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 23号,这段时间围绕世界读书日的活动非常多,这类活动对于推动全民读书风气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光是这样不行,我们不能满足于这类表面的活动。读书是个人的精神生活,并不是读书日的时候你参加了一些活动,那就算是和读书有关了,一定要真正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是一件相对寂寞的事情,不应该是一件热闹的事情。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一个人对于人生怎么有意义地度过是无所谓的,那么这样的人当然可以不读书。可是,如果你对人生的意义是在乎的,要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不愿意虚度这一生,那么,读书对于你就非常重要。 其实我们平时可能都在读书,但是有不同的目的,我分析了一下,大约有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譬如说你的专业,你的职业需要你读一些书,或者你读一些炒股的书、养生的书,如果你光有这样的读书,我不认为你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第二种目的是消遣,工作累了,业余的时间翻翻报纸,上上网,看看八卦新闻,或者拿一本书在手里,纯粹是为了放松一下,这也不属于我说的阅读。那么在我看来,第三种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就是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通过阅读,你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得到精神上的提升,从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让自己在精神上成长,内心变得丰富、充实,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所提倡的阅读。当然这三者未必是对立的,我就说我比较幸运,我的专业是哲学,是人文学科,我又喜欢看这类书,对我来说本身就是最好的消遣,同时还有精神上的收获,这三者在我身上是统一的。大多数人的职业和人文学科没有关系,但是起码可以做到两者统一,就是通过阅读既得到精神上的提高,同时又得到很好的放松,当然你必须达到一定的品位才能这样。 我强调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其实阅读的意义就在这里。人总是要过精神生活的,一个人如果说没有精神生活,仅仅是肉体生活和物质生活,那他还不是真正作为一个人在生活,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一个人怎么样才能过精神生活呢?他不可能脱离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孤立地自己在那里过精神生活,这是不可能的。人类的精神生活是有一个传统的,你必须加入到这个传统里面去,从这个传统里面汲取资源,汲取养料,才能真正过精神生活。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呢?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书籍,所以通过读书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里面去,去获取人类所创造所积累的精神财富,让自己在精神上生长起来丰满起来,这是你过精神生活的必由之路。 经常有人说一句话,大家重复特别多的一句话,叫做阅读改变人生。阅读究竟改变人生的什么?在我看来,主要不是改变人生的外在境况。比如说你是当官的,通过阅读你就能升官了吗?当然不能,有时候可能恰恰相反,爱读书的人升不了官,他不受这个体制的欢迎。你是经商的,通过阅读你就能赚更多的钱吗?也未必。阅读给予你人生的不一定是这种外在的成功,而且我认为,以外在的成功为目的去阅读的人,他首先动机就不纯,他是读不好的,读不懂的,最后他会失望的,会放弃的。那么改变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改变的是人生的境界人生的格调,哪怕你在外在世界中的生活并没有改变,你仍然在做着原来做的事情,但是意义不一样了,因为你的素质不一样了。我真的觉得,一个人如果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变化,哪怕他在外部世界里仍在做着相同的事情,但是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那么实际上他就是做着不同的事情。比如说作家,以写作为生的人,如果仅仅把写作当作谋生的手段,仅仅是为了赚钱,这可能是一种做法。但是还有另一种做法,我有我的内心追求,写作也是我的精神生活,我一定要写真正让我自己满意的东西,能够体现我的灵魂追求的东西,我就不会只为了高版税、为了市场上的畅销去写东西。所以,即使是相同的职业,如果内心世界不一样,实际上所做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人和人的最主要区别真的不在于职业,而是在于内心的境界,在于你的价值观,你是为什么活着的,你把什么看得最重要。职业的区别不重要,同样职业的人可能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因为他们的心灵不一样。有的人说隔行如隔山,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跟很多不同行业的朋友非常谈得来,包括官员、企业家、艺术家,我觉得真正能谈得来的人就是因为有共通的心灵。人应该有丰富的心灵生活,不要局限在某一个专业上面。作为一个人,老天让你到这个世界上来,不是要你专门来做某一件工作的,是要你来过人的生活的,是要你活出人的光彩的。 据我所见,各行各业优秀的人往往是爱读书的。现在我们提倡学者型的官员、学者型的企业家,其实每个行业优秀的人都是学者型的,都是爱读书、有自学习惯的人。我非常欣赏美国民间公益事业的创始人卡耐基,他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钢铁大王,是最早富起来的人。现在美国的富翁,包括比尔 .盖茨这些人,他们做慈善事业这个传统是卡耐基奠定的。卡耐基成为这样的一个人绝不是偶然的。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失学,当一个小邮差,就是在那个时候,当地一个退伍上校办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把自己收藏的四百册文学名著向穷孩子们开放。卡耐基每个周末都去借书,从此爱上了读书,而且品位很高,一开始读的就是世界名著。他在自传里说:我永远感激上校的充满智慧的慷慨,是他培养了我对文学的爱好和品位,这是我的最宝贵的财富,即使用人类所有的钱财来和我交换,我也不愿意。在我看来,这才叫阅读改变人生。如果卡耐基仅仅是个大财主,没有成为这样一个精神高尚的人,那算什么改变了人生呢。中国有句古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说一个人如果仅仅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他就不过是个邮差而已。讲得很有道理。可是我们看看卡耐基,当年的这个小邮差自从爱上了读书,他就不仅仅是个邮差了,他在成长为一个智者。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和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他们其实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他的世界是更广阔更丰富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就讲过这个问题,他说人人都在生活,好像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只能按照他的内心世界的限度来看世界。你心中完全没有的东西,在外部世界里无论多么丰富,你都一定熟视无睹。你是一个心灵丰富的人,那你看到的世界也会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你是一个内心贫乏的人,那你看到的世界也一定是贫乏的。有的人心中只有功利,那么他是看不到功利之外的东西的。那些暴富而没有心灵追求的人,他们到了国外,无非就是购物,国外那些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他们是看不见的。 我自己感觉,读书不但能让人内心丰富,而且能让人心静。有的人说,周老师你很有定力,你很安静。我的确是这样的,社会上的活动我很少参加,现在讲座是多了一点,但是我也比较节制,谢绝了大多数的邀请。我的时间主要用来读书和写作,我真的感到那是我最愉快的状态。老是参加社会活动的话,那个心就会变得浮躁,整个人就散了,这对我那种最愉快的状态是一个损害,所以我不愿意。我觉得读书是特别大的享受,甚至比写作还享受,我说过写作是一种支出,把自己的储藏往外掏,而阅读是纯粹的收入,是在增加自己的储藏,让人感到很充实。你内心充实,这颗心自然会安静。名利当然也是好东西,不是坏东西,但只是次好的东西。如果你已经得到了最好的东西,同时你的物质生活还过得去的话,你对那个次好的东西当然就不会太在乎了。 我还感到,阅读不但能够让我有一个好的心境,能够养心,而且能够养生。一个人生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心态不好,忧虑,苦闷,焦躁,纠结,这是最容易让人生病的。包括癌症,癌症病人患病之前往往有一段心情忧虑的时期。所以,心态好是最重要的养生。长寿这个东西,你自己是支配不了的,我相信每个人的基本寿命是注定了的,老天已经安排好了,你特别注意的话,也延长不了多少,当然你不注意的话,可能会缩短一些。这样你就不要太在乎了,你太在乎的话,心里纠结,反而会不健康,会缩短。多读点书吧,从读书中获得快乐,调整心态,或许可以尽你之可能长寿。你看大学者中寿星相当多,就是这个道理。我就说我的主要的养生之道就是写作和读书,这让我经常有一个愉快的心态,如果没有读书和写作的生活,可能我早就是一个你们看不得的老头了。 阅读能养心,能养生,我还要加上能养颜。一个人读不读书,你从他的面容就能看出。一个人美不美不只是外在的东西,他有个气质,读不读书气质就是不一样,从表情、神态、风度都会显示出来的。许多老学者老得非常美,让你惊叹人老了还可以这样光彩照人。 我还要加上一条:阅读可以惠及子女。作为一名家长,如果你通过阅读拥有活泼的智力生活和丰富的心灵生活,一定会给子女非常好的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最主要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形成了家庭里的一种精神氛围。父母爱读书,孩子会受到直接的熏陶。父母不读书,要让孩子爱读书,实在太难。现在让人很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只知道给孩子提供物质生活,忽略了这个更加重要的精神环境。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网络对于阅读的冲击。昨天我参加广州论坛的时候,主持人说有一个统计,广州人读书是最多的,平均每人每天一到三小时,我就很吃惊,我问是不是包括上网时间,他说包括,我说那不算。我相信,如果排除掉上网浏览信息之类,就剩不了多少真正阅读的时间了。 当然也有人上网是看电子书,但大多数人是看信息。一个人有必要知道这么多信息吗?信息如潮水一般涌来,绝大多数是和你没有关系的,和你的人生、和你的灵魂是没有关系的。你想一个人整天上网去看那些八卦新闻什么的,知道了这些东西,对你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啊?一点用处也没有,最多是充当谈资,人家在谈及某某明星的时候,你也能说上两句,其实一点意思都没有。许多人称自己为网虫,整天上网的人真的是挂在网上,像一条虫一样,可是当一条虫有什么好?你要知道,你整天上网,去看八卦新闻,去玩游戏,去聊天,整天干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是被动的。你以为你是在主动做这些事情啊?你是被这个网络支配的,是被牵着走的。相反,读书的时候,你是主动的,你要看什么书,怎么看,是受你支配的。 现在网络对纸质图书的冲击已经使得出版界特别紧张,纷纷都想对策,进军数字化市场。大家都上网去看东西了,买书的人少了,甚至买书也是在网上买了,因为折扣大、便宜。书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我的几乎所有作品都能从网上免费下载,我一分钱都得不到,基本上是盗版。当然,真的是从网上读书,或者从电子阅读器上读书,这和拿着一本纸质书读,如果内容是一样的,并无不可。但是关键是有多少人是从网上去读那些有精神含量的作品的?很少,而如果你真正要读有精神含量的作品,你一定会觉得宁可拿着一本纸质书慢慢地品味,从网上读的感觉就差得多。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但是一个人的好素质是从哪里来的?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底蕴,没有这个积累,你就很容易被网上那些信息的潮流裹着走,失去了你自己。所以我主张一个人一定要读书,你真正读了书,你是有根的,你不读书是没有根的,你没有根就营养不良,不能壮大,就很容易被风吹跑。 网络不但导致了阅读率的下降,而且由于它是强势媒体,现在的印刷媒介、出版界也在被迫地或者为了利润朝着这个方向走,出版的书越来越快餐化。当然,现在出版的书中也有很多好书,但是也出了很多快餐式的书。比如很多让成年人看的图画书。我觉得这特别可笑,现在成年人也要看图画书了,看文字的书已经不耐烦了,看不下去了,甚至看不懂了,必须用图画来吸引他,这多么可悲。 总的来说,在网络化的时代,阅读呈现了快餐化、碎片化、娱乐化的倾向,我希望大家抵制这个潮流。一个人的业余时间已经非常有限了,还是要多读点书,少上点网。上网是会成瘾的,我是试过的,如果你经常上网,一天不上就会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似的。一旦上了就下不来了,鼠标点来点去好像很快乐,电脑一关脑子里一片空白,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状态。我特别要对青少年说,你们是在网络化时代来到这个世界的,缺乏比较,很容易把上网看作最正常的生活方式,沉浸在里面,没有一点警惕心。你一定要读一些真正的好书,含金量高的书,打好底子,那样你再上网,就会知道网络上许多东西的精神含量太少了,你会觉得没有意思的。 我去过欧洲一些国家,在地铁里,在公园里,在街头的椅子上,你经常会看到一个人拿了一本书,很安静地在那里读,我觉得那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在中国,你很少看到这样的景象。到国外的中国人,在公共场所,譬如在等飞机的时候,他们干什么?往往是聚在一起打扑克牌,或者旁若无人地高声谈话,总之是一片喧哗,那个时候我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惭愧。我认为我们这个民族不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虽然儒家是有读书的传统的,但是读书是为了做官,那是功利性的读书,现在这一点倒是继承下来了,读书为了考试,包括考公务员,当然还有学生的考试,这个书还读。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精神上的必需,在这个意义上爱读书的人真的太少了。同样是网络化时代,我相信中国的网民是全世界最多的,欧洲有许多人不上网,宁可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人家那个阅读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不受流行媒介的支配。所以,要说全民阅读,我们还差得太远。
周国平谈读书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