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说起在上大学之前,当别人都在讨论要上哪个学校读什么专业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于是他去了公园,看着老人在喂鸟,他觉得很酷,那一瞬间他觉得这就是自己未来要干的事情。
还记得以前,如果有人问我应该选什么专业,我会说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然而就在昨天,我推翻了自己的认知。
其一,我是因为自己经历了,所以才悔不当初,可我又如何能确定,那个所谓喜欢的,就一定是不后悔的?其二,当初自己之所以没选择那个喜欢的,不就是因为自己根本没分清喜欢和热爱的区别吗?
有人说,“不是所有人都有得选的”,我承认,这是事实。但你有么有想过,在你觉得没得选的情况下,即使给了你第二选择,你真的以为你会选另一个吗?
我不能代表所有人,但人性更多的会选择“正确”的选项,而你所谓没得选,正是那个“正确”的答案。
它是“正确”的,亦是正确的。因为人在有的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个矛盾:我想选A,但是B更...
你要清楚一点,一旦在选择的时候有了但是,那么但是前面的答案就不是当下最适合的答案了。因为在你的认知里,你就应该去选B而不是A,并且,你也没有你所想的那么热爱A。
所以在你自己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就说明那个阶段的你就不适合去做决定,那么干脆让现实帮你去做决定,而现实就是那个“正确”的答案。
时刻谨记,做人不要既要又要还要。
至于为什么现在的我会建议选“正确”的而非自以为自己喜欢的,是因为那个正确的选项会让你直面你的缺点,扬长避短是技巧,补齐短板才是根本,当你把你的缺点不断补足的时候,你就离更好的自己更近了。
某种意义上,这才是在朝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靠拢。
人不要总把自己陷入二元对立的场景中,本质上你只是害怕做了决策后你需要去面对的问题,你害怕选择之后的失败,甚至是害怕成功。与其说是不够喜欢,不如说是认知不到位,你的认知觉得你还配不上你所喜爱的那个选择而已。
只要是你真正的心之所向,不论早晚,它终会再次出现,就像太阳总会在第二天重新升起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面对心之所向时,那个更完整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