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休学躺平辅导哪里强?安徽合肥找灵翔(心理)!

全国第六期秦广林“抢救茧居族,我们在行动”读书会《抢救茧居族》收获分享

-读世界大师名作,国内名师深度解读,资深心理师带读,部分心理师及茧居孩子的父母参与

指导人:秦广林,知名青少年茧居族辅导专家

带读人:樊志慧,山西太原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

分领读人:对本书感兴趣的心理老师及父母

参与人:国内部分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学生等

          《抢救茧居族》读书会研读活动,今天进入“总结交流、分享研讨”环节。在樊老师的系统解读和秦老师的适时指导下,五天阅读时间虽然很短,收获还是满满的、具大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茧居”的涵义及逻辑关系。一是茧居的“涵义”及“三个特征”。脱离社会、退居家庭、持续时间半年以上。按照表现成都和时间长短分为适应性问题、适应性障碍和社交恐惧症。二是“茧居”不是病。既不是心理疾病(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官能症简称神经症),也不是生理疾病(自闭症、多动症等发展障碍),更不是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但是“茧居”可能引发身心疾病,也可能由身心疾病诱发“茧居”。

      二、“茧居”的成因及诊断分析。为什么会有“茧居族?”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大体可以从内部(个人)到外部(家庭、社会、学校和文化)的因素分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个人性格因素。先天遗传和后天影响,形成软弱无力、消极退让、胆小怕事等性格特点,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处事方式、交往方式和挫折失败的打击等,未有及时得到支持帮助解决发展性问题,而本能地采取消极的退缩逃避躺平摆乱行为;二是家庭环境因素。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原生家庭关系)、教育方式(控制要求、包办代替、指责批评、抱怨委屈等)、处事方式(指令、消极、被动、逃避、放弃等)和重要他人(母爱的过度溺爱和父爱的冷漠缺失);三是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单位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管理方式、重要他人(领导上级和老师同学)的影响以及社会事件的危机处理(欺凌打击、批评处罚、失恋失业、失亲离异)等;四是文化环境因素。社会和家庭成员深受亚洲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家庭的作用和父母的爱(由照顾、呵护到代替)。孩子在父母跟前永远是孩子,父母在世永远要为孩子负责操心、需要照顾孩子。实质上,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夫妻关系不正常(离异)单亲孩子更严重,茧居更多一些。

      三、“茧居”的评估与家庭治疗。如何预防和治疗“茧居族”?需要在全面了解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茧居族”进行诊断治疗——“家庭治疗”。不是追究家庭责任,而是寻找家庭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影响;不是对整个家庭的问题进行治疗,而是把家庭作为一个动力源赋予茧居者能量;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面向家庭全体成员(重点父母);不是剖析茧居者个人内心世界,而是个家庭关系(人与人的联结)作为焦点来进行援助治疗。“家庭治疗”既不是传统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更不是医院治疗和药物临床治疗。

“茧居”的“家庭治疗”需要根据其形成的具体原因,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规范有序地进行。一是要有具体的治疗方案。目标、时间、方法、技术、教练等;二是家庭重要人物参与。茧居者、父母和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尤其是要重点发挥父亲的力量;三是实施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家人优质爱与认可、家庭关系建设、茧居者的自信心及家人的恢复、肯定的批评与创伤(积极正向激励)等。

          四、读书研讨分享专业启示

          以“抢救茧居族读书会”为契机,跟随秦老师认真学习“抢救茧居族”专业知识技术,大胆运用社会服务实践中,积极主动抢占社会市场先机,努力成为专业人士(“抢救茧居族”师资班成员)、从事专业事业(“抢救茧居族”援助活动)、加入专业组织(“抢救茧居族”研究院),为我国预防和治疗“茧居族”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山东资深心理咨询师李明国

                                  2025.10.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