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名义

                                          前言一

1.刘知几《史通·六家篇》 以《汲冢锁语》“记太丁时事,目为夏殷春秋”,认为《春秋》始作于与《尚书》同时代,杨伯峻认为是误传。太丁按《史记》记载一共有两个,一个是汤之子,太子太丁;一个是纣的祖父,帝太丁,后一个太丁实为文丁。但正如于省吾《岁、时起源初考》,三代并无春秋一词。所以“夏殷春秋”一词是《汲冢锁语》作者所加,并不是刘知几说的“其先出于三代”

2.春秋是春秋各国的史书的通名,也是鲁国史书的专名,晋国叫乘,楚国叫梼杌。

3.史书为何叫做春秋,据《春秋经》,一般在四季(古人叫四时)的第一个月,纵是无事可记,也写为春正月或春王正月,下四月,秋七月,冬十月。春夏秋冬,四时之名,至迟起于西周。古人于四季中,较多重视春秋二季,所以经常把春秋二字连用。杜预认为,史书之名《春秋》,即是节取“春夏秋冬”四字之中“春秋”二字。杨伯峻也倾向这种说法。春秋说“孔丘以其书春作秋成,故云春秋”,三统历“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已成,故名春秋”都不足信。                                                                                                                                                                                                                                                                                   2017.08.1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