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不要教孩子善良?

在这复杂社会,我们要不要教孩子善良?

我相信大家的答案是众说纷纭的,我们听过很多的新闻,也见过很多血淋淋的现实,让我们心生忌惮。

余华老师的《活着》小说中,有庆多么善良,校长的老婆生孩子大出血,急需输血,有庆第一个来医院验血,当中偏偏友庆的血型最后配型成功,有庆愿意为了救人献血,可是,有庆在抽血时,他感到身体不适就和护士说自己头晕,可是那个护士却敷衍他说,抽血都头晕,最后,有庆血抽干了,人没了,护士才慌了,叫了医生过来,可是,医生也只是说了一句“你真是胡闹”,就这样草草了事,但凡是有点医德的护士,都不会像这样让一个人因为抽血过多而死。

在《活着》这部作品中,友庆是善良的,最让人可惜最心痛的也是友庆的死。

我们听过素媛这个案子吧,素媛,一个聪明善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某个雨天上学的路上,她遇到了一个陌生的叔叔,问是不是可以帮他打伞。可是,没想到,这却成了她噩梦的开端。

后有日本留学的中国姑娘江歌为救好闺蜜,被闺蜜刘鑫前男友陈世峰用匕首杀害。江歌是替同住的女室友刘鑫挡住她的前男友而被杀的。

一个个案例,让身为父母的我们不断反思,我们是否要教孩子善良?

我们心底里希望孩子们善良,美好,

我们又希望孩子能够保护好自己,不要“多管闲事”。

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呢?

你我当善良,但要有界限。

你我当善良,但要有底线。

你我当善良,但要有锋芒。

你我当善良,但要敢质疑。

一,善良有底线

现在的互联网非常的便利,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类的新闻,同时也因为有媒体,每件事都会被放大,不管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我们的孩子也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一些负面新闻,作为家长,首先我们要做到,不慌张。与其回避,不如主动和孩子聊一聊听到的新闻,让孩子直面真相,而不是胡思乱想。

只说事实,不评判,不必刻意引导孩子正能量,也不必告诉孩子世界上有多少坏人,多么可怕的事情。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说,那么我觉得也可以告诉孩子:不去做恶,也是一种善良。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有权利也有责任先保证自身的安全。

二,善良有边界。

善良教育,不是让孩子做软柿子,那是顺从讨好。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而真正的善良是有底线的,把别人的责任还给别人。

我们中国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适当的拒绝别人,有时候是一件好事。也给予别人成长的机会。

如果明明有自己的想法,却不敢说,心里不舒服,又不讲,那不是善良,那是伪善。所有真正的善良,都是让自己舒心的。

三,善良有锋芒。

在好人那里做好人,在坏人那里做好人一定要有锋芒。你的善良如果没有锋芒,便是助长邪恶风气。电视剧《延禧攻略》的女主魏璎珞有一句经典台词:“人心存良善,更应懂自保”。

孔子在和弟子游学过程中,遇到了劫匪,孔子说,如果劫匪答应放了他们,孔子保证不去报官。劫匪把他们放了,走了不远遇到了官兵,孔子就报了官,弟子疑惑说老师为何说话不算话?子曰:若跟强盗讲信用,那其实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倘若孔子遵守了誓言,不出卖强盗,那么此后会有更多的老百姓被强盗所抢劫,更多的人会遭殃,会害死更多无辜的人。

四,善良敢质疑。

善良的前提一定是有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是最大的诚实。

当有人请求孩子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批判性的思维,那么多大人这个人不去请他们帮助,为何去请我一个小孩子帮忙?这个人为何让我去隐蔽的地方?这个人我不认识他,他为何知道我的名字?我的父母不在家,我要第一时间请求大人确认和帮助等等,这需要我们平时在这方面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练习。

我这两天看一个视频,做一次防拐的演习,孩子们通过了很多的考验,最后扮演“人贩子”的演员,一句做核酸了,小朋友们“全局覆没”了,真的是又可爱又担忧啊。

总之孩子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辩解能力,我们是善良的,社会需要善良,同时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好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有选择性的付出我们的善良,善良不仅仅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不仅仅是雪中送炭,更是明辨是非,对自己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不做无畏牺牲,去做创造者,不做消耗者,去做行动派,不做旁观者,我们的善良可以有很多的方式。

一起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