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临近,学校开始停课,我也趁着这个时间狠狠的读完了好几本“闲书”。
所谓“闲书”,不是因为它写得不好,又或是它属于那种垃圾似地书籍,而是看完之后,我竟不觉地思考,它的意义究竟何在。
我最近读了一系列村上春树的书,什么《1973年的子弹球》、《斯普特尼克恋人》、《萤》、《挪威的森林》等。
看完这么多的书,脑袋里开始转念一想,究竟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了解到什么内在社会价值?人生价值?还是它给予我写作上的文笔带来了些什么?不过好像都不是。
就拿《斯普特尼克恋人》来说,它讲述的是女孩堇与敏同性恋的故事,而作者“我”是贯穿故事的一条主线。作者“我”喜欢堇,而堇却喜欢上了跟自己同性的“敏”,敏是一个大堇十多岁的已婚女性,从此,故事正式拉开序幕!
二十二岁那年春天,堇有生以来第一次陷入恋情。那是一场犹如以排山倒海之势掠过无边草原的龙卷风一般的迅猛的恋情。它片甲不留地摧残路上一切障碍,又将其接二连三卷上高空,不由分说地撕得粉碎,打得体无完肤。继而势头丝毫不减地吹过汪洋大海,毫不留情地刮倒哥伦布,烧毁有一群群可怜的老虎的印度森林,随即化为波斯沙漠的沙尘暴,将富有异国情调的城堡都市整个埋进沙地。
斯普特尼克(Sputnik)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发射的第一课人造卫星名称,意为“旅伴”,“伴随者”。
后来,堇在跟敏一次出差并旅行中,消失不见了……
在我看来,这篇小说应该是村上春树一气呵成的作品,它没有饶人的情节,没有深刻的思想价值,有的只是顺理成章而又引人的故事情节,通俗而又优美的文笔。
我们没有权利说他的作品不够优秀,却似乎也没有理由说明他给我们思想带来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在权衡之中,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其实,转过来,却又发现道理很简单。这个回答是握在自己手中的。
我们看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取悦自己,消遣时间?是扩宽知识,增加阅读量,提高文笔?还是为得到某种应有的价值观与思想境界?
于是,答案油然而生。
在这个欲望膨胀的时代,我们中的太多总是习惯于抱着功利性去做事情,似乎只有利于自己以后发展的事情,做着才有意义。
这种想法诚然没错,也无可厚非。可我们活着,难道不应追求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吗,这种东西无关前途命运,只关自己心灵深处那个享受的灵魂而已。
纯真的做某件事,或许你会发现,其实你得到的是更多。
把阅读当作兴趣,当作心灵上的陶冶,终有一天,它会以某种不经意的方式回报给你千万种不一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