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倾听吗?
你该说吗?
这世上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听吧?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并且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倾听。你不信吗?举个例子:
A:你那天不是说过......吗?
B:我没有啊,我什么时候说过......????
耳熟吗?这段对话的频率是不是很高?当然,不排除确实有记忆力的因素,除此之外呢?是A把B说过的话自行“翻译”成了另外一个版本,而B在表达的时候并非这个意思。而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信息。
据李笑来老师对此的解释,人天生就有信息拼接能力,并且其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因为几乎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源自于“自知”,那么从自知出发,获取一些可以用于鉴定信息有效性的知识就十分必需。而知识从一个领域传播到另一个领域所需要的时间耗时确实很长。有了有效性知识后,我们就可以对已知信息进行鉴定,这并不是交流过程中要做得事情,可它时时刻刻都在起作用。
由于人们讲话的速度远低于思考或倾听的速度,我们就会有大量多余的思考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倾听时会走神。然而,为了能够做到有效倾听,在应该做什么前,我们需要了解什么不该做。
最需要我们克制的就是:过早打断说话人。这不仅仅是礼貌的问题,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对方说的太简单,自己早就清楚对方要讲什么。可事实上,没有人会一下子把所有的内容表达清楚,如果能够抑制住自己想去打断的想法,耐心听下去,或许在讲话的最后会突然发现,对内容的理解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另一方面,很多人想在一开始打断,是因为在讲者开始讲时,总是最容易驳斥的。可这样也会带来相当的副作用,即让自己进入排斥状态。很多盲从者就是因为倾听中更多的状态是接收,而很多人认为不想成为盲从者的一个办法是排斥。这当中的谬误在于:接收并不等于接受。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接收信息,经过自己地深度思考判断后,接受我们认为正确地那一部分。因为排斥永远不能进步。
下面,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回顾和预期。
事实上,我们实际地记忆力远远低于我们以为的自己的记忆力。我们不妨想想,记住的东西是可以证明的,但是没记住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也因此无法证明,是不是?因为它并没有证据。我们不能指望自己的记忆力来帮我们记住很多东西,因此要通过多回顾来复习,来巩固。
只有记得住要点,我们才能够通过要点理清逻辑关系。而有效的理解的关键在于获得“隐含的信息”,那么“隐含的信息”怎样获得呢?必须要通过深入的思考。首先需要对对方讲述的内容进行区分,如果是事实,不妨以“该内容的真实性如何”作为切入点,如果是看法,那么不妨以“这个看法的逻辑来源是什么?”作为切入点来深入思考,相信我,深入思考的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并且惊讶于“逻辑能力超强”。
预期,是需要我们想想,讲者下面要说什么。并且在此期间,我们要养成与讲者共情的习惯。当我们帮助讲者共情时,讲者更容易进入倾诉状态,能够散发的信息就越多。对于听者的我们,如果只是听而不闻,那么对自己的时间无疑是极大的浪费。
在此,也分享一个技巧。当我们倾听的时候,不能只听情绪,更要通过听逻辑上的反应实现有效的倾听。至于具体的句式,可以从“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开始。很多情况下,良好的交谈变成了争吵,其实很有可能是听者的不恰当的回应,比如该回应的时候沉默,该肯定的时候武断。
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问题
传统观念告诉我们,你得知道自己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而李笑来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要努力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如果我们明明是对的,却没有人愿意听我们的,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积累还不够,那就继续积累呗。所以说,攒人品这个说法还是很真实的。
苏洵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后面还跟了两句,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意思是:当一个人不被认为是“能说那话的人”,一般不大可能受到大家的赞扬,只要大家不“毁之”就好了。
也许我们都经历过说话不被理解、不被合理评估和尊重时的苦恼和难过,然而,这些情绪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做的是:继续积累,埋头前行,将军赶路,不打小鬼。
以上系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的读书笔记,感谢笑来老师的思想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