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海舟班)七日塘春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春分日我们再次来到"七日堂",这一次孩子们在内务方面已轻车熟路,几分钟的时间各小组就已摆放好行李及物品。

        午餐后我们参观了农场,这一次给我们带队的是彭老师,有孩子说,上次我们都参观过了,为什么还参观,彭老师说,"这一次会不一样",彭老师对植物有专业的了解,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吸引了孩子们,一路带我们走来,了解了13种植物之多,我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番石榴一边跟着彭老师了解番石榴的生长情况,番石榴的叶子竟是天然的消炎药,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番石榴横切后里面美丽的花朵;大片的香茅带来阵阵清香,原来自然界有如此天然的防蚊虫的屏障,有孩子开心的说,如果在家里种一些香茅,我们就不用防蚊水了;酸甜的桑椹和我们平时买的怎么那么不同呢,好吃的要爆掉,捧了一捧,装了一兜,摘了一帽子,还是舍不得离开,这一根一根好吃的东西,原来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果实合在一起的,不起眼的绿色小花,竟能长出如此人间极品。我们一路走,一路吃,羡慕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摘几片柠檬叶回去当晕车药,这样,就不怕晕车了。第一次看到,柠檬的花像小多肉一样厚实,真漂亮。苍蝇原来也是传授花粉的小能手呢?硕大的芒果它的花朵竟然那么小。第一次知道种植甘蔗是要把老的甘蔗埋在地里,在他的每个小节上会有一些发芽点,小芽发出来后就长出了新的甘蔗。

        大地上真是什么都有。

        吃过美味的加餐,拿起锄头,我们要去修田埂除边草了。原来,锄头是这样的啊,以前的锄头和现在的不太一样,头小一些重一些。     

        "有些锋利,要小心了,用正确的方式拿锄头,不容易伤到人"。

        "修田埂似乎也并不难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的手起泡了"。

        "好累呀"!

        看似简单的工作也挺累人的,美美的睡一觉吧,明天继续加油!


        今天我们要垒田埂,平田,泡田,"昨天不是已经修田埂了吗,为什么还要来垒田埂呢"?"我们的田埂高度不够,水容易流出来"。"为什么要平田呢?已经很平啊","平田是要把地势高的地方的土,填到地势低的地方,否则泡水后地势高的地方水不够,地势低的地方水太多"。哦,原来是这样,种田也要这么多的学问啊!

        哈哈,放水了,玩的机会又来了,快点,快点,脱鞋,脱鞋。

        "好舒服啊!  滑滑的,软软的"。

        "快来,快来,这边凉一些,这边好暖和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让我们多玩一会儿好吗"?

        "耶!"

        今晚我们还要去后山夜探,太兴奋了


        采集清晨露水中的嫩芽做清明茶,这小小的嫩芽竟有各种各样的药用价值。

图片发自简书App


        种黄豆(原来豌豆就是黄豆),简单,我们以前都种过,"嗯? 为什么不行呢?  原来种田也要像线画一样,要一道沟一道沟的垄直,种子和种子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还要等距,地要平整。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终于要插秧了,又可以踩泥巴玩了,哦不,掉泥里了,现在真成泥娃娃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牛妈妈与牛宝宝也来帮忙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什么东西,好神奇呀!  就是有些费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种田真不容易呀!  我们也来抛个秧,哦,水平不行,还是先练好基本功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么快就到第三天了,明天我们就要走了,真不想走呀!


        "采豌豆的小姑娘,拎着一个小竹筐……踏着歌声,迎着阳光,我们去采豌豆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我们已经采了一大筐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豌豆的茎叶皮最后都可以做绿肥,真是一点也不浪费,还天然。


        我们不要合在一起,我们要自己剥自己的。

          有了这个"滑豆机",我们就剥的更快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快乐的春耕很快就结束了,真舍不得走啊!

老师,我们还会再来吗?

        春耕后记:  这是我们第二次到农场农耕,孩子们与大地的连接更紧密了,已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怕脏怕累往后退缩,干农活时能更加投入,轻松自在了。独立生活能力强了。身体也更加强健。

        参观农场时,孩子们着急的四处寻找上一次我们堆的肥,听到老师说,上一次堆的肥已经被用掉了,他们发出了"啊?! 唉……"此起彼伏的感叹声,看起来很失落,孩子们很期待看到自己劳动的收获,这会让他们更加有成就感。

        插秧时有孩子问,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种自己收呢?好想自己收割自己插的秧啊。

        对孩子来说从开始到结束,体验一个完整的,从种植到收割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自己种的自己收),意义和感受会更加不同。

        我深深的感到,农耕如果只是三年级进行两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做几次,大地带给孩子的滋养和收获,将会更加的深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月 有一轮圆月挂在空中 她穿梭在白云间 时而像少女一样羞涩半遮颜面 时而又锋芒毕露 让人不敢忽略她的...
    千梦冰雁阅读 3,273评论 0 2
  • 为了近代史的作业 收集萧红的资料直至如此,看着看着不觉打开了电脑,又将《黄金时代》看了一遍,竟不觉得有些动了情,些...
    一手先生阅读 1,5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