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
“舍得”二字可以说贯彻了从古至今的中国哲学,你得到了什么也就失去了什么,相反,你失去了什么同时也得到了什么。其实我很早注意到这件事情的奇妙之处,比如每做出一次选择,你就得到了一个结果,同时你又丧失了其它可能的结果。说到这里,我意识到这种哲学理念似乎和科学上“薛定谔的猫”似乎存在某种关联,薛定谔的猫“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在人打开箱子以前是都有可能的,但一旦你打开了箱子,猫就只有生和死这对互斥结果其中之一了。
古人对“舍得”的思考,很早就开始了,比如“忠义不能两全”,你选择了对国家尽忠,就不得不放弃对家人尽孝。再者,君王“要美人还是要社稷”, 很多时候君王尚且不能随心所欲地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更别说我们这种普通人了。因此,面对人生中地一些重大命题,我们要学会舍得。现代人面对的最多的问题,也许并不是人生的一些重大命题,往往是一些生活中一些小事情,这些小事情往往让人难以抉择,让人纠结和犹豫,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又给心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许多心理疾病的大量产生,不仅对自身产生了危害,而且给整个社会也笼罩了一层厚厚的阴霾。因此,我们要学会舍得,给自己的人生适当减负,让自己轻装上路,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
平时生活中,我也会有一些类似的问题。比如:“今天穿哪件衣服?” 最后思来想去,可能还是选了一个自己最不喜欢的款式,因此之前的时间和精力似乎都浪费了,而且又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因此,那一天很显然,工作状态不佳,社交能力下降,许多原本能做的很好的事情可能会做的稀烂,随之而来的就是同事的指责和领导的批评。再举个例子,赶着购物节优惠的时候,冲动消费买了一大堆便宜但自己可能并不需要的东西,可能当时购物的时候心情是无比愉快的,但是买回家以后放在家中吃灰,看着家里越来越小的空间,会让自己觉得更加压抑,同时又会反思自己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不禁陷入无尽的懊悔之中。后来,也尝试了一些新方法,买东西按需购买,如果不是急需的话,先把要买的物品加入购物车,等过了一段时间,如果自己确实需要的话,再下单购买,这样确实也很好地改正了自己盲目消费的习惯。之前网上流行过一段“断舍离”的风潮,我觉得整体上来说也符合“舍得”的内涵,定期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清理和售卖,没什么价值的东西直接扔掉,有点价值但自己又不经常使用的东西可以挂平台售卖,不仅腾出了多余的空间,让家里更加明亮宽敞,而且又回收了一笔专款,何乐而不为?
有时候,真的会羡慕古人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极简生活,没有过多的人际纠纷,只要安安心心地干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活,也能求个安稳。现在的生活,似乎总在逼迫着你往前走,就像一头牛被鞭子抽打一样,你无法停下来,停下来就是撕心裂肺的疼痛。当代年轻人被困在学业中,面对浩如烟海的作业和试卷,也只能望洋兴叹。中年人被困在职场中,面对任务和业绩考核,也只能忍气吞声。经济一直在往上走,但是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似乎与日俱下。许多年轻人裸辞去旅游、创业、或是做个自由职业者,似乎灵魂面对那小小的工作隔间,就像是困在牢笼中的野兽那般无力,一旦挣脱,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许多年轻人拒绝加班,拒绝画大饼,希望能改善职场,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的需要,又不情不愿地走入那方狭小的天地,灵魂和身体做着激烈地抗争,身体在工位上,灵魂却早去往九霄云外了。
能不能自由地去工作和生活呢?这个似乎在某些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许多自由职业者,整天游山玩水,美食佳酿,靠发布一些视频和直播带货,就能得到不菲的收入,可是他们真的快乐?他们面对粉丝催更和一些黑粉的留言和评论能够做到无动于衷?面对甲方的要求,他们能够说不?我无法得知,相信这种自由也只是表面上的吧,真正的自由也许还远远没有实现。
如何给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找到一片休息之所呢?每个人也许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选择和家人待在一起,一起去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有的人选择和朋友出去玩耍,一起创造一些快乐;有的人选择独自出去旅游,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有的人选择看书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和专业技能。以上种种,都不失为很好的消遣方法。可是这和舍得有什么关系?因为,快乐也是可以选择的,你选择了快乐,你就失去了痛苦。快乐又分为短暂的快乐和长久的快乐,当你经历重重磨难,最终取得成功的时候,你是痛苦还是快乐的,我想那是快乐的,并且是长久的快乐。当你懒惰懈怠,贪图享乐,最后一事无成,你尽管获得了短暂的快乐,但最终又将陷入长久的痛苦。人生总是充满了挑战,我们要正确对待,用“舍得”的心态去对待,对待人生的潮起潮落。
“花开花落自有时”不要在不属于自己的花季绽放,更不要在不属于自己的花季黯然凋零,努力从土壤中和阳光中吸收养分,慢慢积蓄力量。虽然会错过一些热闹的蜜蜂和蝴蝶,也会错过一些美丽的花朵,但请相信当你绽放时,它们自会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