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的报告听的让人热血沸腾,我们相信未来的时代会更加美好,事实上,当下的社会比过去已经高速发展了太多,在过去,我们不会想象到消费可以不用现金,不刷卡,满大街的共享单车,还有共享充电,甚至共享汽车等等,我们见证着生活越来越便利,也不禁感慨,伴随着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等工程,未来的社会会更加日新月异,注定更加美好。
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我们被整个社会推动发展的同时,仿佛也被笼罩在一种不安的情绪之中:焦虑。我们焦虑未来的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我们的工作会不会被取代,我们焦虑我们的成长赶不上时代的发展,我们会被这个时代抛弃。
就如同德国作家赫尔曼· 黑塞写的名著《在轮下》里说:“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掉队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从不偿命....
我也有这种焦虑,试图在这个高速变革发展的时代为自己寻求一剂治疗焦虑的良方。
巧合的是,这两天读到一本书“深度工作”,作者给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在新经济形势下,有两类人注定会成功,一种是能够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一种是自己所在领域的个中翘楚。
在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的当下,有什么窍门能够为进入此类领悟提供助力?两种核心能力是关键: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了精英层次的能力
而这两种核心能力依赖于你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任何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信息经济时代立足的人(无法跟随时代潮流发展的人将被这个时代生吞活剥)都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有人将其称作“21世纪的超级力量”。
那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深度工作,它的定义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文中作者提到很多有深度工作习惯的人物,其中有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会远离世事(通常是湖边小屋),只读书,思考大局。
还有J.K罗琳在写作《哈利波特》小说期间,远离社交媒体,在一家能够保证不被打扰的高档酒店进行创作。
深度工作能力很难做到吗?是的,回想我们当下的生活,伴随着伴随的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极大的占据我们的注意力,罗辑思维的罗胖说过,未来竞争的根本就是抢占人们的时间,谁能争夺更多的时间,谁就占据了优势。这一点上,也说明了微信强大的原因。所以作者给出了深度工作的其中一个准则就是远离网络,远离社交媒体。
事情上,深度工作必须保证注意力的集中,不被分心,读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就是李笑来老师。
李笑来老师说,他把所有的手机推送全部关闭,并且手机总是设置静音,因为要保证注意力集中,老婆的电话不能及时接这事,和老婆沟通了无数次,沟通的内容可以写出一本书了,李笑来老师是个极度珍惜注意力的人,并且给出了概念:注意力>时间>金钱,因为时间本质上不属于你,注意力是你唯一投入能够创造产出的。
我记得读过李笑来老师的专栏,知道注意力的重要性后,我也坚持做到了不刷朋友圈,不看推送信息,不关注无关自己成长的事情。
而在深度工作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一个叫做“像罗斯福一样工作”的方法,首先找出深度工作的任务,估算任务时间,设定截止日期。还有我认为的比较适合我们的节奏哲学深度工作,就是选定每天的一个时间段来进行深度工作。
过去的我总觉得晚上进行学习效率高,但是有了孩子之后,总是被打扰,根本无法定心做自己的事情,即使做了,也总感觉效率并不高。
现在我看到这本书里作者给出的准则和方法,我立马对自己的情况做了改变,晚上除非孩子睡觉早,不然我不会给自己安排什么学习,而是提早入睡,大概10点或者10点半,而早上改在5点或者5点半起床学习,起床后到7点做早饭的这个时间我把他看作自己的深度工作时间。
这样做了以后,我觉得非常好,一方面不用像以前一样,因为学习睡的晚或者熬夜,总有熬夜伤身的顾虑,总担忧为了成长而伤害身体,得不偿失。现在这样的改进,睡眠质量保证了,而且早上这段时间,全家都在熟睡中,格外的安静,时间也很短暂,也让自己的学习更加专心,更容易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
另外,我也像罗斯福一样,坐下来学习前,给自己设定要完成的事情,以及完成的进度,这点我亲自实践下来的感受的确不一样。
比如看书,过去我没有给自己设定任务量,时间到了,读到哪里算哪里,所以读的状态也是不紧不慢,而现在我会在开始之前给自己规定要完成多少页,所以我会特别“紧张”的去看书,这样做非常利于注意力集中,也更容易进入状态中。
另外,作者还提到合理的休息非常重要,休息可以补充深度工作的能量,还可以提高深度工作的质量,不过注意一点,休息时一定不要刷网页,这样做很难收心。
读罢此书,让我加强了李笑来老师给予过我的珍惜注意力的概念,知道专注的能力可以完成有价值的事情,锻炼深度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愿你我都能拥有活出专注人生,做个不被未来时代抛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