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好莱坞编剧教父”“剧本医生”“好莱坞福音传教士”等诸多头衔称谓的著名编剧罗伯特·麦基再度来到中国开班授课,对于中国编剧,中国导演,中国电影,麦基一如既往地言辞犀利,针针见血。
看着他踩着中国的土地,云淡风轻地把中国电影扒得面目全非时,多少人想反驳,却又无力反驳,只能默默地低下头,有羞愧,有无奈,有不甘……
罗伯特·麦基来中国授课多次,几乎每一次都会对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播映的热门影片进行分析和解读,委婉地说是分析和解读,但是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针对中国电影的批判大会,贬大于褒。他在授课期间,总是会抑制不住地表达对中国电影的担忧和失望,其实不只是他,为此忧心的人很多。
《庐山恋》、《巴山夜雨》、《活着》、《菊豆》、《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中国80年代90年代的很多影片都堪称杰作,无论怎么解剖,怎么分析,经典还是经典,尤其是80年代,被称为中国本土电影最辉煌的时光,当时的电影热给了国人一次全民性的精神洗礼。直到现在,专业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拉片选择的还是那几部电影。
“我现在仍然觉得中国80年代90年代的很多影片都拍得太好了”,罗伯特·麦基也对此有过高度评价,“但现在的中国电影场面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壮观,但是结果却是越来越肤浅”,紧接着,他又补充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竟是哑口无言。
我们不能一篇概全地否定所有中国电影,但是也不能不正视问题的所在。
场面越来越壮观,结果越来越肤浅
自1995年起,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开始痴迷于模仿好莱坞,使得很多导演开始转变自己的专注点,热衷于大场面、大色调,热衷于虚幻、异能,就连大师级别的张艺谋也开始追求场面的宏大和壮观。《英雄》,不管是服装还是场景布置,的确很美很壮观。
如果抛开专业的电影知识,观众还是很认可张艺谋所构造的极致华美世界的。
如果说《英雄》作为艺术指导拉片影片还说的过去的话,《长城》是绝对不能忍的。有人评价《长城》是一场缩减版的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用惯用的人海战术勾兑出一部毫无创意的“伪英雄”电影。中国长城几千万战士都不及一个马特,饕餮马上要血洗中国,踏遍山河,马特“一挥一转一砍”,危险马上就消除了,整部影片场面是相当惊险,勇猛,而实则就是个空壳。
旁白解说太多,把观众当智障
旁白作为台词对白的一种附属形式,在一部影片中,用的妙则是锦上添花,用的过于牵强就会拉跨整部影片,使得情节表述无力,风格不明。而中国导演和编剧对旁白的痴情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国产电影《阿司匹林》被称为“旁白之王”,“人们总是喜欢用如果去勾勒一些莫须有的奇迹,可是大部分如果都无法兑现,只不过是希望到绝望的缓冲地带。娱记对我最大的改变是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使我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从香烟到牛仔裤的牌子。电影不是即时灵丹妙药,只是一片阿司匹林!不过他们追赶先锋的速度,总是比不上被先锋抛弃的速度……”当我在敲这段旁白文字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想骂人的冲动,这是电影还是“散文诗”?
就算是好评如潮的《湄公河行动》,片中的旁白和解说也经不起推敲与深究,就像镜头中失去双臂,失语,失聪的残缺劳动者完全可以将毒枭的残忍、冷血展现出来,不必要用对话或者旁白重复性的加以解释。
很多中国电影喜欢用一些莫须有的旁白和解说,完全忽略了电影是通过“表演”所呈现给观众的“影像”系统。影片所要表达的,不管是人物情绪还是环境氛围,通过演员表演和对话,观众完全可以自己理解和感受,而中国导演和编剧总认为观众智商不够,总把观众当智障,一再的分析和解说,会把人物内心深处的想法、甚至下意识的情感直接表露出来,要知道,观众自己感悟到的跟你硬塞给他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虚幻、历史题材泛滥,逃避现实
很多观众把看电影作为一种放松、愉悦的方式,本没有错,但是过于迎合观众就容易落入俗套,趋于肤浅。电影本该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进而回归生活的一种高雅艺术形式,除了娱乐放松之外,电影还应承载反映社会现实,深入精神层面,启迪普通大众的作用。
一味翻拍和模仿,缺乏原创力
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照葫芦画瓢“,人家做什么我们做什么,人家怎么做我们也跟着怎么做。
中国电影曾经很国际化,在戛纳、威尼斯、奥斯卡都深受欢迎,不仅得奖无数,更重要的是,它所反映出来的中国特色、中国文化是不可比拟的,是充满中国本土力量的,更是其他国家无法复刻的。
但是,现在的中国电影,却陷入了翻拍和模仿的怪圈,这些电影或许在一时间收获了不错的票房,但始终无法成为让人们记住的经典。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比如《新娘大作战》,这类电影在好莱坞已经非常成熟,中国翻拍直接把故事搬到美国,或者直接把故事改版,都无法真正呈现中国影片自己的味道。
“我觉得中国的导演很喜欢模仿别人,他们认为模仿别人已经操作成功的案例,可以减小失败的风险。这个看法是大错特错,当你开始试图模仿别人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要失败了。” 罗伯特·麦基也指出中国电影要改变现状关键是不要模仿,不要跟风。
过度重视票房,刻意迎合观众
“我们只想带给人们他们想要的东西”,有些中国电影编剧会理直气壮地说。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观众是上帝,观众喜欢什么编剧就写什么,狗血也好,恶俗也好,只要观众喜欢。如果换一种方式来理解,就是编剧根本不在意这个故事是不是精彩,剧中人物形象是不是饱满,他首先考虑的是观众喜不喜欢,能不能卖钱?
中国电影业对名望和金钱的痴迷程度是不敢深究的,其实,这不仅只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都有;这也不是新问题,历史遗留已久。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却极度地恶化,甚至呈现失衡状态。现在筹拍一部电影,首先考虑的不是是否拥有一个好剧本,是否值得拍?首先考虑的却是观众是否会喜欢,什么样的卡司阵容观众会喜欢?根本不管演员适不适合这个角色,只考虑这个演员能不能通过粉丝,带来效益。
过度重视票房,刻意迎合观众,使得中国电影越来越不走心,越来越肤浅。
中国电影不是不可救,也不是没有救,我们明明知道问题在哪儿,却迫于种种顾虑,而趋于迎合和敷衍。
中国电影若想走出现在哗众取宠、庸俗浅薄的怪圈,仅仅靠导演和编剧的力量是不够的,它不仅需要社会制度的控制和支持,也需要普通大众灵魂的觉醒,它需要的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力量,而是集体的力量。
——文 / 刘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