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渔舟唱皖
因兵员及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
虽然历来介绍淮军的书籍和文章有很多,但多是长篇累牍,叙述复杂,对普通读者来说并无法在短时间内窥探全貌,今天渔舟唱皖希望通过几篇小文章简单叙述一下淮军从发迹、崛起、兴盛,再到盛极而衰,重生,乃至最后泯没的全过程,让大家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废话不多说,开始吧。
1851初,38岁的洪秀全在广西犀牛岭点起了反清的火苗,史称“金田起义”。清王朝虽急遣多方大员围剿,但并未见成效。1852年,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迅速北上,攻略湖南,随后沿江东下,攻克武昌、安庆等沿江重镇,并于1853年3月克南京。
太平军在长江流域的成功对初登大宝的咸丰帝来说犹如当头棒喝,其至死也未能扑灭太平军。其实,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已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干草撒油,于是,洪秀全丢下了那一粒火星。
对于承平日久的清王朝来说,已无力应付如此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便放权于汉族官僚地主,采取以汉制汉的大略方针。湖南人曾国藩便趁乱世而为,初步拉起一支多由湖南人组成的湘军,在长江流域与太平军鏖战。1856年,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曾国藩也一转颓势,逐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站稳脚跟。
随后太平军与清军主要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长江流域作战,双方互有胜负,但胜利的太平已开始向清王朝倾斜。1861年秋,湘军攻克南京门户安庆,太平天国运动开始进入最后阶段。
在此背景下,曾国藩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开始有意扶持李鸿章,李鸿章比曾国藩小12岁,曾为曾国藩幕僚,与湘军一系渊源颇深。1862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李鸿章携新募江淮子弟开赴上海协助清军作战,至此,开启了淮军发迹的序幕。
李鸿章携淮军初到上海时并未得到重视,但在随后与太平天国李秀成部战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李鸿章取洋人火器之利,开始为淮军装备较为先进的洋枪洋炮,至1962年底,淮军在野战中实力已不逊色于太平军精锐部队。
从1963年初开始,淮军与太平军激战于苏南常熟、太仓、昆山等地,不断取得胜利,并逐渐进围苏州,1963年底,苏州太平守军投降,淮军攻克苏州,南京的东大门被打开了。至此,淮军、湘军、以及左宗棠所领导的楚军已对南京遥遥呈三方合围态势,南京城陷已进入最后时刻。
在湘军围攻南京的最后时刻,李鸿章停军远望,并未前去与湘军争功,此举给足了曾国藩面子,也使得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在之后的“裁湘留淮”政策中大力支持李鸿章。1964年7月19日,南京城破,历时13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无情的进入最后谢幕时刻。
大势已定后,裁军势在必行,其中以曾氏兄弟最为积极,在常年战争中,湘军诸将早已家缠万贯、遍布封疆,主动裁军,示好清中央,实乃明智之举。于是,一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裁军运动几乎在没遭到任何阻扰的情况下完成了。
但对刚走上政治舞台的李鸿章来说,并不想就此谢幕,其上书慈禧,言呈今大清被列强环伺,应当保留淮军精锐,加强武备,以备不时之需,慈禧深以为是,“裁湘留淮”被清政府接受。之后,李鸿章还将继续携带淮军与捻军绞杀华北战场,逐渐成长为清政府的主要国防力量。
下一章,将继续讲述淮军兴盛,剿灭捻军起义。
文章用图:影视&网络
本文完
更多安徽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渔舟唱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