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孩子,光努力就够了吗

中国正处在阶层分化的时代。            这个时代,只靠自己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01

2015年刘媛媛参加«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引爆了"寒门贵子"这个话题。她说了一句话,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

图片:女神
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这个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
图片:«分岐者»

刘媛媛的这句话,其实从侧面肯定了"寒门难出贵子"这个观点。

因为命运给了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所以你要成功会比别人困难。

如果你起点比别人低,然后你成功了,那你就上演了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这个故事毕竟是少数人的故事。


02

田雷教授翻译了«我们的孩子»这本书。

主要揭示了美国阶层固化穷人子弟难有作为


摄影:秋山亮二

«我们的孩子»这本书的前部分有一个结论:"奋斗即有成就"的美国梦已破灭。

间接地说明了寒门难出贵子。

美国梦的定义如下:

要给“美国梦”下一个定义,那就是任何人只要肯努力就能走向成功,至于那些与生俱来的身份特征,如种族、肤色、性别,至少不会构成成功路上不可逾越的路障。

在«我们的孩子»最后一章,帕特南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个人奋斗:

我从来都这么认为,我出身于克林顿港的一个平凡家庭,能有今天的成功是来自我的个人奋斗。

帕特南接着反思到:

我知道了自己先前的无知。成功不仅靠个人的奋斗,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脱离了历史的进程而空谈个人奋斗,只是心灵鸡汤成功学的路子。

帕特南教授又作了个生动的比方,来说明历史进程的重要性:

这就好像曾有一道自动扶梯带着1959届的大多数学生向高处走,但就在我们自己的子女行将踏上之际,这扶梯却戛然而止。

帕特南教授以上强调了,历史进程的重要性。

也就是你出生的年代

如果你也出生在那个年代,你也很努力,那么你也许也会很成功的。

我们都相信,奋斗不一定成功

奋斗即有成就,反而让我们很难理解。

摄影:Paul



04

以前是寒门出贵子,现在是贵门出贵子。

接下来帕特南教授揭示了"阶层固化"。

书中,帕特南教授,用家庭的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来定义孩子的阶级出身。

帕特南教授的结论是:

现如今,穷孩子从一出生就落于下风,他们的劣势是根深蒂固的,早在孩子们开始读小学之前,高下早已立判。
图片来自网络




05

靠个人奋斗不能即有成就,阶级又是固化的。

我们不需要去抱怨,因为个人的命运却未注定。

帕特南成长过程中,有位名叫“唐”的同学是这么说的:虽然全家人的晚餐就是“把厨房里所有能吃的东西配上土豆一起油炸”,但

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是个穷孩子。

世界本不公。

不要去抱怨,去接受它。

你仍拥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
摄影专题«where we live»


06

在«我们的孩子»书评里面,李萍和"我"出生于八九十年代,李萍考上中专。

我去当售货员。我俩都有光明的前途。

只是,现在你考上中专,你跑去当售货员,没有以前那么有前途。

刘媛媛她为何成功了,只是因为她勤奋和有才智吗?

如果她不是因为她有读北大研究生的机遇,以及认可北大文凭的一个社会环境,她会获得冠军吗?

勤奋和有才智的人有很多,或许评委认可的是她的北大文凭。


07

小学课本上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然而,现实生活当中却并非如此。

常常听到,一个游手好闲的朋友通过投资房产,轻松赚到了千百万。

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有多么的不靠谱,他们就是活的很不错。

他们会游泳,顺着时代的大潮,去很远的地方。

这个时代,对于穷人的孩子,不能光靠努力,还要

理解时代的趋势,找到其中的杠杆支点。站在风口上,一只猪也能飞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附:

参考书籍:«我们的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