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的《今日说法》讲了被前夫烧死的“网红”拉姆的案例。
由于案件还在审理,前夫唐某也还未审判,所以记者没能采访到唐某和唐某的家人,负责案件的法官、侦查警察。
整个案例只有受害者家人,负责拉姆身前离婚案的调解法官、警察等人在发言。
还好,节目梳理出的整个案件的发展脉络还是很清晰的。
10年前,年仅19岁的拉姆,和一起打工的唐某恋爱结婚。结婚一年后生下大儿子,大儿子还没满月,家暴就开始了。
家境贫寒(在国家目标全面脱贫的2020年也还是贫困户),文化程度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拉姆性格善良、隐忍。一开始就将家暴忍了下去。
拉姆的隐忍,唐某理解为默认。所以家暴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家暴的力度越来越狠。
生性乐观的拉姆在2019年放弃了“家庭会越来越好”的美好愿望,终于忍受不了唐某的暴行,提出离婚。第一次离婚不到三个月,就因唐某以拉姆的两个儿子、家人做威胁而复婚。
复婚后的唐某新怨旧恨一起算,加变本加厉对拉姆施暴。复婚6个月,拉姆再次申诉离婚,并申请了小儿子的抚养权,唐某和家人不同意。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拉姆同意放弃两个儿子的抚养权,才换回了离婚证。
第二次离婚后三个月,9月14日拉姆在家直播的当晚,被前夫唐某闯进自己居住的娘家,用汽油烧成重伤。在医院抢救20天后,重伤不治而亡。
拉姆的十年婚姻里,因唐某的家暴,报过4次警;乡里有威望的老者调解过1次;法院庭外调解过2次。很遗憾,拉姆的人身安全受害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决。
成年人都懂清官难断家务事。《反家暴法》从2016年3月1日出台至今四年多,履行起来困难重重。
公安立案难,司法取证难,法院认定、执行就更难了。
难不代表没有希望,在家暴的汪洋大海里,还是有少数通过自救,通过公安,妇联等渠道的帮助,通过法律,成功离婚,成功保护自己的案例。
从这些少数的案例中寻找规律,研究方法,需要我们这些智慧的女性积极参与,用我们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知识来帮助法律,让反家暴法的威力扩大,真正保护到弱势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