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发言稿

非常荣幸,作为学员代表做这个发言。既然我们今天脱离了校长的掌控,既然平日里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现在都可不理,就姑且允许我站在这里说几句真话吧!

我想先向大家汇报一下我这4天的工作:作为两个班的语文老师,从星期三确定参训开始,我平均每天上4节课外加2个早自习、3个晚自习,还欠外债1节补课和1个晚自习。我真的是“气喘吁吁”,“连滚带爬”,才爬到这里的。在座的各位大多数都和我一样,都是这样“连滚带爬”地来到这里的的吧。所以,我想请在座的各位首先将掌声送给站在这里或坐在这里的自己。

今天,我主要想说说我的困惑:我们为何而来?

这个问题好像很弱智,因为答案是摆在桌面上的,我们的培训是“省培计划”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升培训,当然是为了提升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我们什么样的教学教研能力,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实在是一个很急迫也很现实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在面对新教材、新高考,面对一年比一年难教的学生,面对deepseek、夸克、豆包层出不穷的AI技术,充满好奇,充满期待,也充满困惑。

我很喜欢自己的职业——语文老师,我也愿意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但是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我发现我的经验“失效”了,我的知识“过时”了。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用“文明三明治”来形容我们今天的社会,他说: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实际上是农业社会文明、工业社会文明、全球化背景下的更多元的“后工业化”文明三种文明的叠加。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父母属于农业文明,他们的主要生活经历来自农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平稳踏实是第一重要的。

我呢,基本上是工业时代的产物,规规矩矩学习,规规矩矩生活: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考大学,走出农村,终于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我对于学习奋斗是“迷信”的,不管什么时候,上班还是放假;不管做什么,学习、奋斗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的儿子出生于2007年,他生活在一个全球化时代、网络时代,物质充足,信息泛滥。

当我将我妈当年对我所说的话拿来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才能考好大学、好工作,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啊”,他嘴巴一撇说:“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不错啊!”也是啊,他基本上想吃什么、想玩什么、想知道什么,都是唾手可得的事,也就是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头的事。

怎样才能帮助现在的孩子们确立人生目标?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作为妈妈,作为老师,我都很困惑。

因为网络的魔力,我们老师早已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一不小心,有些孩子的知识与技能就远远超过多年不学习、不读书的我们,当老师的权威性不在,学生的敬畏心不在,我们又该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教”与“学”?

在跟学生讨论2024年高考作文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我就忽而就冒出一个想法:我们给不了你们答案,因为你们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从未遇见了的,所以,我们的经验解决不了你们的问题。——我们的答案用来回答20年轻的试卷的,但是解答不了今天你们的试卷了。

可是,我也知道我并不能因此推卸自己作为老师的责任,所以我需要新的知识、新的养分、新的技能,我要始终站在孩子的身边,和他们一起去打败他们的问题,而不是指责他们为什么不听我们,因为我们真的可能是错的,所以今天即使是“气喘吁吁”“连滚带爬”,我还是选择站在了这里。

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提供了这样宝贵的学习平台!也感谢大家给我时间,听我发牢骚,很抱歉我只有困惑,没有答案!希望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能一起找到答案吧!再次感谢大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