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你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我是热爱读书,乐于分享的马晓青,经营樊登书店,为了让更多的成人爱上阅读。我也是樊登读书樊登小读者的会长,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也爱上阅读。这个世界多一个人读书,就多一份祥和。这是我写文章为自己赋能之第33篇,希望也能帮得了大家。



"书店"近年来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一摸白月光,人人都有个书店梦,但愿意去实现的很少。原本传统书店只做"卖书"或"租书"这个动作,与客户互动少,所以与顾客之间产生的粘性就很少。随着电商冲击,网上下单,足不出户还有折扣。而有内容的试听平台的出现,读纸质书的人也日渐变少。

书海似的传统书店变成陈设,其实际意义并不大,造成资金压力和周转困难,这样的窘境无一不在是说明传统书店每况愈下的事实。

传统铺货售书模式的书店之所以遇冷,表面上看是死于资金链问题,本质上是死于固步自封,需要自我革命。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书店作为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存在有其必要性;



一、书店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

书店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若书店没有了,那么人们在这喧嚣的城市中生活就缺少了一个可以惬意地享受生活的机会与驿站。

阅读是文化生态的核心,随着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书店可以给人提供阅读空间,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增加城市的书香气息。

二、书店的性质,功能;

书店作为文化引导中心,知识文化的集散地与传播渠道,书店更应该是文化交流平台,举办各类专题讲座、研讨会、文化沙龙以及公益文化活动。

书店是传播文化信息、引领文化潮流、构建文化生态的重要场所,让书店成为读者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步履的从容,系于文化复兴蓝图的展开。

三、读者对新型书店要求;

消费者日益上升的消费需求,对书店的环境从原来拥挤、狭窄的空间向宽敞,舒适,有调性的空间过渡!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视听平台的出现,"听书"减少了书籍购买量,对更加精进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了需求。书店要变身成为学习中心,小学堂,家门口的学校,生活的第三空间等角色。

    消费模式从单一购书变成了体验式消费,实体书店必须要向多元化经营的方向转换,成为体验式消费的入口。

书店需要不断改进的是经营策略和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以书为核心的妥帖、恰当的服务。

四、互联网+书店,是书店该有的样子;

    互联网+书店,有线上线下融合、有互联网基因、有线上会员基数和数据优势,是新型书店逐步取代传统书店的关键,也奠定了书店决胜未来的根本。对于25-45岁精英人群及中产阶级为主的用户锁定,挖掘质量导向型的消费观,寻找高品质圈层的价值空间,挑战新零售的风口来临,一切行为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打破技术和渠道等壁垒,创造最好的品牌体验。

让书店成为一个能量场,聚集不同的能量,一改传统以售书为模式的产品策略,而以书+饮品+名品+优品+会员卡+社群营销的营销模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书:有特定书籍以及人群需求。

饮品:以品质手工烘焙咖啡切入,培养咖啡文化,优品咖啡会员特享9.9元单次无限续杯,非会员29.9元。

社会爆品:会员零利润供应,引导客流。

匠心优品:自有品牌的爆款产品,以刚性消费品和高频消费品为主。价值体现,给予书店10%以上的毛利。

会员优品:整合会员自有优质特色产品,合作打造品牌。

社群营销:精品预售模式、主题沙龙社交(线下沙龙活动)等。

书店的关于书籍的经营方式有:新书售卖、越换越多(共享借阅)、悦淘阅多(二手书寄卖)和谁说我没有(书籍订购和定制)。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切为了会员,为会员提供细致服务,高品低价,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创新的复合业态的书店模式成为趋势。以“娱乐、互动、体验”为主诉求,将商业环境极大地融入娱乐的主题、艺术的主题、人文的主题等等,将商业嫁接更多跨界的元素,给予消费者人性化的关怀,丰富多元化的体验,形成新的商业空间和氛围,成就书店该有的样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