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在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小宝库,
对一个喜欢和文字打交道,把图书馆当成自己精神栖息地的人来说。
没什么比让他发现一个有经典正版藏书,还有时间让他慢慢消磨,
更值得兴奋的了。
一向我是很排斥盗版书的,上周在图书馆一楼借了本《小王子》。
《小王子》的精彩程度我就不做过多介绍了,我想大家都懂。
一部世界上译本最多的图书,它显然是很值得大家花时间去琢磨的。
可当我打开第一章的时候,它小王子三个字竟然印成了小三子,
细心地同学往中间加了一竖,大家都心知肚明,正常读下来,
这本书大意肯定是没问题的。
可这影响了心情。
我的原则是,烂书随便读,至于是不是正版就无所谓了。
反正有营养的东西不多。
而经典好书,必须要正版,不然它的含义就被减轻了。
而上周我上图书馆四楼的时候,意外的发现那里有好多我要想看的书。
感觉自己找到了个小宝藏,以至于一整周的心情都很棒。
余秋雨这个人,听起来是十分熟悉的。
他也曾抵在风口浪尖,令世人所指。
对他的作品我是一直都不曾拜读过得,我知道他是一代文学大师。
可因为自己有点反鸡汤,有点反阴柔,有点反矫情。
好几次他都被我列在了想看的作家之外。
在文学的造诣,余秋雨是很有才华的。
在文学地位上,他和琼瑶,周国平,是齐名的。
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可就在这几年。
被评论家指着鼻子骂他不作为,文字软弱无力,矫揉做作。
说他矫情,鸡汤,还掀起了反鸡汤活动。
我一听当然望而却步。
可那天就在经典的书籍类型里,
我拿起了一本黑色封皮的《千年之叹》,本来随意翻阅的,
可他却深深吸引住了我。
这是一本类似游记类型的书籍,
余秋雨带着同行几人,要穿越十几万公里的疆土,
去探索几个特别辉煌的古文明。
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
这是人类文明向前跨出的一大步,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探索,追逐。
整段路起点定在埃及,然后一路往东,
经过希腊,罗马,约旦,伊拉克,伊朗,印度,尼泊尔。
这和三千年前的法显,和两千年前的玄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当时法显和玄奘是从国门出发,而余秋雨是从国外走回来罢了。
首先人选锁定在他身上就已经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他的才华。
他英语一定很好,对各方的历史了如指掌,对各地方的地理熟记于心。
他一路都以文明为线索,一路走一路写。
写完随即发表在各国的报纸上。
他将文化,文明,地理,历史,结合的天衣无缝。
看完他的书,收获颇丰。
今天不愿意多写,打算再一次精读后,再做进一步 的感想。
末了。我抛出三两个常识性问题好了。
你知道爱琴海为什么叫爱琴海吗?
你知道死海为什么被称为死海吗?
你知道巴比伦位于哪个国家吗?
你知道泰姬陵在哪个国家吗?
你知道中东为什么会总是吵吵闹闹,不得和解吗?
你知道亚历山大是谁的学生吗?
你知道大流士有多牛逼吗?
大多都不知道吧。类似这样的问题书中都做了详细描述。
而且年代能推至公元前三千五百年,相当于孔子时期。
这是一本个人觉得把地理和历史结合地最完美的书籍。
你值得一读,余秋雨不矫情。
他很务实,我被实力圈粉,准备买下他大部分作品。
被一个人的文字所吸引,就算当脑残粉,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