“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武隆区仙女山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该地缝是几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峡谷长5公里,游程约2公里,谷深200——500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景区玲珑秀丽,风光优美。以峡深壁立、原始植被、飞瀑流泉、急流深潭为其特色。银河飞瀑、九滩十八潭、蛟龙寒窟为其标志性景观。景区内的高山、峻岭、峡谷、流水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地缝式峡谷幽深曲折,壁立千仞,仰望一线蓝天,峰矗云涌,加上悬瀑流泉,谭碧涧清,翠竹婆娑,茂林摇曳,徜徉谷中,绝壁、涡穴、裂点、浅滩、崩塌、瀑布、泉水、洞穴等多种地质遗迹尽收眼底。
一天时间浏览武隆景区两个景点,时间有点紧张,好在景区的设置比较科学,中间有观光车摆渡,下谷底有电梯,人多的时候可能要排队。整个浏览过程以下坡为主,爬山不多,谷中气温不高,体感舒服,不累人,可以带孩子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