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午后,我与母亲在北岭山森林公园“放娃”,孩子在前面跑,我与母亲跟在后面边走路边聊天,聊到吃饭话题时母亲说:“这孩子吃饭的座位附近总有一股臭味,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东西,真奇怪”。听到这话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孩子十有八九又给他爹出考题了。
回到家中,我跟女儿和往常一样吃饭聊天,期间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样的方式侦破和审理“此案”既能维护女儿的自尊又不会失了我这当爹的颜面。饭后,女儿坐在“作案地点”休息,我起身开始收拾碗筷。从女儿身边经过时,我很“自然”地停下了脚步,略微地皱了一下眉头,煞有介事地俯身在女儿身边嗅来嗅去……“怎么了,爸爸”?女儿奇怪的问道。我反问道:“爸爸怎么闻到你这里有股臭味呢”?“有吗?我怎么没闻到?”此时我心里想:“你丫头给我装蒜就罢了,关键是你嗅着这么难闻的气味能如常进食一日三餐,不光心理素质过硬,身体承受能力也不得了啊”。看来此丫头深谙“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的道理,为了掩盖“罪行”你也是拼了……
我让女儿起身站到一旁后开始侦查“现场”,她吃饭的座位旁边有一把椅子靠墙放着,上面堆放着一堆杂物,我断定异味就是从这里面散发出来的。我边翻找边扭头看着这丫头的面部表情,我心想:“趁早坦白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就在当下”,结果她却面如止水。拨开上层的掩盖物,一个发了霉的鸡蛋黄映入眼帘。“映入眼帘”呐,真没想到这个本可以与无数美好事物关联的词语竟然能和一个发霉的鸡蛋黄凑到一起。我拿起鸡蛋黄,先是看了一眼女儿的表情,依然面如止水。我平静地问:“你干的吧”?“是”回答干脆且没有狡辩,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把蛋黄放到鼻前闻了一下,发觉它居然没什么味道,显然,那臭味的来源另有出处。“案件”进展到这个程度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因为如果放着这么大的臭味不查下去,我这当爹的颜面何存哟。果然,把椅子上面的杂物全清理下来后“映入眼帘”这个词再次被糟蹋了,一个被咬过一口的已经腐烂不堪爬满小虫的煮鸡蛋藏在那,这画面不光有视觉与嗅觉的冲击力,更有灵魂的挑衅,它仿佛在对我说:“你找与不找,我都在这里,不增不减,只是发臭”。难怪这丫头先前这么淡定,那是因为这下面还有“猛料”啊。
随着事情的败露,女儿的面部表情也由平静变为了不安,正常,如果还面如止水的话我到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因为文章开头提到了审理“此案”既要维护女儿的自尊又不能失了我这当爹的颜面。可是面前这不断袭来的阵阵恶臭不仅让我胃中的晚饭翻江倒海,连我心中那个叫“愤怒”的怪兽也大有挣脱封印出来作恶之势!我强压心中怒火,心不平但气和地说:“这样做不对吧”。“嗯”,女儿的声音明显怂了许多,我默不作声的帮她清理“作案现场”,这期间,我与那个叫“愤怒”的怪兽一直在我内心深处搏斗,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防,家里的气氛也是异常沉寂的,女儿一言不发的看着我,面露怯色,仿佛在等待接受我的责备和审判。还好,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心中的怒火也被一点点熄灭,此时,我领着女儿在沙发上相邻而坐,我说:“煮鸡蛋你不爱吃是吧”?女儿说是。我说:“好,以后爸爸尽量用别的方法做给你吃怎么样”?“好的”,女儿说。此时的女儿像极了一个犯错的小孩,在等待家长的责罚。我说:“浪费食物不对,欺瞒家长更不对,虽然爸爸强制你吃鸡蛋也不对,但你不能用这种方式解决,爸爸还是要惩罚你”。听到这话,女儿脸上立刻充满了不安,我说:“爸爸就罚你做一份数学题怎么样”?没想到女儿回答的干脆有力:“好”!这个惩罚一定是出乎女儿意料的,这一声“好”是把之前面如止水下的压抑心情和之后因犯错而变得不安的情绪全给宣泄出来了,因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通过这件事我在想,家长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孩子,用自己的高标准去要求孩子且不容孩子置疑,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和需求,他们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而不是被霸凌、被支配,他们无力反抗,长期下去只会形成扭曲的人格。前几天网上那个领着小孩到天台边缘玩而自己在安全区域呆着的小女孩,之所以形成这么阴暗的人格,一定与她所在的原生家庭分不开。
之前一直觉得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现在发现我错了,与孩子相处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直面人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不断地认识孩子,审视自己,总之,这是一个我与孩子共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