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读荒诞剧?在《等待戈多》中我找到了原因。

《等待戈多》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1952年用法文发表,1953年首演。

书面


    等待戈多,看似是一场荒诞剧,但在荒诞中融合了巨大的真实。我们习惯了在大事件里感知人生,在很多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为了凸显主人公的性格,喜欢为其安排一些宏达的背景,进行宏达的叙事。而《等待戈多》却把人生放在了一场荒诞剧中,把人类情绪思考放大的同时,也让我们窥见了真实。作品中的主人公们把自己困在了小事件中,为鞋子的不合脚、帽子佩戴的不舒适而痛不欲生。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思考背后的原因。

    人们为了缥缈的期待,做了多少祈祷,做了多少努力,两个流浪汉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等待戈多,怎么不像我们日复一日的为了一个永远不满足的缥缈未来,而不断地重复地生活呢?当然这是一种虚无的思想,虚无的思想并不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幸福,它只会让我们像两个流浪汉一般讨厌智慧,长久地愚蠢会培养懒惰,百无聊赖的重复着每一天。

      重复的生活是思想上的矮子的避风港。因为习惯了跟随、习惯了沉溺。因为软弱、胆小怕事,所以他们把自己放在了舒适区中——等待戈多,在流浪汉眼中等待戈多是一个伟大的理由。他们为等待戈多赋予极大的意义,即与他们的命运相关,他们急需戈多为他们前进指明方向。其实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从童子的口中他们也许已经或多或少地知道戈多不会来,甚至戈多不存在,只是他们一个渺远的想象。

    也许,等待戈多只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幌子,他们已经习惯了就这样毫不思考的活着,戈多是谁他们还在乎吗?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理由聚在一起,相互慰问彼此虚无的心灵罢了。如果只有一个人在逃避现实,他们也许会在与身边人的对比过程中感到恐惧,但当有同伴陪在一起时,一起懒惰便可以被赋予勇敢、义气,一切都可以被原谅。他们讨厌智慧,讨厌思考,思想上的惰性带动了身体上的巨大惰性,他们对脱鞋子、戴帽子、站立……这类事情叫苦不迭。找不生命的方向,把希望寄托于一个从未谋面的戈多。

    在荒诞剧中窥见真实,进而反哺自己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