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脚下活着的丽江魂

九月的丽江,清晨微凉,走在花石小路,漫步条条深巷,古城中那些奇特的图画符号总能吸引你的目光。这些形似画、实为文字的图样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

东巴文在纳西语里为“斯究鲁究”,意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东巴经上的古歌说,“树木和石头使岁月流失”,则“木石之迹”实质是民族记忆的仓廪,是对岁月的挽留。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的还在使用着的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

由于东巴文处于由图画向文字过度的原始阶段,与语言的结合不甚密切,一字不一定一音,有的是多音,代表一个词或句,甚至一段文义,许多字字型也不固定,书写时比较自然,既是画,又是字。

东巴文只有17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可单写能组合,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

它们记录下纳西先民对宇宙人生的冥想,对天地人神鬼的探索,对万事万物的起源的纯朴而又不失哲理的解释,更是详细记录了纳西族人民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文化,但是,由古至今,世界上以成千上万卷图画象形文字记录一个民族千百年辉煌文化的,大概就只有纳西族的东巴经。

复华丽江国际度假世界,在活着的象形文字中,定可以续写纳西文化的美丽传说。

坐落于非遗纳街的东巴美学生活馆,其创办人因旅行而爱上了丽江,对民族文化及东巴文化也极具向往与热爱,拟创造以民族元素为主线,以东巴文化为延伸的系列产品空间,融生活美学概念为一体,将民族的艺术品嫁接于百姓生活之中。

作为以旅行目的地文化注入为主的非遗纳街,希望成为丽江文化传播的窗口。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东巴文字的发展历史,从图画到象形文字。了解其传承演变,恍如目睹人类文字诞生的过程。

非遗纳街上的东巴手工纸坊

丽江复华雪山小镇非遗纳街,集合云南数百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大师的手艺和匠心为钥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解锁与深入解读。呈现出一个文化和旅游结合的完美示范基地。

看云南文化,多姿多彩,赏丽江景色,从纳非遗纳街出发,带你体验最真实的丽江文化之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次作业完成了,字很丑,请忽略,买了字帖慢慢练习中。第一页的便利贴类型没用好,显得不伦不类。啥都没贴的时候看着好...
    宁静阳光阅读 434评论 1 1
  • 教室门前春花香, 树绿旗红鸟欢畅。 书声里,争论忙, 激扬青春逐梦想。 莫等闲,辜负了 一片年少春光!
    一枚冰儿阅读 2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