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英国作家约瑟芬·铁伊笔下的作品—《法兰柴思事件》,作者是英国的推理小说作家,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推理史最辉煌的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她穷尽一生只写了八部推理小说,却都是水准齐一的好小说。细读她的作品,在感叹于作者的文笔流畅,心思诡巧之余,也颇有感于她设下的一个主题“人言可畏”。
书的内容以书名中的关键词“法兰柴思”为基点展开,讲述了发生在法兰柴思别墅中的故事:一个失踪了一个月的少女突然现身,并声称曾经被住在别墅中的一对母女幽禁和虐待。紧接着,当地的八卦小报开始大肆渲染,群众听闻后对这对母女发起了攻击,先是在别墅的围墙外涂上脏字眼,接着又翻墙而入,砸坏房子的玻璃,最终房屋被人为制造的一场大火吞噬。整个过程中,这对母女都面临着被诬陷的极大痛苦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而人们对她们二人的评判仅是源于身上有伤的那名少女的一面之词。幸而当地的一名律师得知详情后,给予这对母女帮助,通过各个渠道去获取能够证明她们清白的证据,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揭穿少女的谎言,让母女俩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放松下来。
书中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情节环环相扣,在分别呈现母女俩的和少女的说辞中给予读者充分的空间去分析和思考,字里行间也有许多扣人心弦的场景,在深度刻画母女俩一方证据不够有力的紧张环境和少女的谎言成功煽动群众,倍受支持的情景中,反衬出出有力关键证人及时出现的重要性,带动了读者紧张,担忧的情绪,更便于跟随作者的思路,揭露事件的真相。
将目光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自社会各界的言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事件事实的正确判断。2018年8月下旬,安医生和丈夫去游泳,其间两个13岁的男孩触摸了安医生的臀部,安医生让两名男孩道歉,但他们拒绝致歉还对安医生做鬼脸,吐口水,进行一系列的侮辱性动作,安医生的丈夫见状,将男孩的头按到水里并打了他一把掌。后来,男孩的家属赶来,双方在警察的协调下,安医生的丈夫做出道歉,而在警方尚未公布案件处理情况下,男孩的家属开始对安医生的全家进行攻击。甚至将当日的监控录像进行编辑剪切,将男孩改造为受害者,一时间,社交网络便开始谴责安医生和她的丈夫,网友一度激动地批评和责骂他们二人,安医生丝毫没有解释的机会。最后,安医生不堪舆论的重击,服毒自杀。我们常说“三人成虎”,可见谎言一旦被传成真对当事人的身心打击之大,影响之深。作为事件的旁观者,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客观公正评价发生的事件。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在了解事情真实的前因后果之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书的内容告诚了读者“人言可畏”,而身边案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杀伤力。愿我们口中的语言,笔下的文字不再是可怕的利器,而应该是借助它们传递出正义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