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16日电(通讯员 季晓慧)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经典,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23Rg-锌锌向党”实践队于2023年7月10日从山东省聊城市当地的红色旅游景点孔繁森纪念馆出发,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红色文化精神,并且通过走访的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传承与发扬红色文化。
线上了解,线下采访
自2023年7月10日起,实践队员便开始在网上收集有关孔繁森和孔繁森纪念馆的相关资料。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逝世于1994年11月29日,山东聊城人。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4]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冈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座落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聊城东昌湖风景区内,是全国目前独家全面宣传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践行者、“三严三实”的好干部、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孔繁森同志光辉事迹的人物类专题纪念馆、国家二级博物馆。1995年7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馆,1995年9月10日开馆。2013年3月在原址改扩建,次年2月投入使用。开馆以来,纪念馆已接待全国各地观众、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2300多万人次。
走入纪念馆,深入实地观
2023年7月14日,实践队员对孔繁森纪念馆进行了实地观察,了解到纪念馆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主体建筑8700多平方米,广场道路7000平方米,绿化率43.3%,包括基本陈列展厅、交流展厅、综艺展厅、影视报告厅、阳光大厅和纪念广场。基本陈列展厅以图片、实物、场景、多媒体等形式,集中展示孔繁森为民务实清廉的典型事迹,颂扬他作为感动中国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典型的壮丽人生,为全党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向孔繁森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生动教学现场;交流展厅、综艺展厅和影视报告厅设计先进,风格典雅,功能齐全,常年承办文化主题展示和公益活动。其中还会有专业人士为人们讲解孔繁森的英勇事迹和辉煌的一生。
了解英雄人物,品味传奇人生
2023年7月15日,实践队员对参观孔繁森纪念馆的感受做出总结,此次参观学习到孔繁森精神,孔繁森精神就是新时期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老西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一再教导人们,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孔繁森是发扬“四有”精神的模范。孔繁森同志作为一代楷模,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是很多的,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他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他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他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活动结束,实践队员们对此次参观总结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向实践队内其他队员分享自己的成果,听完实践队员的总结,其他实践队员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学习孔繁森的崇高精神,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学习他那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句话,就是要学习他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