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交流软件,微信的价值不用多说。我个人认为分享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特质。发表意、表达自我是一个人的社会性需求。利用微信发朋友圈,解决了人的内在需求。
经常看到微信好友使用“仅展示最近三天”,各人有各人的身份、爱好,或者环境影响不一,需要对过往作一些处理。要顾及:朋友、老板、同事……反正不希望过去重现,可以理解。
不过,我认为朋友圈的价值,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如果想要改变自我状态,利用朋友圈是可以起到相应作用的。
最近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讲到自己坚持把每天跑步的动态在朋友圈分享,并且把相关数据贴出来,还会讲一讲当天运动的感受和偶尔看到、想到的一些事情。
持续运动打卡,成为她开启一天生活的一把钥匙,打开了更多地表达自己的大门。
她最大的体会是,除了坚持运动带来的好处外,持续公开发朋友圈,渐渐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个固定动作,让她找到久违的对生活状态的掌控感。
你看,如果发朋友圈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自己真诚地面对生活,去记录与分享,那么,这种表达可以给自己一个强烈的信号: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勇敢表达。
这不是肤浅地在朋友圈刷存在感,而是通过公开的分享,观照自己的生活,获取对生活的信心。
每天哪怕是一张喜欢的随手拍,一段思绪的记录,阅读一本书的感受……或者是身边亲人的一个微笑,给你启发的一句话,都可以在朋友圈发出来,哪怕是每天一只发一个。
通过发朋友圈,给自己积累表达的自由感:我可以按照内心所想,自由表达。
生活不易,不就是要有勇敢的底气?连发朋友圈的自由都找不到,如何找到真实生活的自由?
找回发朋友圈的自由,就是在练习自己勇敢生活的自由。
不要让自己活在担心与恐惧中。限制自己的行为,其实是在限制自己的思想。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藏内心,久不示人,以至于从遗憾到遗忘。
找回久违的朋友圈的自由,也是人生自由的一个开始。
自由表达自己想法,是自己个人的数字资产,与外人无关,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我的地盘我作主。
找回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从每天自由发朋友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