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我不爱读书,却对博尔赫斯的一段话印象很深。
“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对我来说,被图书重重包围,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直到现在,我已经看不了书了,但只要我一挨近图书,我仍会产生一种幸福的感受……”
对不爱读书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无法领略的幸福。
初写小说那些年,我是不读书的。不仅不读书,还觉得贫乏的知识,能通过别的途径弥补。
比如,摄影构图讲究“井”字结构。一张图出来,侧重点最好在“井”字的四个交点上。
如果把这个技术用在写作里,至少能说明,一篇文章,最好只有一个突出的点,其它的都要为这个点服务。
我爱画画,而画画讲究留白。
当我把“留白”用到小说里后,我的小说经常看得人云里雾里。
但野路子出身的我,就这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们说我的风格是“意识流”。
其实,我也不太懂,什么叫意识流。总归按自己的想法写罢。
这两年写新媒体,我一下子就意识到,不读书的人写作,很容易进入瓶颈。
进入瓶颈期的感受,就跟一只苍蝇围着玻璃窗乱飞乱撞,无论如何都飞不出去一样。
眼界小了,就看不到整个空间里,有机会飞向天空的那个窗户缝。
于是,“倒逼输入”成了我近两年的模式。不看就不能写,为了写,只能逼自己读。
大抵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在写作上长进不大,却开始喜欢读书了。
2、
蒋方舟说,她从小就喜欢读书。
有一回,她从书堆中翻出《废都》。她妈妈也没阻拦。
因为是禁书,所以有很多方块需要自己脑补。于是,自己构思方块部分的情节,成了她精神享受的一部分。
读书的乐趣,恰恰在这里。当你完全沉浸在一本书中时,你的精神世界就和书的世界连在了一起。
它或许裹挟着历史的血雨腥风,或许掺杂着生命的爱恨情仇,或许能带你在想象的世界徜徉。
你总归能暂时脱离现实生活,来一场精神的旅行。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一个愿意走进书中的人,总能将喧嚣隔离在外,而换来内心的澄澈与宁静。
三毛在散文中写过自己年幼读书的情形。她说,每回逃课,她都带着书跑到荒凉的墓地去读。
尽管墓地在大家眼里阴森可怖,但当她畅游在书中时,她眼前出现的,依旧是精神世界的美好。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智人比其他物种高级的地方在于,智人有想象力。
而读书,恰恰是把自己的想象力,和作者的想象力进行碰撞的时刻。
幸福而美妙的感觉,只有深入进去才能体会。
3、
如果说,读书是精神的旅行,那么旅行,就是身体的阅读。
一个走遍了100多个国家的人说:“人生很短,但旅行可以把生命拉长。”
关于旅行,有段话曾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白马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会议中吵架时,背包客们正端起酒杯,围坐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
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旅行带来的,不只是行万里路,更多的,是用新的视角看待现在的生活。
知乎上,一个去过43个国家的人说,他在丹麦跟水果摊的老大爷聊天时,对方说:“you are nothing when you feel you are something.”
一句话,让人醍醐灌顶。
看过的越多,越是能发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如果不用脚去丈量,不用身体去领悟,很难把这个认知刻进骨子里。
鲁米在诗中写:那里有天空,那里有风,那里有静默的知识。埋下种子,把它们盖上。在你劳作的地方,会有嫩叶发芽。
读书和旅行,就像心中的一粒种子,一个拓宽知识的疆界,一个升级视觉的疆界,而两者相结合,就能延展精神的疆界。
而它最大的意义,就像赫尔曼说的: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