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自律,正在慢慢毁掉你的人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提供几个可以让你变自律的方法,好使!

每到年初都爱发誓言,来来来,先回顾一下你自己今年初立的flag:

“不行,我要减肥,我这次绝对要减肥,说什么都得减!”

“我要跑步,从今天开始,三个月我要瘦20斤!”

“我决定了,我要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会PPT、Excel,并且要熟练操作。”

“我报了个瑜伽班,从今以后我要好好锻炼,练出马甲线……”

“我的字太丑了,都说字如其人,我准备买两本字帖把我的字练好,完了我还要练毛笔字,感觉会写毛笔字的人好有才啊!”

“我要学钢琴,我还要学跳舞,这都是我近期的计划,感觉会弹钢琴、会跳舞的女孩子好有气质!”

可以可以,好棒好棒!

emmmmm……

现在5月了,也不知道你今年初定得计划「放弃得」怎么样了?

你经常看电影或者电视吧,演员经常说的一句台词你肯定很熟悉,因为太特么经典了。

“我×××要是有违此言,天打五雷轰。”

我现在真觉得毛主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是有问题的,不知道你get到了木有?

以后不许再说“老天爷对我太不公平了”这句话了,老天爷都没用雷轰你,你还不知足吗?

说实话,其实上面的问题你可能早就意识到了,但就是经常性的旧病复发。经常性的“臣妾做不到啊”。如果你还有一颗想变得更优秀的心,那跟着我来吧,接下来我从6个方面来讲怎么告别“懒癌”。


                01设置可落地的目标

把你的总目标细分成几个或者很多个,你自己可以感知到而且不费力就能完成的小目标。比如你要3个月内练出一手好字,你不要一上来就对着字帖先描一天。一开始就用力过猛容易提前消耗自己的能量,很容易半途而废。怎么办呢?首先你要先买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一本字帖如果有100页,那你不要一拍脑袋给自己定2周练完这样的计划。2周是14天,你平摊下来每天要练7页,3个月12周,你要练6本字帖。

你应该改成这样:每天练习2—3页,这样的量非常容易完成,没有一点挑战。任务完成你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字的结构,再临(具体练习方法百度),这样虽然看起来进度慢,整体效果会非常好,你要的是写字好看这种结果不是吗?

                02最小化步骤

这个方法的精髓是:不需要你「勉强」自己、「要求」自己去开始一个行为,而是通过最小化的、可立刻触达的行动,帮助你从心理上打破障碍,慢慢把它变成习惯。

你可能会有疑问:这不就是「目标分解」的方法吗?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熟悉的目标分解,是先设定一个大目标,再把大目标分拆成多个小目标,具体到每一天。

还拿刚才的例子:你希望3个月练6本字帖,目的是练出一手好字。平均下来15天一本字帖,这是一个目标分解。

但最小化步骤并不要求你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你只需要知道「我想往哪个方向发展」就行了。

比如:我每天就练1页字帖,2页也行。这个非常好实现,没有难度,你会感觉这个过程很喜悦,你的自主性很强,这个反过来也会给你一个正向反馈——有成就感。

你会慢慢在无数小的成就感中养成好习惯。

这也是最小化步骤的思维:理清自己的现状,找到不满足的地方,基于这些「不满足」,为自己设定微小的、毫不费力的「最小化步骤」。

它并不关注结果,而是关注过程。


        03先干了再说:五分钟定律

无论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不要思考,先坐下来干5分钟再说 ——你可以对自己说,就5分钟,多一分钟老子都不干。 很多时候,你做了5分钟,你会发现你就停不下来了,你的大脑会要求你继续把它做下去。

以上是方法,我想再总结3条小建议:

1: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

计划定了,可操作性也蛮强,虽然这样想,在你把想法落地的过程中,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在阶段性时间里没有达到你预期的目标。

“背了单词老忘掉,忘了背背了忘,快烦死了。”

“我跑步一个月了,没怎么瘦。”

“这个钢琴太难练了,我手指都快废掉了,音谱也不好记。”

这些都会成为你坚持下去的绊脚石,你要提前给自己打好预防针,防止心理落差太大受不了又中途放弃。

凡是美好的东西,都值得你花时间、精力去配得上它不是吗?

2:注意自己的借口

你要经常留心观察自己的想法,因为你的大脑最爱偷懒,它不想总是给你的身体下指令。 相反,它会坏事。

“好困呀,再睡一会儿再去练习。”

“今天太累了,我要早点休息,明天再补上。”

这个时候你要学会和你的大脑做对抗,不能由着它来。

3:多做正向思考

当你又一次因为拖延而自责或者坚持做了一件事情没有得到正向反馈。你就会有负面情绪出现。

“我做得不好”

“我又浪费了时间”

“我怎么那么笨啊”

……

像这样的喃喃自语和自我苛责,很多时候会令我们产生更强的挫败感、沮丧感。

我们都是普通人。而且我们一定会犯错误,会有弱点和欲望,会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我们要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不理性」。

这时候要把目光聚焦于计划、行动和复盘,而非责怪。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解决问题」,而非「问题出自哪里」「我哪里做得不好」。

好啦,赶紧用以上方法施行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