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还住在城西那边的一个小区,小区的后巷是一个城中村,因为挨着一所大学,所以挺热闹的。城中村里不知道为什么最多的店面除了吃饭的地儿,然后就是理发店了,真的是隔个几米就有两三家。
我很喜欢晚饭后散步晃到城中村里,随便晃到一家理发店洗头。一是十分方便;二是这样的环境让我会想到小时候,也是会到老区里的理发店理发,特别有亲切感;第三个理由居然是因为店里放的音乐,这点是我想不到的。
我记得我当时走进的那家小店,只有十平米左右大小的面积被分割为两个区域,前厅是理发区和前台区,后厅是洗头区,放有两张床。前厅后厅简单的用薄板隔开。
刚进门时倒没有留意到背景音乐,也许是吹风机吹头发的声音太过嘈杂,也许是因为老板身上混杂着Tony风与文化人气息的两种属性让人一时离不开眼。Tony风,也就是理发店店员常见的穿着打扮与发型(无任何贬义),白衬衫灰马甲搭配紧身牛仔裤和闪闪发亮的金腰带,发型随着年代的潮流而改变。文化人气息想必是来自于低沉厚重的嗓音以及出人意料的好口条,逻辑顺畅,说话有故事感,老板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看淡名利看破世俗回归小城的隐藏大师。
然后我就被带领到后厅躺下来洗起头来,背景音乐的声音逐渐变大,吹风机的嘈杂声慢慢收小变成垫音,有种现场感拉满的效果。这是一首男声粤语抒情歌,略带悲情,氛围感莫名契合。这里就像广州香港一代的旧时光理发店,毕竟海南88年建省以前是属于广东省的,装修布局也都跟港粤一代差不多。
听歌识曲了一下,是林峰的《幼稚完》。我听歌是先听旋律的,这首歌是我第一次听,啊,我一下被击中。再听听歌词:
无法和你回到那种盛夏
能够沉醉怀抱呆望窗纱
就这么一个假日在乘凉
冰块浸没在红茶
互抱着老掉也不怕
这个画面感为什么让人想落泪……
时间流过谁也要长大吧
而你和我前行全是分岔
自此分开了你落力前行
得我幼稚地停留
被岁月放大了牵挂
几千天近况幸福吗 每日忙碌吗
仍然是那么认真吗
可有新恋人 成熟的恋人
成熟到没再共你吵架
是我始终拒绝成长吗
为何没法装作潇洒
转眼多少年 仍然想当年
仍然幼稚到又记起你
天真够吗
……
一曲终,我还意犹未尽,沉浸在其中的情绪中。接下来又响起了陈奕迅的《今天只做一件事》《大开眼戒》、谢霆锋的《爱后余生》、黄宗泽的《最后祝福》……本来以为三四线小城城中村里的小小发廊播放的会是一些土嗨的网络精神神曲(我为我的偏见而道歉),好家伙,人家为我准备的是一场粤语怀旧金曲演唱会啊~
我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有空又去了村里的其它理发店。每家店播放的音乐风格果然大不相同。有一家情迷十年二十年前的台偶bgm,比如《恶作剧之吻》里面的《靠近一点点》《遇到》《say u love me》、《花样少男少女》里的《怎么办》、《败犬女王》里的《情歌》《没有如果》等等,甜到我心里。另一家店的老板或店员一看就是韩剧的忠实粉丝,我顺势听歌识曲,下载了很多我没听过的bgm进入我的歌单。
后来我也有去到工作单位旁边的本地比较出名的连锁理发店,也由着饭局、约会的地点去过该连锁店的其它门店,总以为这样的店可能是统一化管理,所有门店放的歌可能都差不多,大概率听到的是某音热播榜,当然也有好听的,但没什么惊喜。我又自大了(该打)。
我在工作单位旁的门店听到了《She's What I Want To Be》,记得这首歌似曾相识,是我一直想找而不记得再哪里听过的歌。老规矩,听歌识曲,来自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Really,这么有品味的吗??我激动得差点想跳脚。
在另一家门店有听到Neo Retros的《Cold November》,也许它很有名,但我没听过,查了一下,也是好几年前的歌曲,不是近期的热门金曲,感动……
还说什么呢,当然还是要为自己对tony老师、kevin老师的刻板印象感到抱歉,道歉的话我都说累了。不经意间,我们总是就这样给别人贴上了标签,中下了成见。理发店里的背景音乐就像是店里的灵魂人物——各位老板、店长和店员的个性展示,那么鲜活,那么可爱,那么有趣。
感恩,这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