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一些思考——关于蹲下身子看孩子(文/春华秋实)

我们应当蹲下身子看孩子,了解孩子的认知水平,了解孩子的兴趣点,以孩子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了解他们在接触什么,为什么快乐,为什么苦恼,从而对孩子们多一些宽容和关爱,少一些苛求和斥责。

蹲下身子看孩子

2月25日写的《疫情中的一些思考——关于陪伴》一文中曾谈到:陪伴——蹲下身子,对蹲下身子看孩子的理念做了简要的说明,回想起2009年时曾经写过关于蹲下身子看还孩子的感想,当时谈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做孩子的朋友

这次疫情发生以来,景艺路幼儿园积极组织各个家庭开展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小实验、亲子经典诵读等活动内容的选择,就充分体现了蹲下身子看孩子的理念。幼儿园有意识地引导老师,引导家长努力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参与亲子活动,虽然是通过网络,但是亲子活动开展的很温馨,很快乐。孩子们很高兴,家长朋友们很满意,我们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走进孩子的内心

下面结合2009写的文章真对蹲下身子看孩子再谈一点看法,与朋友们交流。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能驾驭教学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读教科书的”。

陪伴孩子

有一位家长带孩子逛超市,孩子的鞋带开了,家长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系完后家长抬眼一看,看到的全是成年人的屁股,这位家长一下子陷入了沉思。她顿时明白了孩子不愿和她一起逛超市的原因。

爱的传递

以前我当老师的时候,参加学校语文教研组评选优秀作文时,老师们品头论足,指点江山,说这个学生的作文有这样的毛病,又说那个学生的作文又有那样的问题,说来说去很少有学生的作文如意。唉!真差劲!有老师这样抱怨。当时,有个老教师一直没有发言,我观察到他似乎有话要说,可是,评选时间太长大家都有点不耐烦了,都想回家。于是,评选会就散了。

科学的教育之路

第二天,我特意找到这位老师,问他:昨晚你怎么不发言啊?他说: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我们自己,更不能把学生当成鲁迅!一句话提醒了我。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发。

我们当老师,应当蹲下身子看孩子啊!我们不能总是居高临下,让孩子们仰视我们,也不能总是高高在上讲授知识,从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但是,在学生时代学习知识的艰难经历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淡忘了,只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和教材,我们对教材的把握往往偏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会造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教师会不等于学生会,教师认为简单的内容,学生并不一定觉得简单。

不断学习才能成为育人高手

由于老师都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可能会对所教的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但是很难让涉世未深的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

学生和老师的思维有很大的区别,不能机械简单地按照老师的标准衡量学生。

做孩子们知心人

对于家长朋友们,同样是这样的道理。我们应当蹲下身子看孩子,了解孩子的认知水平,了解孩子的兴趣点,以孩子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了解他们在接触什么,为什么快乐,为什么苦恼,从而对孩子们多一些宽容和关爱,少一些苛求和斥责。

理念和境界

蹲下身子看孩子不但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境界啊!

                春华秋实  2020.02.2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