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出隧道,左边有一条上山道,崎岖狭窄且极为陡峭,我是主张上去的,越是这样危险的坡路,越能激起我的兴趣。第一次是和亲戚们上去的,开着一条船的海马汽车,蜿蜒陡峭,峰回路转,心情极为舒畅,一侧是山体,一侧是悬崖峭壁,我还时不时的朝悬崖峭壁那边看一看,领略一下“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情景,这可把亲戚们吓坏了,一次又一次的嘱咐我“安全第一,安全第一”;第二次上山,是带领老师们一起登山的,正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间桃花始盛开”的季节,一棵棵桃树长在悬崖边,长在石头缝里,长在拐弯处,迎风怒放,姹紫嫣红,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站在高山之上,万壑涛声,云集而来,风缓缓吹过,绿波涌起,犹如千军万马而过,声音浑厚,携带着厚重从容的力量;尽力的吸那一口天然氧吧之气,然后再把它徐徐吐纳出来,气流气贯长虹,响彻在山体之间,草木听到了,都在欢快的点头,载歌载舞,很快便能听到同伴的回声了。
少数服从多数,但少数存在的可能是真理,但真理往往需要做出一定的牺牲。听从姑娘和妻子的意见,也就一路向下,去看那经久不衰,吸引了众多人向往的风景。
仙台山景区就在通往石板岩的路上,无数次的经过,无数次的错过,倒是吸引了很多长途跋涉而来的外乡人,省际旅游中巴车,自驾旅游的小轿车,欢快的穿越在山道上,停满了旅游车位,自家的地盘儿自己做主,什么时候方便了再去游吧!
仙台山景区的正下方,有崎岖蜿蜒的羊肠小道,通往半山腰上的小村庄,也是我们当年带领学生游览石板岩的所在,如今破败不堪的房屋进行了修葺重建,红石头铝合金门窗,一色的空调挂外边,旅游景区新面貌新形象。天气一热,具有别致风情的山区小菜,如槐花、三干等会端上 餐桌,成为游客们乐意享用的美味佳肴,石板岩风情小镇,此一也。
春天是缺水的季节,峡谷内几乎也处于干涸的状态,为数不多的水被聚拢在石板岩桥的南北两侧,南边的上游也没有水,水在某个地方,神秘的消失了,好似捉迷藏一般,悄悄的潜入了地下,然后在某个方位,调皮的露了出来,被人工堤坝收集到了一起,闪耀耀明晃晃的,聚拢来的,还有大人们、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水真是个好东西,它释放了人的灵气,解析了人的温柔善良,无限放大了人们的欢乐。
记得小时候,水存在的地方,我们便要四处寻找薄薄的石片,然后不厌其烦的撒水飘,自娱自玩,自得其乐,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谓童心未泯。现在的孩子需要物质的激励,水边站了好几个刚买了水枪的孩子,吸满水,然后尽情的喷向远方,水应声而落,笑应声而起;有几个富有创意一点的,射击既定目标,或者玩对手游戏,喷的一塌糊涂,喷的欢声笑语,喷的水都在“咯咯”的发笑;有几位家长买了渔网,本以为能激起孩子的兴趣,却不料孩子们不得要领,刚放下去,就想提起来,网里空空如也,大失兴致,大人们只好“越俎代庖”,宛如老僧入定般的在水边悄悄等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还真不错,有几位家长竟然钓到了几条毛毛鱼,喜的孩子欢呼雀跃,也算是完成了钓鱼的心愿,了缺了心中的一场愿景。
我们站在河边,一会儿坐下来,并没有煞费苦心的去玩耍,眼前一幕幕欢乐的场景,已经深深的印在了心里的底片上,经过显影成像这个过程,化成了一幅幅具有浓厚风情的照片,化开了心中坚硬的干冰,“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欣赏美,是享受美的过程,也是美的创造过程!
我一直以为,在亿万年前,峡谷两边的山体是连在一起的,由于地壳内部的变化,在内力的作用下一分为二,东边的凸起正好填充了西边的凹陷,西边的岩石断裂带和东边的岩石断裂带可以完美的合二为一,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奇迹。
太阳向西边沉去,峡谷大部分地区摆脱了阳光的照耀,喧嚣了一天的山水渐渐回归宁静,西边的山体豁牙处,却把一缕阳光放了进来,“阴阳割昏晓”,不错的,阳光照得到的地方明明亮亮,没有阳光的地方显得幽暗晦涩,尤其处在光柱的交界处,黑夜白天的感觉是明显的。
石板岩小镇上,停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汽车,走着来来往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尤其是年轻靓丽,操着普通话的学生,他们骑着双人乃至三人自行车,欢乐的穿过人群,有滋有味的吃着小餐,悠然自得,成为小镇的又一种风情。
二十多年前,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星星眨着眼睛,山体峥嵘如野兽,仿佛要扑面而来,我们一行人在广场上,焦急的等待接我们的车的到来,虽然饥肠辘辘,一是急于在寻找回家的路。多少年之后,再一次和姑娘来到广场上,还是当初的样子,倒是增加了许多风情小店,雪糕不叫冻而较炒,面筋烤得有滋有味,鸡排炸的通黄焦灼,红石板铺就的小镇上香气弥漫,年轻人欢悦的享受着下午美丽的加餐。
“扁担精神”是石板岩的“招牌菜”,在交通极不便利的年代,一根扁担肩上挑,供应货物全靠肩挑手扛,从林县城买上货物,经山体最低处“鲁班豁”而入。60多年来,他们用一根扁担、一副铁肩、一双脚板,把一担担生活用品送上山,将一担担土特产品挑下山,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挑起了山中人的货物供应,挑起了山中人的岁月,成就了远近闻名的“扁担精神”。
“家有梧桐树,引得金凤凰”,而今的石板岩,交通便利,旅游业兴盛,石板岩人静守山中岁月,认真经营旅游大戏,经营写生大戏,经营第三产业大戏,经营得风生水起,引得山下人艳羡不已。这不,咱也搭着时代的班车,走进了石板岩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