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总是找别人的原因,不去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样下去怎么能取得进步?
我和他说过很多次,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可他就是不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去教育他了……”
一位家长很无奈……
这位家长的烦恼很有代表性——“考试卷印得不清楚,我才把除号看成加号的”、“这次老师出的题太偏,好多同学都做不出来”、“我后面的同学总是踩我的凳子,我才没法儿好好听课的”……
孩子顺手拈来的理由,让很多家长感到烦恼。
孩子们为自己找借口的现象是一种心理防御。人们在受到挫折后,心理上的会出现紧张状态。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中称之为“应激状态”。
这时,人们将采取种种心理上的防卫措施,来适应挫折情境,以减轻或消除受挫折后的紧张状态。
而对挫折事件或情境进行合理化的解释,就是这种防卫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化,人们有利于消除自己不良情绪的借口或理由进行辩解,原谅自己而感到心安理得。
不过,如果合理化使用得过了度则是“阿Q精神”了。
与正当的合理化不同, “阿Q精神”是以歪曲、掩盖或否认现实为前提,会使人安于现状或逃避现实,最终会因为麻痹自我而阻碍了发展。
因此,那些总爱找借口的孩子,就是合理化过了度,成了 “阿Q精神” 了。
那么,家长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远离 “阿Q精神” 的困扰呢?
首先,在日常教育中,家长应该渗透“勇于承担责任”的理念。要通过日常小事告诉孩子,对于自我行为引发的各种后果,自己应负主要责任。
家长也应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勇于承担责任的榜样。有些家长为了维护家长尊严,经常把错误推诿到孩子身上,
比如说 “我工作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
这些话不但达不到让孩子理解家长的目的,相反,为孩子推卸责任寻找借口树立了负面的榜样。
其次,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总爱找借口,还需要反思一下在惩罚孩子的手段上是不是过于严厉了?
很多孩子找借口是为了逃避惩罚,如果家长脾气暴躁、情绪波动大、对孩子过于严厉,那么孩子犯了错误第一反应是逃避惩罚,而找借口在孩子看来是逃避惩罚的好方法。
因此,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后,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发脾气,而是能用心倾听孩子犯错误的真实原因和内心想法,当孩子说出真实情况后取消惩罚或是降低惩罚。
只有这样,孩子的内心的防御才能渐渐被打破,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而勇于承担勇于负责的态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