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乏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惘惆怅,读书能使你心情平静,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是一种享受,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让孩子爱上阅读呢?“唤醒他,吻醒他”,时老师给了我启示,不给孩子压力和策略,第一步就是吻醒他,带着孩子阅读,用自己声音带动孩子。阅读是分阶段的,第二步就是编织,搜索每本书背后的知识,写作风格,蕴含的哲理,把实际生活和它们进行编织,激发孩子们打开书本的兴趣。生在犹太人家的孩子,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将蜂蜜抹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从小树立一种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里有智慧,要让孩子们爱上读书,关键要想方设法创设阅读情景,激发他们的兴趣。
前两次的小打卡作业,诗歌朗诵,诗配画,真是“唤醒了我,吻醒了我”。看到要朗诵诗歌,我立刻在书柜上翻找,挑选我看过的诗集,找到了满意的诗,我开始拿手机录音练习朗读,读完之后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是音乐,我又开始挑选合适的音乐把握节奏朗读。大晚上的,却乐此不疲的折腾到快十二点,发完作业依然饶有兴致地在看书,由于时间太晚只能作罢,接着第二天以致后面我又重新拿起尘封已久的几本书。果然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情境下,就激发了我打开书本的兴趣。
时老师的《不同年龄段开展阅读课的策略》意在根据孩子们不同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万般事物都有其发展的顺序和阶段性,我们阅读、教学亦是如此。急于求成只会让孩子们产生疲劳厌倦,这反而扼杀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1.构成了共同的话语体系,丰富了孩子的语言结构。2.从阅读任务到产生兴趣,再到渐渐习惯,孩子经历了一个比较丰富的阅读过程。3.读书把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连接起来发展了思维。4.在文学性和科学性的跨越中,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5.呈现出精神成长。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说:“阅读习惯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行走在文字间感悟生活的色彩与奇特,有时间阅读是幸福的,有时间感悟是幸运的。
期待每个周三的夜晚,有繁星相伴,有时老师宝贵的分享,“唤醒”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