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鸡汤店,在这里你可以忘记身份权贵,忘记世俗美丑,喝一碗鸡汤,走一段心路。
(1)
李平凡今年30岁,而立之年,事业和爱情他都没有。他喜欢上网,沉迷于各种成功学的鸡汤,还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叫“李成功”。
别看李平凡一事无成。但其实他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每天天亮准时起床,洗漱完会将房间收拾得一丝不苟,然后拍一张自己龇牙笑的大头照,配上“今天又是新的一天”的文字和一个太阳的表情,美滋滋地发到微博上。
六点半,他会穿好自己最爱的白色衬衫,骑着一辆咯吱咯吱响的旧自行车去劳务市场。一路上,不管别人是冷脸还是热脸,他都会眉开眼笑地跟人打招呼。
到劳务市场后,李成功喜欢自己找一个角落,买一杯一块五的豆浆,靠在墙边一边喝豆浆一边捧着一本已经快要翻烂了的《成功背后的故事》来回的看。劳务市场的工友不喜欢他,觉得他的行为不符合一个刮大白的零工,有事儿没事儿总喜欢嘲讽他几句。李平凡不在乎,仍然笑嘻嘻的。如此一来,周围的人更讨厌他了。
在这种工作环境下,被排挤的李平凡一年到头都接不到几个活儿,收入仅够温饱。有好心的工友劝他加入劳务公司,说这样虽然会被抽成,但不愁活儿,怎么都比接零活挣得多。李平凡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就会一本正经的放下书说:“我要当一条逆流而上的鱼,因为随波逐流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就这样,特立独行的李平凡成了大家口中的“精神病”,工友都躲的远远的,雇主自然也不会找他。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雷打不动地坚守在劳务市场。于是,劳务市场有了个新名字:成功劳务市场。
(2)
李平凡这个样子,可急坏了他的父母。要说这老两口也是可怜,年近六十,膝下就这么一个独子,不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含饴弄孙就算了,还要因为儿子到处受人非议。
为了让儿子远离舆论的漩涡,老两口干脆把李平凡撵到了早就给他准备好的婚房里独自居住。临走前,老两口放下狠话,说如果他再不找一份正经工作,谈个对象的话,就不许他回家。
这天,老两口买完菜回家准备做午饭,一进楼道就看到了蹲在墙角的李平凡。他的眼睛肿成了馒头,白色衬衫上满是污渍,裤子还被扯坏了,就这样,他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本被撕破的书。李平凡听到声音抬起头,小声的喊了句爸,妈。
父亲阴沉着脸,绕过他上了楼。母亲走过去,跪在地上拿出怀里的手帕为儿子擦拭脸上的血。
“别丢人现眼了,快上来!”父亲的声音顺着楼道传了过来。
“走,儿子,回家。”母亲搀扶起李平凡,扶着他一步步挪回了家。
李平凡进了家,像没事儿人一样洗了个澡回房间睡觉了。父亲坐在客厅,一言不发。母亲站在房门口,无助地看着那扇阻隔在她和李平凡之间的那道门。
“你去问问他怎么回事,谁把他打成这样的。”父亲小声地对母亲说。母亲摇了摇头,转身走回卧室蒙上了被子。不一会儿,一阵抽噎声从被子里传了出来。
李平凡小时候,是特别让人省心的孩子,没有过叛逆期,也不跟其他的同学出去瞎玩,学习不至于出类拔萃,但也一直稳定在中上游。大学毕业后,李平凡的父亲花钱找人为儿子安排了工作。李成功安稳的呆了两年后说什么也不愿再去了,说体制内的工作不适合自己,非要学刮大白。
父亲听着妻子越来越大的抽泣声,他看着儿子沾着血渍的衣服,抓起家钥匙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3)
李平凡的父亲站在成功劳务市场的牌匾下面,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他背着手向一旁等待雇主的零工走过去,工人们看到有人来,立马将手中写着自己工种的纸壳举起来,嘴里热情的喊着“老板,招工吗?”。
“你们认识李平凡吗?”李平凡的父亲说完这句话,工人们互相看了一眼,明白这是寻仇来了,都假装听不到,蹲回去继续聊起了天。
李平凡的父亲扫视了一圈,从口袋里摸出了两张一百块钱摆了摆。一个看起来贼眉鼠眼的小伙子看到红色钞票,立马嬉皮笑脸地走了出来。
“大哥你找他干什么啊?”小伙子说着,将钱从李平凡父亲的手中抽走了。
“我就打听一下。”李平凡的父亲说完,小伙子搂着李平凡父亲的肩膀走到了一旁无人的小道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事情还得从今天早上开始说起。最近劳务市场新来了很多外地人,他们刚开始看到衣着整洁干净,抱着一本书看的李平凡只是觉得很有趣,并没有难为他。过了几天之后,他们发现李平凡是“独狼”,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就开始过去找他的事儿。李平凡不会看眼色,也听不懂人家话里话外的嘲讽,顺着人家的话开始侃侃而谈自己的学历、在书本中看到的理论,甚至还跟人家分享干活时的小技巧。别看大家都是打零工的,但对于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尊心”在里面,哪容得下别人指手划脚。刚开始的时候,对方只是把他围起来推搡,李平凡没有还手。后面不知道谁突然要撕李平凡的书,李平凡这才反击,被人家揍了一顿。
李平凡的父亲听完,一言不发的重新走回了工人们的面前。他掐着腰,扯着嗓子骂到:“是哪只不长眼的狗打了我儿子李平凡,你特么的给我站出来!”
(4)
李平凡和母亲睡了一下午,醒来后,发现餐桌上已经摆上了热乎乎的家常菜。李平凡的父亲顶着乌青的眼睛站在厨房门口,端着一盘刚拌好的猪耳朵。
“你这是怎么了?”母亲捂着嘴惊呼着,“你们爷俩是想要我的命吗?怎么你也被人打成这样!”
“没事儿,我给儿子报仇去了。”父亲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总是笑着的李平凡,低下了头。
“爸……”李平凡带着哭腔,小声地喊着。
“别说了,儿子。”父亲拉着李平凡和李平凡的母亲坐在了餐桌上,“前几年我和你妈总是跟你吵跟你闹,其实也是因为觉得对不起你。以前我们觉得你学习好就行了,从来没有教你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如何和人打交道。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失职,但我们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这个歉意,除了用骂你的方式督促你清醒,我们别无他法。”
“我跟你妈啊,对你没有太大的奢求。所以在你出生前,我们就给你起好了李平凡的名字,我知道你想当李成功,但成功有时候……你在干嘛啊?”
李平凡不知道什么时候掏出了一本本子,在本子上记下了父亲说的话。
“你这样,我还有些不好意思。”父亲看儿子如此认真的对待自己说的话,一时间手足无措起来。
“爸,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刮大白吗?”李平凡合上本子,一本正经的说,“这个世界有太多黑色了,我没有能力改变世界,但我能保证自己经受的每一面墙,都是洁白无瑕,平整干净的。”
“儿子,你到底为什么那么喜欢那些鸡汤文学啊?”母亲在一旁不解的问。
“因为社会让我“营养不良”,不喝点儿鸡汤补补,我就真的站不起来了。”李平凡轻描淡写地说。
“之前你上学还有工作的时候,受了不少欺负吧?对不起,妈当时没有帮到你……”母亲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儿子,”父亲握着李平凡的手说,“我们干一件大事儿吧!
(5)
第二天,李平凡的父亲换上了和李平凡同款的白色衬衫,去书店买了两本新书。他来到一家传媒公司,租了音响话筒设备,带着李平凡直奔成功劳务市场。
“大家上午好啊!”李平凡的父亲打开话筒,气宇轩昂的站在劳务市场正中间。“我是李平凡的父亲,如果你没听说过李平凡,只能说明两件事,第一,你在这儿呆的不够久,第二,我儿子还是不够疯。”大家都被这个老头子逗笑了,之前打过他们父子俩的工友们也围了过来。
“昨天,成功劳务市场的新闻头条,一定是我们父子前后被人打了的消息。我儿子,他是跟普通人不太一样,他一根筋。”李平凡的父亲笑着讲述了几件儿子小时候被欺负的趣事,大家的笑声一波接着一波。前来阻止的保安也笑嘻嘻地抱着胳膊,跟大家一起听着。
“跟别人不一样有什么错呢?就因为不一样,就要受到大家的排挤和欺负吗?”说到这儿,工友们纷纷低下了头。李平凡的父亲继续说:“五年前,我儿子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来到这儿。我鼓了五年的勇气,才敢来到这个市场,承认李平凡是我儿子。兄弟们,如果你们也有儿女的话,我希望你们能关注他的情绪,因为人格方面的成长跟他身体是否健康一样重要。作为一个父亲,我之前做错了,但现在我要支持我儿子。如果你们觉得李平凡是疯子,那我也是疯子。”
李平凡父亲的这番话,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但是李平凡的母亲却在身后担忧地看着爷俩。不改变孩子特立独行的性格,而是改变他周围的环境,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李平凡越来越难以融入社会吧?老两口六十岁了,他还能为他儿子站出来多久?百年之后,李平凡又要何去何从呢?
(6)
“老伴儿,如果你在儿子初中的时候站出来为他做这件事,我支持你。但现在儿子都三十岁了,你这样真的是在帮他吗?”李平凡的母亲对躺在身边的老伴儿说,“儿子这一点其实跟你挺像的,做事情太理想化。你知道嘛,现在市场上的人只是因为一时的激情,暂时接受了平凡。用不了多久,还是会和以前一样的。”
李平凡的父亲望着窗外的月亮陷入了深思,母亲坐起身,靠着床板发呆。
“要不,咱们带儿子去看看病吧。”母亲说完这句话,痛苦地别过了脸。
“儿子没病,他只是与众不同而已。别人不懂也就算了,你这个当妈的怎么也不懂呢?”父亲坐起身指着母亲呵责着。
“我不懂?”母亲挺起身子辩解道,“你想没想过儿子的未来?他不是一岁两岁,他三十岁了。事实就是事实,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你想让所有人,都指着平凡说他是神经病吗?”父亲抬头看着母亲,眼睛里写满了绝望。母亲无声地流着眼泪,老两口互相看着对方,心里面霎那间五味陈杂。隔壁房间里,李平凡端正地坐在椅子上听父母的谈话,伸出手想要触碰窗外的月亮。
人的成长,有时候真的存在一个“顿悟”的点。那一夜,李平凡突然开窍了,他卖掉了婚房,开了一家成功鸡汤店。店内的装修十分独特,墙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励志的鸡汤语录。在半开放店面的旁边,他空了半面墙,刮了一个完美的大白。然后用围栏将油漆桶和工具放在下面当作展示。一旁立着的说明牌上,李平凡写着:“旁人都以为我成长了,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丢失了一枚多么美丽的月亮。在黑夜中,我不能成为自己,我只能扮演自己。喝了这碗鸡汤,让内心压抑的痛苦,都变成脂肪,温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