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学一个月了,此刻趴在书桌上写文字的我比起一个月前那个刚从高考牢笼里挣脱出来的对大学怀着满腔热情的我似乎产生了一些变化。
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家是我最为厌烦的一个地方。我觉得处在这个年纪的我理应拥有无所不至的照顾,舒适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而不是父母每天在耳边无休止的唠叨和告诫以及在我提出物质要求时给我的一声声要节俭的回答。我翻着朋友圈里高中同学一张张的旅行照片,心里泛酸,同时抱怨着为什么父母不能给予我丰厚的物质支持,却从没想过为了还房贷以及支付我高昂的学费的父母在外面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暑假空闲的那段时光,我理所应当地看着父母辛苦劳累下班后给我做饭洗衣。为了换一部新手机,我去工厂里体验过流水线,那段时间第一次体会到赚钱的艰辛,每日的劳累逐渐令我感到崩溃。于是,我不懂事的将愤怒发泄在母亲身上,我抱怨饭菜做的难吃,甚至在吃饭时摔碗而去。
18岁的我,自私而又无能,像一只困于井底的青蛙,望着狭小的天空,以为这就是世界。
18岁的我,自以为是的以为摆脱了父母的拘束,便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当初离家时对父母冷冷地甩下的那句“四年都不回来了”像一根刺般扎进了心中,一碰就疼。
高考的失败对我是一个深深的刺激,于是,开学前在新鲜感的刺激下给自己立了不少flag。但却在连续面试了三个心仪的学生组织失败后将我所有的自信化为灰烬。
记得收到面试结果短信的那一天,我怎么也不肯相信自己遭到了淘汰,向来因为无知而产生的心高气傲的自己忽然感受到了浓烈的挫败感,在与周围人的对比中,一个潜藏在我心中多年的名叫自卑的小兽又开始蠢蠢欲动。
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常常徘徊在校园的小路上,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我不懂艺术,不会弹琴跳舞,没有任何特长,由于从小在应试教育的洪流中生长,我没有一个艺术学习的机会,也没有培养体育爱好,甚至在穿衣打扮方面我似乎也比不过周围的女同学。我开始变得异常敏感,常常一个人晚上缩在被窝里哭泣,情绪极度低落,同时爱上了发呆,一发呆便开始钻牛角尖。原本自己立下的学习各种技能的目标也没有心思继续下去,甚至觉得自己未来一片黑暗。
也是在这时候才明白原来大学真的不如别人口中所说的那么轻松
现在的我依然还需要父母每个月寄的生活费,在自己做经济规划时才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我开始想家,开始期待父母的电话。
后来学校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犹豫万分后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由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原因,我直接免试进了决赛,面对着这个“偷”来的机会,我的心情异常复杂。
为了这场比赛,我尽全力做了最好的准备。一个人写稿,改稿,看演讲视频以及练习。
演讲的当天,只记得那时心情很紧张,站在台上的我,胸口像捂了块冰。尽管在台下把稿子背的滚瓜烂熟,可在台上的我还是出现了忘词的差错
那场比赛我失败了,可是心中却全然没有当初的那种痛苦压抑。看了其它选手的演讲,我知道,自己的水平无论如何也不会被选进决赛。
不禁感叹自己的格局之小,眼中只能看见自己,才会整日生活在郁郁寡欢之中。
其实当时的自己如果能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努力学习,链接世界,那也是好的。
不论如何都得感谢这段经历,愿未来自己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