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悟读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通过看这个译文,我们就知道,其实每个人才开始都是纯真的,但是由于与他人或者说是社会接触,就使这个人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过这个变化有好有坏,有的人成为了社会底层人物,或者说是成为人们讨厌的人物;但是,又有些人,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帮助社会。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那么大的差距呢?这就取决于你与什么人接触,当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辨别好人与坏人,不要成为一个社会垃圾。所以就要与正确的人接触做正确的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中有一句孔子的名言: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用现代汉语翻译来说就是,人性是相近的,不同的环境与...
    怪我碍你阅读 337评论 0 1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
    寻雾启示啊阅读 291评论 0 1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相差并不大,但是人后天形成的习气却相去甚远。 那么,相同的本性是如何延伸出...
    月下孤魂阅读 323评论 1 0
  • 《论语》一书忠实的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礼”、“义”。 ...
    黄忠梅阅读 250评论 0 0
  • 多年来,TED演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每次演讲不超过18分钟。这是由安德森所规定的时长,因为在他看来,1...
    认知牛阅读 3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