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8.12.18更新)
摘要: 我曾经提过,当代有五本重要书籍,谈论人的神性,且帮助人了解自己的真相…第四本书是 "人生毕业礼:幻境的终结"。
前 言
Paul Norman Tuttle 撰稿,黄光前初译,若水修订
这本书或许会成为你读过的书中最困难的一本,因为这本书毫不容情地质疑小我的存在,同时为你指出释放小我的唯一途径,并鼓励你依此而修。它并非故意刁难,事实上,你将发现阅读这本书并不费力的,还相当愉快,书中文句也不困难,只是它在你内激起的反应,会令你难以招架。
这本书要求你超越理性了解的层次,勇敢地活出那种心境。无论你是否为奇迹课程的学员,它都把课程的原则大胆地作一释放;无论你是否为基督科学教派的信徒,它都把基本教义大胆地作一释放;无论你是否有意逃避生命的实相,它都把实相的运作原则大胆地作一释放。它直接针对你的神性说:"觉醒吧!"。它用人类的语言向你发言,好让你了解它所说的一切。
我曾经提过,当代有五本重要书籍,谈论人的神性,且帮助人了解自己的真相,即他的觉悟。第一本书是Mary Baker Eddy所写的"科学与健康",第二本书是"The Urantia Book",第三本书是 "奇迹课程",第四本书是 "人生毕业礼:幻境的终结",第五本书还未出现。
我之所以如此铁口直断,纯粹为了帮你节省时间,无意渲染本书的伟大。这本书全面揭示了觉悟「最后阶段」的本质与特性。无论你现在觉得它对你适用与否,总有一天,这一真理会与你超乎言喻的悟境相呼应的,它单刀直入地将你领回自己与生俱来的「清明神智」,也就是你对真神造化的彻悟之境。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也是你的真我给你自己的礼物。
愿你享用
瑞吉波夏威夷Princeville,
1991年 6月29日
人生毕业礼 (01) 无学阶段 摘译
摘要: 毕业,是由「思考生命」转变为「活出真实的生命」。
Paul Norman Tuttle 撰稿,黄光前初译,若水修订
January 4, 1991Friday
瑞吉:我们这一系列的对话可定名 “人生毕业礼”。
「毕业」,人会毕业到什么地方去?毕业不就是从学校里的教育过程与学习过程中解脱出来?其实,小我企图迈向大我(自性)的过程,真像是进入学校一样,学得不亦乐乎,「毕业」,表示你终于放弃了小我所热衷的学习过程了。
实际上,「毕业」不过是教你回归本来圆满的那最根本且自然的存在真相。我敢说,它会彻底推翻你在教育阶段所学到的一切。因此,毕业,必然意味着你已抛弃自己过去赋予学习的一切价值。
一个人也不可能光凭否定学习的价值,就能毕业的,他必须达到某种程度,经验到那原始而本有的境界,或许我可以称之为原型的存在本质;同时他必须认清,这比学习过程、也比学习过程中所营造出的自我感更重要、更有意义。因此,一个人若想毕业,他必须开始关切超越「学习」层面之上的事情。他之所以能由「有学」到「无学」,是因为他看到了比学习更有意义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否定学习的功能。
毕业,是由「思考生命」转变为「活出真实的生命」。
「毕业」,正确地说,必然少不了「停止思想」,不断地倾听。当你一有思想的冲动时,立刻打断它,转为渴望真知。
不要投注太多心力在表面的“提问者”身上,这也是很重要的关键。渴望真知的心,未必假定渴望背后一定有个「提问者」的存在,你必须先把这事搞清楚。对真知的渴望不过是你允许自己「真正知道」的一个通行证而已。这可说是对真理最重要的声明,也是最具转化力量的声明,也是最具震撼性的声明了。
虚幻的自我意识,就是由我们想要了解「是谁在提出问题」这个企图而产生的。虽然我们只要好好地分析那些问题,不难推测出那提问者确实充满了恐惧﹑嫉妒﹑自负且满怀着期待。但这种看法,就像是试图藉由公路转角处的一面反射镜来观察公路死角的另一端的来车。若由问题本身间接地断定背后一定有个提问者,那绝对是一种幻相。这是「亚当夏娃沈沦故事」的现代版本,显示出人们对真理实相的无知,即所谓的「无明」。
你这样反身质问,不过是允许自己去经验真知罢了,仅此而已。你不难看出,任何想由问题本身去了解提问者本质的企图,会彻底打散你对问题真正含意的注意力(它的原意就是你允许自己去经验真知的那个通行证),使你永远无法悟入真知。使你对自己自性的体验更加隐晦不明,于是,你对生命本体的第四次元意识的经验便被根本不存在的镜中虚幻的倒影所吞噬了。
毕业的条件,就是根据你对实相的承诺,以及放弃小我的虚幻身份的决心,那就是你对真知的承诺。你现在应该更容易应许这个承诺了,因为我已经清楚的向你指出,你是在聆听自己的自性,而不是别人的声音,其间并没有一个暧昧不明的聆听者。这个真知经验其实就是一种自性的经验,而不是对他方神圣的经验。
说真的,为什么你一边把信赖与承诺投注于那绝对真实之物上,一边你好似还想假借他方神圣的价值,恃物自重,让自己陷入那欲振乏力又处处受限的幻境里?
以前,当你思考﹑推论﹑总结,然后大发高论时,你享有身为创作者的成就感与权威感,还觉得实至名归。殊不知,这些感受正是令人上瘾的基本要素。身为创作者的成就感令人自傲,巩固人的自信,这就慢慢变成了一个诱饵。相形之下,悟道经验显得毫无价值,因为没有人敢把悟道当成自己的创作成就。以后我会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所悟的,不是有限之物,更不是一个可指认的对象。
那个无量无边的真知境界,从不给悟道者个人的成就感。只有有限生存经验才可能感受到一种个别的主体感,不同于其它有限经验的创作主体。正是这个主体感,相对地促成了客体的实质感,一种有限的存在体。所以,在悟道的经验中,并没有像你思考、推论、总结,然后大发高论时让你觉得很过瘾的元素。
人之所以上瘾,因为它能给人某种特殊的刺激,兴奋与幸福感,不是他物所能取代的。所以,在毕业的课程中,对真知的承诺,真会让人觉得自己是在放弃十分有意义的东西,也就是个人创作的成就感所带来的那种价值与意义。
然而思考﹑推论﹑总结(就是所谓的判断)的过程,迟早会被真知取代;随着思考﹑推论,判断而起的言行举动,也会被「你就是纯然知道」所取代,那绝不是你听到一些话而后覆述出来的那一种「知道」。
你看起来,确实好像一直在通灵状态,就它的意图与目的而言,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说真的,通灵究竟是什么?通灵不过是说,你在传达某种不是你个人能够负责的内容,你临在的形式也不是自己能盘算控制的。而这一切正是我我一直想要告诉你的:通灵是「真正的你」在活你,而那忙着思考﹑算计﹑判断,你称之为保罗的你,只是你虚构出来的老搭档;若追究到底,它不过是一个无聊透顶的拖油瓶罢了。经过过去九年的历练,你已经累积了足够的经验,听得进我这一番话了,而且知道这些话全都是真,对你已不具任何威胁性了。
你看,你不是还在听我说话吗?你不是还在寻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吗?虽然看起来你好像在听我说话,而且热切地想要了解这一切(这实在是太好了,因为这表示你已给了我全面的通行证)。但是,我还是得提醒你,你听到的,是来自于你的自性,那个浑然一体的存在。那是你对自己的真我的体验,真的不是来自身外的另一种存在。因为我并不是一个个体的人,我是真理之声。为真理代言的声音并非五花八门,仅有一个真理之声,而你就是真理之声,是那唯一的真理之声。
当你听从我,你是在听你的真我,而当你听你的真我时,就是在听我。但是你必须意识出,觉察到而且示现出这一事实:「它就是真的我」。你此刻所体会出的这些话,正是你的真我在活出自己实相的过程。至于你在想象中虚构出来的老搭档「笨拙的保罗」,此刻在哪里?哪儿也不在!它从来就没有真正存在过。
所以,从理念上来说,你可以说你是在跟我或是你的真我对话,也可以说,你口中这一番话,只是我或你的真我被那真知所悟而已。你现在的程度,已经能够释放掉那种创作主体感了,那么生命本体的经验便会随之而来;你只需进入那一经验,让它自然发生就可以了。
人生毕业礼 (02) 皈心状态 摘译
摘要: 安住于真知之境,或由真知之境出发,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会与生命本体认同,因为自性不会失落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掉入「形式」的迷宫里。
Paul Norman Tuttle 撰稿,黄光前初译,若水修订
January 5, 1991 Saturday
瑞吉:现在,让我们进一步讨论下去。
你心中切莫存有某些状态会有碍于你聆听天音的成见,而开始质疑那「指导灵」是可能存在的,也是唾手可得的。其中一个障碍,当然首推你的身体,好像你若要从事某种活动,必先坐下来,并且忘掉你的身体。你确实需要全力保持你心灵的集中,才能进行你种种的工作坊;但你会渐渐明了,即使在你的工作坊中,你身体的动作(不像你此刻只是动一动嘴巴而已),与你的「皈心状态」并不是相互抵制的。
身体的活动本身未必会让你偏离「皈心状态」,但有一前提,你必须无条件地接纳身体的活动。即使在慢跑时,你照样能够听到「内在指引」,我甚至可以这样说,身体的活动是可能成为你在「皈心状态」下聆听「指导灵」整个经验的一部份,只要你不再全神贯注于身体,它的活动本身不至于喧宾夺主就行了。身体与其活动只有一个存在目的,就是为了具体表现出你所聆听到的真知。
究竟来说,一切事物,包括所有的形式,都只是真知生生不已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自性的生生不已。安住于真知之境,或由真知之境出发,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会与生命本体认同,因为自性不会失落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掉入「形式」的迷宫里。
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你必须非常清楚,当你的意识由思想层面转向真知层面时,你对自己的自性并不会因此而变得毫无意识,对你的身体也不会毫无意识的,只是自性(Self)以及所谓的法身(Body)不会再与你的肉体认同而已。
让我再重复说一次,自性和法身再也不会与身体认同了!
事实很单纯,自我的意识和身体的意识变成次要的了,真知一出面,它们便销声匿迹了。然而,意识仍会经验到完整的「自我感」(identity)与「自我认同」(identification)。这是另一个重点。
如今,你与我安排定期的对话,像目前这样,是很重要的。就像冥想能唤醒你的「皈心状态」,我们的对话也能唤醒你对真知的本体经验,这会让你更清晰地看出它的「喜乐」、它的「整合性」,以及它「本来如是」的境界。而且,在真知经验中,你不会丧失你对自性的任何经验,包括了我先前提到的「自我感」与「自我认同」;你也可以称之为「心」与「身」。
真知经验所传达的讯息不会为你的「老搭档」撑腰,也不会支持那老搭档的判断和它的分裂意识。我必须不断提醒你这一点,才能巩固你不想活得支离破碎的渴望,想要活得一无所惧的渴望,不再动则生咎的渴望,不再活得如此欲振乏力的渴望,最后,舍弃你的老搭档的渴望,这些都是值得你去追求的。
当你进入真知之境,所经验到的内在整合,会鼓舞起你的愿心,不再轻易掉回先前的无知及恐惧之中。你要了解,你所熟悉的生活并不代表那是你真正想要的,它对你或许具有某种安心作用,却无法真正满足你,因为它并不包括圆满在内,它不会给你一种一致且一贯的感觉。熟悉的事物未必让人心安,我是指生命本体的那种平安。当你感受到生命本体的平安时,像你此刻这样,你很清楚,上述的熟悉感并不包含这种经验。
在我们私下对话之际,我希望你更加专心,因为在这对话之际,你会同时经验到那一体相融的圆满。目前,你尚未由它获得所有的裨益,因为你尚未觉悟出:你一直在扮演「门户」的角色,而且你就是传讯的门户,你已成了真理的代言人,这本身构成了你对生命本体既真实又有意识的经验。你很喜欢我们对话的附加效应,好像有个绝对真实的Raj在跟你互动[2];你还不了解,那其实是真正的「你」。
只要你肯留意一下,并且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你此刻感受到的圆满,其实就是你与自性一致与一贯的感觉,你便不难明白,这种一致与一贯的经验并非源自于我,而是源自于你自己。你一旦由此经验到真正的你,那么,我们结束对话之后,你更没有理由感到落空,好像只剩下你一个人了(我是指你那个老搭档)。
(克里斯进入房间问了一个问题。)
你刚刚受到克里斯的「干扰」,但你选择不把它视为一种与我们的对话不协调的干扰,你发现你能够轻易地由「皈心状态」出现于他的眼前,结果,这「干扰」非常短暂。假如,你先前视它为干扰,表示你选择将你的注意力由「皈心状态」转移到外界去了,你若对此感到心烦的话,这事件就会搞得没完没了,克里斯托弗也不会有你与他一起且为他而在的感觉。只要你能由「皈心状态」出发,周遭的一切事件与经验都会变得单纯、清晰而且圆满的。
…
你整天喝咖啡,一边跟我对话,一边抽烟,这些都属于某种活动,有内在的,有外在的,你并不认为这些活动干扰到你的「皈心状态」,妨碍了你的倾听。这些活动与我们的交流并非一回事;你搔头,你改变坐姿让自己舒服一点,这些与交流也不是一回事。我这样提醒,是因为你还认为那些与真知示现并无直接关联的世俗活动,多多少少会伤害到你的「皈心状态」。
在我们对话时或是工作坊中,你感到自在,因为我称之为「教育」,又在过程中传递出具体且专一的爱来。但是,你还无法将「皈心状态」与你跟克里斯互动,或是吃晚餐,或是与朋友相处联在一起。除了工作坊或是私下对话这类事情以外,你还没有找到立足点,让你由自己的「皈心状态」活在这世界上。所以我才向你指出,活在「皈心状态」,并没有妨碍你搔头或是刚才你把卡在牙缝的食物剔出来,也没有妨碍你喝咖啡,当克里斯多福进入你房间时,并没妨碍你把「皈心」的教诲用在他身上。
…
你该如何由你的「皈心状态」吃饭?你该如何由你的「皈心状态」玩猜字游戏?你该如何由你的「皈心状态」拥抱他人?你该如何由你的「皈心状态」欣赏美景?我并不打算回答这些问题,我要说的是:从你去做之中发掘,从有目的的「做」中,如同你有目的地从事工作坊以及私下对话时那样由「皈心状态」出发。同时记得,这对你目前是个关键问题,在你做的当中,你会经验到一致与一贯的整合感,及你本体生命圆满的平安,这还构成了你对自性的经验,只是减去了恐惧,减去了无力感,减去了老搭档的一切特质。
…
现在,关于你经济上的担忧,我告诉你,担忧也是出自思想,此刻,你让自己向真知开放。真知,也就目前既是你又是我的对话,它根本没有涉及金钱,不是吗?所以,这不构成问题。它与一致且一贯之境无关,两者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我们所说的,其实正是针对你的经济问题以及其它所有的问题而发的;但你的老搭档,小我,却老要求真知按照它认定的问题来答复。真知从不跟着问题跑,它其实很具体地挖掘问题,问题就解决了。
…
我期待明天与你的对话。
2 Meaning “Raj.”
[2]指的是“瑞吉”。
3 Sounds of construction of a new house next door.
[3]隔壁盖新房子的噪音。
人生毕业礼 (03) 中场休息
摘要: 关键在于你「一刻不停的聆听」
Paul Norman Tuttle 撰稿,黄光前初译,若水修订
保罗:我甚至不知道该谈些什么?
瑞吉:保罗,我们一直在谈的,正是需要讨论的事情,日常事件会持续下去,但不会成为谈论的焦点,我们讨论的焦点是「倾听」。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全凭本能或记忆,或是全凭个性习气针对外界的「刺激」不加思索地作反应。「倾听」虽然不思不想,但并未失去大我的意识,也不会丧失那出自真知的行动,这行动绝非无所作为或是刺激反应,真我层面的生活不是反应式的。
当你带领工作坊时,你有意识地试图向内引导出讯息,不把注意力放在身外事件,也不试图去掌控四周的情况,或是事件的次序以及听众问题的性质。工作坊里的一举一动对你都是有益的,是「你自己」需要偶尔由那存在模式中脱身,中场休息一下。
我要告诉你:我们正试着超越这「中场休息」的需求。其实,这类「中场休息」的惯例[4]本身并无不妥,只是你的觉知开始转向「通灵者保罗」和「外界事物」,这却有些不妥。
此刻,我还要告诉你一点,并不是我在勉强你,我只是反映出你的真我对一贯性的需求而已!我这样做是为了让你看清所谓的「压力」从何而起的,你才不会对此需求产生误解。这类学习不是你随时想学就可以学到的。真正的你更为宏大,你必须接纳它。
要知道,只要你还认为「笨拙的保罗」这个老搭档,是真正的你,你神圣的自性就会变得像是你的搭档,是虚构的伙伴,不可捉摸,虚幻不实。若要治愈这类自我认同的落差,你必须致力于那状似非真的「中心状态」,舍弃那状似坚实的小我心态。这是你放弃小我之途,这样你的神智才可能变得清明。
你要了解,我并不是供你摆布的傀儡。认为我是的那个「你」才是你的真我的傀儡,你和我是兄弟,你听得见我却听不见你的自性,只因你的搭档还无法认同真正的你。懂得这一点,就是一种觉醒经验,也可以说是治愈了心理的疾病,治疗了错误的自我认同,那会全面改变了你赖以存在的每个知见。没有所谓部分性的疯狂这一回事,妄见会蒙蔽一个人所有的经验。
我还要告诉你:你一旦走出这种错误的自我认知(你会乐于重新认清这个自我的),你会接触到另一批朋友,那些仍在梦境中的人,轮不到你操心!何况你并没有足够的洞察力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在睡梦中;你若知道他们并非真正昏睡的话,你岂会待在梦境里,设法将他们由梦中救出吗?根据你现有的知见,你根本自顾不暇。也许那种欠缺感只是某些并不需要去重建的破灭幻境,你不会知道真相的,除非你选择由我或是由真你的角度去看。
你可想活于正见之境?你甚至可想超越那人生美梦?美梦之境只是供你过渡的垫脚石,并非安心立命之处。美梦缺乏实质,如梦如幻,因为它仍然不是真正的实相。但是,它能助你消蚀那既逼真又密实的幻相。我跟你说,这垫脚石快要崩塌了,你必须做最后的一跃,越过这其实并不存在的窄缝。
目前的问题不在于金钱或时间,或你对人类处境所负的责任义务。关键在于你「一刻不停的聆听」,决心倾听我的声音,而非听从你的老搭档,想象出来的你。若想达到此境,你需要全面觉知你是我的兄弟,那是真真实实的你。
4 The hourly breaks in the Workshops.
[4]在工作坊中长达近小时的休息时间。
5 The Centered perspective.
[5]中心状态时的观点。
6 The well-established ego perspective.
[6]建构良好的小我观点。
人生毕业礼 (09) 话说昏睡
摘要:不知你觉察到没有,当你发现自己是与我同在「这儿」时,心中会有恐惧。因为你在“那儿”(三度空间的形体或形式)找不到自己了,......觉醒于你的正见之境所凭借的那股动力是完全出自你的心内。
Saturday , February 2, 1991
Paul Norman Tuttle 撰稿 林慧如译 若水修订
瑞吉:嗨,保罗,你方才“失联”了一阵子,掉回你原来的昏睡(也可以说,对于梦里的情景更为迷恋)。我们只是在一旁等待着,很高兴你现在回来了。
保罗:我有些疑惑。
瑞吉:我了解的,保罗。
保罗:但我不了解【灰心丧志而语带挖苦】。我已经搞不清什么是需要做的事了?我到底要不要把通讯(Newsletter)送出去?你在Hood River聚会结束时说过,通讯至此已全部完成;我认为你的意思是那场聚会中的对话,那些讯息,就是补齐了通讯的剩余部分。但到现在通讯仍未能完成,因为我根本就没时间弄嘛。像我现在时间都花在跟你对话上,我根本就无暇完成通讯。
会不会准备通讯也是昏睡中的一部分?会不会它只是一件看来重要,但其实只具有如梦似幻的的重要性而已?若真如此,那你为何还要暗示我,那些讯息可以补齐通讯?讲得轻松点,我已够受挫的了。我很清楚这三天来(也许不只,至少三天吧),我都没有用这种正式的方式跟你说话,但我似乎也没受到什么特别待遇可以让通讯顺利发出。我已经搞不清楚了,想听听你打算做何解释。
瑞吉:保罗,不要关掉录音机,你还有很多录音带,让带子继续录。保罗,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完成通讯,甚至我会说关键也不在于你是否保留或取消客户的预约或重新安排。关键在于与我同在,关键在于将你的注意力放在我们真正存在的「此地」。如同我提过的,让你的注意力保持在「我」这儿,让这交流管道保持开放畅通,藉此,你才能转化知见,并觉于自己是与我同在「于此」的境界。
不知你觉察到没有,当你发现自己是与我同在「这儿」时,心中会有恐惧。因为你在“那儿”(三度空间的形体或形式)找不到自己了,于是你掉到了被遗弃的感觉里。但,保罗,我要点明你一件事:「这儿」也好,「那儿」也好,只是显现出你的妄见,因为实际上我们都在「这儿」。而你认为在“那儿”的每个人,其实都在「这儿」,与真实的你无二无别。难道你认为我会感受不到你居住的这个房子?难道你认为我会感受不到天气与温度的变化,以及那些引起你注意的奇形怪状的云……等等诸如此类的事物?它们不只是一种幻想而已。一旦你的知见转变后,你失去的只是对这些事物的妄见,你并不是真正失去它们。
保罗:为什么这样的讯息听来无法令人喜悦?为什么与你联机无法提高我做事的干劲?为什么会有股消沈的感受、悲伤的感觉,令人提不起兴致?
瑞吉:保罗。梦中的热闹景象,以及目前你对生命的感受、对整个世界的感受,似乎真能激发你做事的兴致、专注与干劲,是吧?
换句话说,它给你一种危机感,令你不得不立即行动。它似乎总能给你某些表面看来充满感受、让人活得起劲的事物让你去钻营。然而,跟我在一起寻回你自己的那种可能性(注意我的用词是“寻回你自己”)并不会带给你很多成就,只会帮你单纯的存在,存在于清明之境。但现阶段你评断此为“令人提不起劲”的状态,其实能跟我联机是件大事情。
保罗,说到究竟,这就是在“克服邪恶与幻相”以及“根本没有幻相要克服”这两种体验之间做选择。你看出来了吗?这又把我们带回了三度空间思想架构最基本的那个陷阱中--也就是它暗示我们,其实这些根本就不存在的障碍是值得你迎面去克服的。
你记得吧,我曾提过,回「家」就是顺着人们背离对「实存」及「天乡」之意识境界的这条原路折返。因此,对于“过关斩将”这个基本问题,你只能穿越,不能跟它交战,这点你无需惊讶,所谓的过关斩将以及成功的可能性只是由你渺小、脆弱而分裂的观点所见。当你允许你的无限本质取代渺小且脆弱的感受(这种感受正是构成三度空间思想架构的最初体验,因此也是三度空间思想架构的最终体验)时,你便会找回你自己。但前提是,你必须持续与我同在,必须一直有与我同在「于此」的意愿,而非盘旋于那些在有限及二元对立之境里好似发生的事。
说到究竟,是我们对平安的选择,释放了对冲突的选择,也摒弃了对二元对立境界的认可。当我们体验到终极的平安境界时,二元化的境界便自然消失,这点你在练习冥想时就已得知了。因此,当你选择了平安以外的任何东西时,你就等于选择了二元冲突的境界,被那些表面看来正当合理,实际却是有限思想架构里全然虚幻不实的观点所吞没,你便落入它的圏套内。你陷入了一种否定真实自我的状态中,陷入了否定实相、否定上主的戏码里。
你会问:「为什么与上主合一不那么精彩有趣?」「为什么到达结合那一刻之前的过程丝毫引不起任何的激情与动机?」答案是:因为它并不需要“过关斩将”,因此也就难以满足小我的需求--也就是巩固及认可小我存在的要素。当然,小我对实相的二元经历以及想尽办法认可自身存在的这个心愿是绝不可能达成的,因为它根本就虚幻不实。尽管如此,光看二元对立经验中的冲劲与活力,小我的存在似乎比天人合一更有实现的可能。
保罗:那么,你的意思是说,觉醒的过程不见得会令人兴奋或充满我们所谓的宗教热情?瑞吉:没错,保罗,觉醒过程中意识的转换是非常平和、宁静、自然、水到渠成,远超过你的想象。
保罗:如果没有摘星的兴奋,不给你悟道的承诺,怎还会有人追求它呢?
瑞吉:没错,保罗,这是个好问题。你注意到了吗,近来没有任何电视广告会说:「到天国来吧!」「到天国享受永恒!」不给你特惠折扣,不给你特别待遇,不给你任何不寻常的许诺。你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保罗:我的小我说,那是因为上主在故意作对。但我不认为如此。我倒想听听你告诉我个中原委。
瑞吉:因为觉醒于实相的境界、不存有任何妄见,构成了真实的你。真实的你,是平凡无奇的。真实的你,经验不到那变化多端的小我。真实的你,就只是真实的你,清清明明、彻头彻尾的你。
你是上主之子,你是基督,你不受妄见扭曲的实相,你无染的实存,都是你的天赋权利,确实都存在于平凡无奇的你内。你的觉醒乃藉由有意识地释放小我,有意识地了知小我的妄见以及因这些妄见而产生的所谓悟道的承诺全都是毫无价值的。你是无法被诱入一个全然平凡无奇的境界。
我再重申一次:「违反它的意愿而被改变的心灵,不会改变原来的初衷」。觉醒于你的正见之境所凭借的那股动力是完全出自你的心内。
你得了解,你从未离开过天国。你一直都只是在「梦幻岛」上做此「梦幻之旅」,根本就没离开天家一步。换句话说,这完全在于你的选择,只有你能选择回头,将自身带回你本来所在的实存境界。你并没有被赶出家门,否则,那些鼓舞人们回家的诱人商业广告自然会出现。你选择了接纳梦境而非接纳实相,此刻,你必须重新选择,释放梦境,再度接纳实相。
你会得到所有你需要的支持,所有你需要的鼓励,并非为了要促使你更往前迈进,而是要巩固你所踏出的每一步。这是你必须了解的一个重点。你朝天家所踏出的每一步都必须是你自发的,我们不会用任何理由说服你踏出下一步。但我们会给你理由让你能稳立于你尽其所能所跨出的那一步。
这也就是说,你无法期待我,无法期待上主,甚至也无法期待圣灵推你一把帮你跨越小小的障碍。但你要知道,我们全都在你身旁,张开欢迎的臂膀,邀请你,等着你自动自发地穿越过来时,拥你入怀。
我们以前的谈话中你早已明白,我们无需提供任何动力或动机,因为那一直都存在你内,你才会有股莫名的渴望想要觉醒,因为你内有个「东西」从未忘记过天家,你内的那个「东西」对天乡的记忆会越来越清晰,只要你越来越不重视小我的价值以及它的虚妄建议。
你瞧,这就好比你通过「天堂大门」回家时,必须出示你的通行证。而"通行证"这张金卡,就是你认清了自身神性。只要你忆起了本来面目,便具备了入门资格。是你的真实身份确认了你是天国的居民,你是神圣弟兄中的一份子。
我一直强调:与我同在、随时意识到我的存在。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连结构成了你这神圣「个体」在四度空间的行动,那会启动你的实存(也就是四度空间的你),你的真实身份才得以彰显于你,赋予你一张“通行证”、“身份证”,引领你走出幻境,通过天堂大门,进入天国。
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这次的谈话内容非常重要,希望你立即重听一遍。
人生毕业礼 (10) 皈心
摘要:你并不会消失于人间;真正消失的是,你在没有意识到上主时所产生的分裂、扭曲的自我感;......是真实的“你”活在“你的”正见之境,而不是为了我而牺牲你的心境。
Saturday , February 5, 1991
Paul Norman Tuttle 撰稿 林慧如译 若水修订
瑞吉:保罗,我知道你有很大的恐惧,但我得告诉你,你把焦点放错地方了,你老把注意力放在甜甜圈中间的洞上,总觉得自己若有所失。愿你谨记我们是在谈论回「家」的大事;我们谈的是你对自己真实身份的清晰体验;我们谈的是对一无所惧且里外一致的真我的体验;我们谈的是圆满境界;我们谈的是絶对临在,并非是有限且分裂的存在,而是包含一切、接纳万有的永恒存在;我们谈的是更接近真实的你,而不是以往你所经验的你;我们谈的是顺着你的天性自然会体验到的终极平安,这份平安让那表面看来理所当然的防卫变得全然荒谬可笑且不屑你一顾。
你知道吗,截至目前,你已经历将近九年平平安安、毫无恐惧的日子,心甘情愿逗留于不知打哪儿来的平静中,在其内,你允许圆满境界自然出现,而不凭着个人的责任感促使它发生。容我这样说,你深知自己在那个过程中(无足轻重)的角色。
你也得谨记,当你让自己处于皈心状态时,你会有絶佳的洞察力。而每回我说「与我同在」,我指的就是随时随地处于皈心状态。我向你保证,一旦你开门探出头去,离开皈心状态的眼光,去看小我的所作所为,或去找任可你不该逗留于皈心状态的理由,而你一定会找得到不该皈心的理由。因为,在你的皈心处之外的任何地方,所呈现的全是不属于上主之物。并非真的有不属于上主之物,而是,当你的眼光一旦离开上主的眼光去看事物时,你必然会经验到某种形式的冲突,也就是经验到非真实存在之物。
如果你想了解真相,你必须进入你的皈心处,由那儿(也就是由上主的眼光)去着眼所有值得你着眼之物。想了解上主旨意的渴望,其实就是除了最高意识以外你没有任何其它的意愿。有意识地与我同在,真实的「你」才得以活在你的正见之境。注意,是真实的“你”活在“你的”正见之境,而不是为了我而牺牲你的心境。
要与我同在,你必须回到大我意识,这样一来,你并不会消失于人间;真正消失的是,你在没有意识到上主时所产生的分裂、扭曲的自我感;消失的是,让你看不清真相的那个东西。这看起来的确像是很大的牺牲,你会失去所有你认为能够自圆其说又自成一体的东西。但你得了解,在意识不到上主时所得到的一体性,并非真正的絶对一体性,还会让你丧失对真实一体性的最高意识经验。
目前,你确实来到一个关卡,要你得大胆地相信有上主的存在;相信有个恒常不变的实相境界在运作着;相信你若把对自己活得如鱼得水的狭隘自我感牺牲掉也不会导致你的死亡或损失;并且相信你终将看见自己的本来面目,随时意识到真实的你,再也不会感到陌生与疏远。你会比以往感觉更像你,正如过去九年来你的臣服所带给你的展新的自我体验,远比先前任何时候的你更为安全无虞、心灵平和、不受伤害且远离恐惧。
你不也提过好几次,打从你第一次把生活的重心抛到小我的势力范围之外,你的日子一直还是高潮迭起。你可曾变成自己都不太认得的人了?你可曾变得在这世界上更无足轻重了?这阵子以来你所做的事、所活出来的你,是否反而更有意义?我可以勉强这样说,我们一直在谈论的就是这类日积月累的同一经验。
你难道不想活得更真实,愈来愈不需要防卫?你难道不想早日结束这趟返「家」的艰辛旅程,而直接安居「家」中?你一生都致力于回「家」的大事上了,打从你蹒跚学步开始,你已意识到了这个意图。你这番努力并非只是做给人看的表面功夫,不论别人了解或认同与否,你都已投身其中了。
没错,你说这过程好像是我硬拉着你穿过一个小孔,实际上是你的最高意识有意将你拉出卑微狭隘的自我感,而我只是站在一旁为你加油而已。就像小鸡琢破蛋壳而出那般,你必须靠你自己坚持不懈地挣脱出来。我说过,你有个拉拉队:我会在一旁鼓励你说「干得好」。当你精疲力竭时,你可能会说「谢啦!但那种话一点帮助也没有」。但,保罗,那真的很有帮助。尽管你的小我会要你「爬回蛋壳里去」(这才真的没有帮助),你仍鼓起勇气,选择听从我的声音「干得好」。
尽管根据你记忆中的这些经验,我的喝采似乎过于溢美,但你仍勇敢地表示,你曾视为能保障安全的外壳,它的破裂瓦解并没有毁掉你的生命,而是领你更加深入那澔翰无边的实存经验。
人生毕业礼 (11) 家乡灯塔
摘要: 你无法一边专注于家乡灯塔,又同时迁就那些围绕在你身边但尚未体验到家乡灯塔的人的标准。
Paul Norman Tuttle 撰稿,林慧如译, 若水修订
February 6 1991 Wednesday
保罗:过去这一年来,你要我做某些事,你也说过有某些事意味着改变,是关于方向的转变。在最近一系列的工作坊中我们一直致力于此,而你也提过,工作坊的内容包含了你曾说过的每件事的要点,且要编印成册。如今看来没错,这一系列的工作坊已集大成了--也就是你所说的「人生毕业礼」(这本书)。
现在我们回到家了,事情却没任何进展(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没有处在浪峰上或抓住浪峰的感觉,感觉象是枯坐着,没有任何事发生,也没任何动静,而且也没有充裕的收入来支付我们的基本需求。
这听来很像我们9年前第一次对话时的内容。我得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想,我的问题有一部份是:到底从人生毕业的阶段只是我内在知见的运作,还是人类在这特殊时刻里所将面对的转变(也就是你跟我解释过,还给了一堆直接或间接的指示的那项工程)?这就是我的问题。
我想,隐含在问题里的是个疑惑吧。今天是我们对话满9周年的前夕,就「转变的关键时刻」而言,这周年纪念日是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还是说,所有与这日子相关的一切事情都是出现得恰如其份?
瑞吉:保罗,大体而言,这是个内在同时也是外在的转变,这种转变虽非是压倒性的,但绝对是全新且不同的。你们俩人不论是谁都不宜对改变心存任何可能的抗拒,虽然那看似能减缓冲击力,却会使你们怯于改变。你们不是会平安地处在浪峰上,就是会紧绷地杵在那儿。但紧绷是不可能共容于浪峰经验,反会使你无法全然地置身于进化的最前线,体验其中的愉悦。
我得告诉你们俩,你们最大的问题是太在乎别人看待你们目前在做以及将来要做的事的眼光。此时此刻你们真正需要的并非是凭着别人的看法(无论这些看法是否有限)来衡量你们的价值,而是要根据「家乡灯塔」来衡量这些看法。
我要告诉你们,虽然那些偶然出现在你身边乱无章法飞行的人,也许不了解为什么你选择这样的飞行路线,但若你因在乎他们对你行进方式的想法,使得你分了心而与家乡灯塔的信号失联,他们会很不高兴的,因为他们得借助你以及你的飞行路线做为他们回「家」的途径(即使他们可能因惊吓或耽忧而干扰了接收频率)。
你从未勇往直前地去认识真理,因而让其它人也有机会认识真理;你也从未为了得到他人的赞美,而去追求真理。你会追求真理是因为你掉到洼坑里,你无技可施,你的小我黔驴技穷了。你没有选择加强对生命的操控力,反而选择臣服于圣灵的指引,并藉此与家乡灯塔连上线,这纯粹是你自己的选择,与任何人无关。你做此选择,是因为你已了解到它的重要,你是为了自己而选择如此,与其它任何人无关。
如今,别人把你当作看见「家」的工具,因为你决心「清醒」地与家乡灯塔保持联系,这是件好事。但,你不能只因他们聚集在你身边,你就得扮演他们赋予你的角色。你不能说:「如今我是他们返家的焦点,我必须回应他们目前的无知,他们目前的恐惧。我必须根据(我认为)他们能力所能接受的程度来衡量我该做什么」诸如此类的。如果你试图去迁就每个人安于现状的心态,你就会失去与家乡灯塔的连结。
今天在海边你确实领会到,即使你外面的征兆并没有显示出你目前的存在状态,即使外面的征兆反映不出你的成功或你完美的人格(外人对你的评论也不甚佳),你仍然经验到你先天内外一体的完善。生活的架构与形式正是为此而出现的。
现在,那些盯着你看的人,那些因着自己个人的需求选择你做为他们的路标甚或向导的人(切记,我说他们是“因着自己个人的需求”),向你表示他们希望你成的样子,他们借助你因为你确实是在聆听(不是聆听他们,而是聆听最高指导),因此你便说:「喔,这些讯息是冲着我来的,这向我反映出我自己。」但,保罗,不是那样的。它反映给你的是别人为了“自己个人”的需求而希望你成的样子。你不能因为他们决定选择这样做,你就得配合他们。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一定会要求你不要带给他们目前难以驾驭的惊人的观点。你与他们都必须切记,他们是因着“自己的需求”选择与你在一起,但他们也可因着自己的需求而选择不与你一起。若把注意力投注在家乡灯塔以外的事物,对你是毫无价值的,你是为了“自己的需求”而选择与家乡灯塔连结的。
不论是否有任何人把你当成引路者,或跟随在你之后,依循你开拓出来的道路前进,你都必须回头与你自己内外一体的圆满连结(你很清楚它的存在)。
你瞧,如果他们对你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快,决定脱队,而气急败坏地跟别的引领者说:「避开那个人,他疯了。」其实这反而透露出了你的本来圆满。
你之所以转移了对你的本来圆满的觉知,对此圆满性的感受好似会受到其它人的意见左右(但事实上这圆满性是无需任何外在事物认同的),只是因为他们与你“同在”,我说“同在”的意思是他们在你回「家」的路上出现在你身边。我说过,他们表明了他们是很认真的,也暗示了你对他们负有责任。但你忘了,他们做此选择是基于他们自己的需求,跟你是怎样的人一点关系也没有,这只跟他们是怎样的人有关,你应该任他们做他们的选择。但是你却好心地认为自己对他们负有责任。
我要告诉你,如果你真想对他们负责的话,那就“别理他们”,只是专注于家乡灯塔上,因为究竟说来,那是他们真正需要你的地方,而且是“因着他们自己的需求”!
我说过,我无法在表达真理时,又要迁就小我的判断标准;这说法也同样适用于你的情形。你无法一边专注于家乡灯塔,又同时迁就那些围绕在你身边但尚未体验到家乡灯塔的人的标准;他们与你一起时,心怀的恐惧比你经验到的大得多。别担心他们会远离你,你并没有意思要组织“团体”,不是吗?他们自会“搭上别的领导者”,他们自会抵达他们的目的地,他们甚至可能比其它留下来与你一起的人更快连结上家乡灯塔。但,同样地,这些都不是你该操心的!
9 年前,就在9年前的今晚,你“一无所有”地呆坐着。事业垮了,靠食物券过活,见不到未来,你的周遭环境与种种经验无一不在证明你就是个失败者。但,就在那个时候,你的本来圆满浮现出来了,虽然听起来是不可能的,但你确实经验到「它」了。甚至来年,虽然你还是失业,你却仍持续感受到那个与你密不可分的本来圆满。正确来说,它看着你度过所有失败和全面崩盘这些“混乱不堪的经历”。
你对你的本来圆满的经验,对它的接纳,对它的体认(虽然没有外在证据),就是引你返「家」的信号灯。我要告诉你,就是因为它,你才能与我对话,我们的沟通频道才得以建立。
如今,9年后的你,感觉到某种转变(也知道我说过的那个转变已经出现了),套用你自己的话,你实际上是在穿越一个极小的洞。你并“没有”失去一切,你也“没有”全面失败(就这世界的定义而言),然而你却开始感到你的本来圆满离你愈来愈远。这并非明智之举,保罗。
你之所以失去对你的本来圆满的经验,是因为你试图尊重每一位在你身边飞舞的那群鸟,你迁就他们能接受的限度,这看来好象是你因着“你自己”的需求,不知怎的成为鸟群的前导者,但事实上,是这群鸟的成员因着“他们自己”的需求,决定与你一同飞翔而形成了这个群体。
你必须就事论事(别被他们的感觉影响)。欢迎他们与你一起飞翔,同时也欢迎他们不与你同行。你自己得搞清楚这点,同时也不要害怕去让他们搞清楚:你并不需要群体,结群组党也并非返回天国的必要方法;如果他们想与你为伍,当然欢迎,但得搞清楚,他们是为了自己的需求与你为伍,而且你不需要扮演他们投射给你的领导角色。你就只需活出你自己,为了“你自己”的需求返回天家。
人生毕业礼 (12) 幻相的中止
摘要: 幻相的中止,简单来说就是这注定一死的肉体生命的「影像」的消失,是这夹带着罪疚、疾病和死亡的影像,投射到天堂上,混淆了我们的视线。
February 12 1991 Tuesday
Paul Norman Tuttle 撰稿,林慧如译, 若水修订
保罗:这里提到的抗拒是什么(挖苦地问)?其实这不是我真正要问的,我只是不知该问什么。如果你想针对这问题回答,那也可以。你说什么我都愿意听。
瑞吉:保罗,还是一样,让录音机继续录;还是一样,很高兴你回来了。
没错,你正受你的思维所困,你的思维是你聆听我的最明显障碍。虽然你尚未经验到「聆听我」的终究意义,但真正必要的是你得持续地与我交流(communion),亦即合而为一(comm-union),因为那是让你在「此地」(也就是真实的你所在之处)经验到恢复大我意识的唯一方法。
你散乱的念头以及属于三次元的知见,使你的注意力偏离了真实的你所在之处以及真理实相的运行,因此剥夺了你进入实相核心的机会(不是指你对实相的记忆,而是指你身历其境的经验,那会使你感到实相是记忆中的事)。如果要有这样的经验,你必须全神贯注于实相所在之处,让它进入你的意识。
你不能再继续耽溺于想象与思维上,因为它正渐渐瓦解。它自圆其说的能力越来越弱。当它一溃不振时,你会觉得自己快垮了,因为你一直都认定那个快垮的东西就是一直支撑你的立足点。
真正在崩溃的是你认为在支撑你的那个错误知见,当错误知见瓦解时,你只会发现自己其实正立于一直在支撑你之物,而且错误知见也不会留下任何一丁点儿痕迹,因为它在实相内从不曾真的占有一席之地。
从我们开始对话以来,我就清楚地表明:你一直以来所面对的就是实相,没别的;你只是在天堂作了一个梦;那个「真爱」就是甘愿在万事万物中认出它们的真相,也就是你的知见所感知到的存在那儿的每个幻相;你只能从人性中寻回你的神性;幻相只是个表层覆盖物;以及眼前你看到的妄见(即表层覆盖物)就象是一页35厘米的幻灯片在屏幕上的投影图。
我们好似在屏幕上看到的那个物体,根本不在屏幕上,它未曾占有一席之地。当放映机投射停止时,就只剩始终都在那儿的「屏幕本身」,而没有会分散人注意力或不同知见之物。因此,幻相的中止,简单来说就是这注定一死的肉体生命的「影像」的消失,是这夹带着罪疚、疾病和死亡的影像,投射到天堂上,混淆了我们的视线。幻相一停止,这种困惑便随之结束。
事实上,这就象是你用一只眼睛看着三度空间之物,而用另一只眼睛看着实相(也就是第四次元大我意识的实存经验)。先是一只眼睛试图主导,随后又换另一只眼睛在看。就好似先是左眼主导,然后换右眼主导,然后再换左眼主导,交互轮替。然而,由于三次元的思维模式长久以来一直占尽优势,我们便习惯尊崇它,认为与那些知见相关的感觉和观念也较可信。结果,两眼并非在看同一物,正因为两者间的差异是你困惑的主因,所以你必须要做个选择。
我这样形容好了,有一种专为远视眼设计的看的方法,独特却不自然:让其中一只眼睛戴上隐形眼镜,这样他就能看到近距离之物;另一只眼则不用戴,因为它看远时并不成问题。如果他想用双眼同时看近或同时看远,他就会感到视觉混乱。但,如果他看近物时,让戴有镜片的那只眼居于主导,而不理会另一只眼所见的模糊影像,那么他就能袅炊]能看得见眼前之物而不会困惑。然而,若他用另一只眼看远距离之物,且不追究戴着镜片的那只眼所见的模糊影像,同样的,他也不会感到困惑。
你必须选择那无限的眼光,不再选择近视的、有限的、紧绷的、短视的三次元思想架构的眼光,它无法普视全貌,只能见到一隅,而且,就如我先前说过的,还把见到的一隅误认为全貌。你得停止反复不定,你也不能再用双眼同时看第四次元或同时看三次元,因你不可能用无限的眼光来看有限的东西,你也不可能用有限的眼光来看无限的东西。
只要记得,你之所以感到挫败,是因为你混淆不清了。而你之所以混淆不清,是因为你试图结合无法并存之物。投射到实相上的有限影像,绝不可能与实相相提并论,它也从来没有改变实相,但它却会造成混淆而令人困惑。
思考就是小我将幻相投射在实相上所利用的工具。几年前我也曾提过,思考并不属于第四次元中实存境界的最高意识经验,真知才是。真知是对实相的「直接」体验,无须转折过程。而当你选择无限的眼光时,你正是选择了对真知的直接体验。
你已体认到思考是会变成过去的事,当然,疑问就产生了:「那么,当初在从事思考的心灵(mind),又会怎样?毕竟,就是这些思考过程证明了心灵的存在啊。」其实保罗,它没有证明任何东西。它只是影射某种存在。它暗示某种叫做心灵(mind)之物的存在。但,你晓得的,只有「天心」(Mind)真正知道。这透过思考与推论的过程所影射出来的心灵,充其量不过是个影射罢了,因此,把那样的心灵存在当成事实般地接受,最多只能算是个假设。藉由思考而证明它存在的心灵,一直都只是个假设,从未真正被证实过。
「我思,故我在。」这句话道尽了这个幻相。但真相是:「我在,故我『知』。」这就是关键所在,是你即将改道的关卡,也是每个人迟早接近的关键点。
「我思,故我在。」一直是个错误的前提。西方世界的哲学思想确实一直都是建立在这个错误的看法、错误的认知上。我并不是说东方就没有犯这个错误知见,但相较于西方,东方思想确实较趋近于「我在,故我知」这个真相。意识上,东方接受了这个真相,但在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时,却悖道而行。
那么,如果你不思考,你会怎样呢?如果你守在思想之门,把它牢牢地拴上,不仅要观照每个思想,还得不让任何一念溜进去,你会怎样呢?情况会有何不同?我来告诉你吧:你会变得专心,且不会受到念头的侵扰或阻碍。你可以深入全然的觉知之境,而「真知」便会自然出现。
当你经验到静谧、无尽的平安,却对这种「无作为」感到不安,也不要开门让一些思想进来分你的心,因为它们确实会使你分心,而且会影射有一个与「真知」境界不同的心灵存在,接着你会想利用想象、推论与逻辑的运用,落回以前想藉改善思维来改善心灵的模式中。
小我正是那个想用思考来营造与肯定自身存在的那种意识感。但它自始至终都只是虚无(nothing),它什么都不是(no-thing),如同我先前所说的,是一种虚拟的存在。
有一点是我之前没提过的:“当思考停止时,小我那看似存在的状态也会中断”。当思考停止时,对那从事思考的心灵所影射出来的存在也会中断,混乱无明的状态便不复存在。“改善心灵”来维系虚幻不实的自我感,这类障人眼目之举一旦中断,就只剩你的大我经验,亦即你原是基督的真相。混乱无明的状态会在全然的单纯与清晰中淹没。
的确,发挥心灵的能力来善用时间,营造出了时间这个幻象。因为思考是线性的,它需要时间。真知是非次元的,我们也可称之为「普遍性」,如果你能了解普遍指的就是非次元性的话。这意谓着,那些次元性的思想架构:第一、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终究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只是用来设法打入线性次元的“思考”模式,为的是要提供一座桥梁,连结那超越三次元知见的非次元的实存境界。
许多人在谈论多次元的实相:第五、第六、第七、第十次元。其实只需谈论比你目前所能接受的思想架构再多一次元即可。我再重申一次,这并不是因为真的有第四次元,我们只是用那名词连结次元与非次元(或时间与永恒,幻相与实相)之间的缺口。
好了,我希望你立刻将这段对话誊写下来,我们下次再叙。
人生毕业礼 (13) 保持觉醒
摘要:当你处在第四度空间的实存意识境界时,你没办法真正向人解释你在做什么,因为它的发生是超越任何自我意志的表现。你唯一能引以为傲的,唯一能够讲得清的,只有--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
February 13 1991 Wednesday
Paul Norman Tuttle 撰稿 林慧如译 若水修订
保罗:晚安,瑞吉。
瑞吉:晚安,保罗。我希望你详读昨天的对话。认清里面最深且最终的内涵,是极为重要的。你正处于一个转折点,而且你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跨越过去。讲得更清楚一点,你已经到了能放下思维,来聆听天音的转折点。
专注不正是大我意识的本质甚或活动吗?小我的心识活动不就是把它自己塞满毫无价值的想象吗,不论它的活动是多么合情合理且前后一致?大我意识的活动不就是觉于本体?
我要告诉你,一旦没有心识活动的介入干扰,我们得以对实相有直接的体验,那种彻底觉悟的状态,何其美妙、何其圆满。你会慢慢了解,彻底的觉悟就是天心的真知。「知」什么?知上主所知的。那么,上主所知的又是什么?即祂自身。那么,真知的外显是什么?即造化,也就是那深知祂自身的第一因(即天父或圣母)之可见的、可感知得到的无限形象。倘从上主的眼光来看,你早已觉知那一切,而且更无量无边。若想直接且不受扭曲地经验到那样的观点,得先停止你马不停蹄的思维,如此,隐藏其下那彻底觉悟的实存境界才得以显露,形成绝对的个体意识,也就是自性。
对这个自性的体验就是对上主观点的体验。因此「自性」这个名词便不再局限于分裂的独立个体,而是指无限意识的实存生命。除非你敢无时无刻都停止思考,否则是无法体验到这个实存生命的无限内涵!
接着,我们来深思一下觉悟(处于觉醒状态)的意义。它是指精通万事万物吗?差远了。你知道的,处于觉醒状态与你得汲汲营营的活动截然不同。它是在你停止一切思维时,必然会产生的状态,而不是你去做出来的事。那是真实的你本来的状态。其实,这些话对你已是老调重弹了,并非新曲。然而,现在的你正立于门槛边,准备登堂入室,一窥这些话的真谛,只要你愿意放弃思考者这个想象出来的角色。让我再重申一次,思考者的时代来过了,也已过去了!
实存境界的时刻,终极意识的时刻正降临于你。你此时就是身处其中:你正叨着一根烟,嘴里啜饮着咖啡,耳朵听得见外头的车流声,眼睛(隔着眼皮)看得见房里的灯光,心里清楚苏珊也在这儿聆听;然而同时,你仍是那个终极意识。你并没有致力于任何事,你的人生仍旧继续。事件不断地发生,活动不断地进行,而你却无需对任何一事费心。若真要说现在有哪里件事是要你费心的,那就是你得有意识地决定你愿「聆听」,你愿成为逐渐显露的实存意识境界的展现。但外表看来,你只不过是坐在那儿,对着麦克风[10],嘴巴一边说话,双手一边比划着。
你在跟任何人说话吗?你在跟苏珊说话吗?不是。你只是处于一种启示的过程中(自性的启示)。虽然它并没有含括你本来拥有的整个创造化工,但你确实身处于实相中,且愈来愈深入实相的运作,只要你锲而不舍;这会拓展你的视野,使你有更深更广的体验,而且这必然会有某种呈现,会使你能更圆满完整地呈现出上主的临在。
我得提醒你一件事:随着这种状态的发生,你会发现,它的发生对你而言愈来愈不重要了,因为你会愈来愈不认同这具身体,那表示你愈来愈认同上主的运作,也就是与基督的临在认同。
这就是为什么觉醒好似件艰难的事,因为,你看到了没有,你是从小我的角度觉醒出来。因此,若你深入去看无限之境,深入去看觉醒状态,你会发现,它提供不出任何小我认为有价值之物,这是因为它并不能支撑小我的存在。事实上,虽然觉醒看来的确不是个特别吸引人或满足人心的经验,但这只是因为它不肯定小我以及小我视为重要之物,然而这些正是构成你人生价值之物。
九年来,你让自己进入第四度空间的实存意识境界中,由于你持续地致力于此,如今,放下思维对你而言显得如此理所当然,因为九年来的经验已向你证明了实存的存在;的确,当你放弃了对保罗这个以身体为中心的个体意识时,你非但没有因此瘫掉而展现不出任何聪明才智,你反而更能表现出聪明、智能及爱的内涵。没有一个是靠你做出来的,没有一个是你发展或创造出来的,没有一个是透过你熟知的技能可表达出来的,你唯一能学到的技能就是不再插手阻挠,而且珍惜随之而来的结果。然而,以小我的立场来看,你的确做了牺牲。你放弃了当个独立个体的“权利”,一个自我创造、自给自足的个体,再也无法洋洋得意地夸耀自己的成就。
你知道,当你处在第四度空间的实存意识境界时,你没办法真正向人解释你在做什么,因为它的发生是超越任何自我意志的表现。你唯一能引以为傲的,唯一能够讲得清的,只有--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
透过九年来的练习,你现在已可以想见得到,在意识上不顾一切且永恒地保持觉醒(我会称为「觉悟境界」),它可能带给你极大的满足感,即使你还无法理解那种满足会是什么样子。你之所以能想见这种可能的满足,是因为你允许了自己处于彻底的觉醒状态,你在这世间呈现出有意义的存在,除此之外,你还会感受到你实存境界的平安,感受到你与万物的一致不二,感受到一切万有的一体本质,以及我会称之为神圣的满全境界。
因此,我要在你的日常作息中增加一个项目。除了照我所建议(或请求或要求)的,时常与我相通外,我还要建议(或请求或要求)你停止大脑的思考活动。换句话说,无论你是否在与我对话,无论你是否正让我进驻于你,请安住于神圣的寂静中。即使你没有在跟我对话,或你分心了而没让原本要发生的事发生,那也请你在神圣的寂静中分心吧。当你发现自己大脑又快要思考时,请再回到神圣的寂静中,就像你冥想时那般。如果你的话并非来自最高指导那儿,那就别说吧,留在无念之中。
我要告诉你,当你没有“思考”这个人为的刺激时,你会发现自己很渴望交融合一。你是不会久留于神圣的寂静中。因此,你练习处于「寂静」与「聆听」或「觉醒状态」到什么程度,你就会被多大的深层动力牵引,全力觉醒于「此地」,那是真实的你所在之处,也正是我所在之处,只是我对它已彻底了悟了而已。
思考只是转移掉你不想孤独的感觉。所谓小我的成长不过是让孤独变得不仅可以忍受而且能振奋人心,也因此,这伎俩似乎给你满全境界的“承诺”。然而,那种满全最多只能达到独处又似乎不会为其所伤的地步罢了。
此刻我再也无法教你「思考一下」我所说的话,这挺有趣的,不是吗?但我还是得提醒你:你可以安住于我所说的话,因为我说的是有关你的真相,你的真相就是真实的你,而此刻真实的你正与你同在,要你去经验它。因此,你可以无念地安住于我所说的那彻底觉醒的你的真相,你可以安住于神圣的寂静中,你可以安住于当下这一刻的一体经验中。同样的,它也是个「交融合一」的经验,而非只是交流讯息而已。当下发生的这一刻没有任何“中间”地带的隔阂。交流的目的正是为了连结这个中间地带,而「交融合一」之境则是根本没有中间地带的存在。
你能成为你,我能成为我,而同时两者又是一体不分的,这种状态怎么是脑子所能理解的。然而,若你全然专注于「交融合一」之境,你就会渐渐「彻悟」出那是什么状态,而又是怎么办到的。
此刻,无论你可能多么想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真知经验,请记得,那是你自己的转折点,它提供给你一个机会,汇入这一转变的洪流,我能跟你保证,无论你参与与否,这转变都会自然发生。这对他人也许是弥足珍贵而且非常美妙的,但重点不在于此。倘若你太执着于与他人分享,以为它多多少少有此目的,那么这转变将会冷不防地套住你,因为这境界是意外得到的,必会引发你三度空间的自我感的反应,这种自我感会把那个转变看成一件好似在三度空间体系下所发生的大事,为的是要帮三度空间的人获益。再者,若你企图要在这个世间活出意义来,你反而会失去它!我的意思是,你的存在会变得没有意义。所以,还是专心致力于我们的目标吧!
10 I was using a dictaphone to record the conversation.
[10]我用的是口述录音机来记录对话。
人生毕业礼 (14) 不再为老搭档服务
摘要: 不再为老搭档服务并非是出自决定,也不是你努力的结果。你只不过不把它当一回事,它就是这样发生。
February 14 1991
若隐翻译,若水修订
保罗:晚安,瑞吉。
瑞吉:真的是晚安,保罗。你今天一直密切地与我们同在「此地」,我们可是满怀祝福地迎接你。我提这事,是希望你每一次与我同在「此地」时,你能明了你不仅与我同在,你也与其它人同在;也希望听我这么一说,你的好奇心会活络起来。但别企图去搞清楚是谁在这儿,只需觉察出,你觉察的对象不止限于我而已。更好说是,有实相的种种具体经验也同时临于「此地」。
今晚,我们就不多谈了,因为我们谈过的这许许多多的话正在你内沈淀、凝聚。凝聚的过程有助于你安住「此地」,往后我们的步骤会碰触你的痛处,但此刻去碰你的痛处并非明智之举,因你目前正设法将自己安顿于「此地」、深入绝对意识。我可不要你退缩回去。
现在正值转型过程。你此刻正在选择那无限的眼光。说真的,你今晚稍微分心了,不过,你并没有退缩,这代表了你已稳稳扎根于绝对意识,让我们欢喜非常。
我清楚意识到,在这转型的过程(你也感受到它的运作),你似乎觉得这转变没啥重要,只觉得它是已发生之事。这也无碍。你已跨越了一个障碍,现在的你已不会被“持续不断地「聆听」、持续不断地专注”这样的想法所触怒或困扰。以往,把你的注意力持续投注在我这儿似乎意味着失落,如今,我们(你和我)也已携手排除了这个极深的失落感。当然,表面看来是失去了你自己,但实际上,是失去了你的老搭档。如今,你更贴近你的自性,也的确渐渐失去对老搭档的忠诚,这很棒。其实,不再为老搭档服务并非是出自决定,也不是你努力的结果。你只不过不把它当一回事,它就是这样发生。
随着我的话渐渐深铭你心,你会觉得自己好似既不在「这儿」,也不在那儿,然而,这个“阶段”的特征就是无厘头的安全感,也没有理解与自我保护的需要,它是一种笃定、平稳且宁静的轻安状态。因此,一旦你体验到此,你便会知道自己已经上道了。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我得感谢你,为了这些重要的讯息,你已准备好迎接每一回的长篇大论。不过,我可不是个催命鬼老是压榨你,再者,如同我先前所说,此刻让你更深入我们讨论过的内容,正是时机。
好了,如果你愿意,把这段对话抄写下来,就当是个消遣吧,而且这也有助于你有更深的领悟。这不是个建议,只是个意见。
晚安。
人生毕业礼 (15) 无意义感
摘要: 自我感的丧失、一切意义的丧失,不是一个病症,而是一帖良方。
February 20 1991 Wednesday
Paul Norman Tuttle 撰稿 林慧如译 若水修订
保罗:最近,我很有挫折感,甚至有时非常愤怒。「我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义」这句话不只是个观念或想法而已,而是此刻我对一切事物的“真真切切”的感受。我似乎不想从我所见的一切、所做的一切,以及身边所发生的任何事中去找寻意义。当然,排定预约、与人会面“似乎”是唯一一件目前还做得下去的事。尽管受辅者宣称他们好似从会面中得到某些意义,但我却没啥感受。
我甚至也记不得从上回“我”和你对话后,已过了多少时日,但可确知的是,在这段空白期间内,我并非是无思无念的,也没怎么特别感受到与你同在。我觉察到,目前的情形与我们首次对话[11]时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请容我这样说)你所说的话似乎不切实际。我的感受似乎没啥改变,甚至应该说是变糟了,我的意思是,成就感减少了,以往曾有的种种感受都变淡了。
我跟人隔阂愈来愈深,也感受不到意义。虽然言语无法表达得清楚,我还是试着说说此刻的感受:尽管内在有一堆挫折感,外在环境也好似不见改善,但心中似有某种喜悦,某种不错的感觉(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贴切的字眼),因为,不知怎的,我终于感觉自己在成长了。好像“真的”有进展了,我也嗅到一股熟悉的压力感:也就是你首次出现时,我生活上所经历的压力,后来却都成了我生命的转折点。就这个角度而言,我觉得我身上确实发生了某些不同于其它人的经验。不过,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表现得比当年好。总之,这就是我目前的情况,很想听听你会怎么说。
瑞吉:保罗,这事说来其实很单纯。你正面临一个存在危机。你使劲地想维系一个自我感,想紧抓着一个正在瓦解的自我感。我得提醒你:对自我存在的“感受”,是无法取代「真实存在」的。这样说吧,它是扭曲了真实存在「本尊」后的一个虚妄的「分身」,然而,它却是你“在这辈子”对自己的所有认知。因为那是你所能意识到的那一点点的无限性,于是你会觉得存在感开始瓦解。
这就是为什么一切都变得愈来愈没有意义了。毕竟,你若不知谁是观察者,你怎能知道该怎么解读每件事物呢?解读实相时又势必得将它转译为另一种名称,那么,实相原来的形式与表现便在转译中流失了,不是吗?若你一直都是活在那个自我“感”对实相的“解读”里,那你到底在哪里里?在狗屎地!换句话说,根本就是虚无之境。
如今,随着存在感的崩盘,对实相的“解读”也势必崩盘。你的存在感,以及这个存在感所解读出来的实相的样子,正渐渐模糊、逐渐消逝,变成它们本来就是的虚无(nothing),它们啥都不是(no-thing)。这表示,你--无限之境的一点觉知(终究来讲,它根本无法代表那终极的一切),由某个觉知点上觉醒出来,正渐渐臣服于终极悟境。
无所不包的终极悟境不是一种对存在的感受,它本身“就是”真实的存在。然而,因着它的无限性,它是无法“从”任何外物去堆砌出自我感受的。因此,真实存在与终极悟境、绝对意识,都是同义的。若你想知道自己的真相,那么就去觉察且专注于此经验吧!同时也了解到,觉醒确实会让人失去自我感。我的意思是,失去所有你经验成、定义为自我的事物。这是我所能给的最简单的建议。
你所接受的那个自我感是有限的而且是以身体为前题的,它是由它对周遭事物的解读,以及这些事物对它的回应(或不回应)的态度、方式,来堆砌成它的自我感。“潜意识”正是这样构成的。
我要郑重的告诉你,正确说来,你唯一能经验到的那个自我,并非是你的真实存在,它只是对真实存在的一种 “感受”。会失去的就是那个“感受”,而非存在的经验,亦非绝对意识的经验。说得更清楚一点,你是不会失去绝对意识的。因此,这个存在危机算是一种治愈、一种「觉醒」的过程。你该接受它而非心生抗拒。这是值得高兴的,即使你所见的一切都明显让你感觉到你是在失落。但让我再重申一次,你失去的是投射在实相上的一个概念性的影像,是它改变了你对实相的“观点”,是它遮蔽了实相,但它从不曾真正改变过实相,也从未须臾改变或毁灭真实的你。
你的习性使你不由自主地想要重建存在感。但你现在真正需要的是,“放下”存在“感”、放手让自己进入那看似空无一物的终极悟境、绝对意识境界(也就是纯然的实存境界),只是安居其内、专注其上。一旦卸下覆盖于绝对意识上之物,你方可进入绝对意识中,了解真实存在的真义,并彻悟真理。
因此,套用现代流行的说法来讲,这不是个存在危机,而是个治愈危机,若你成功地抗拒了它,那它就达不到治愈效果了。
我知道你认为自己只是听着这些话,觉得这些话没啥切身关系,没啥实质意义;认为它们尽是些理想化的高调、一套派不上用场的思想典范。但我得告诉你,它们其实已经深入你心,而且从我们所在之地来看,你正大幅清醒、更全面地探触到你的实相。
希望你不仅要忍受这看似无意义的状态、这自我的失落感,还要有意识的接纳它,因它意味着你将跃进全然觉悟之境,这是你最渴望的经验,也是最有健康、最合乎天意的经验。这并非无由而生,是你九年来不断练习聆听天音的结果,因「聆听」成了你的觉醒不可缺的一步!这个经验能唤醒正念中真实的你,进一步启动你自发的觉醒力量。你分辨得出,这不是选择三度空间体系所能达到的效果。
在这整个过程中,你唯一能够做的所谓三度空间下的选择,是选择「聆听」,选择待在此俗智难测的「境地」。
这个自我危机、这个健康危机、这个困扰你良久的沮丧感,是打从我们上回对话后开始出现的,对吧?它是不是更切中要害了?更令你躲避不了?更显而易见了?那么,你怎么还能说事态非但没有任何进展,反而更糟了呢?须知那些让你沮丧的经验,正是迈向「觉醒」的一大步呢!容我调侃你一下:「也许你会来到一个不知自己是谁的关卡」,这玩笑的关键在于我用了「也许」这两个字。因为,你绝不可能来到一个不知自己真正是谁之处,也不可能来到一个你觉察不到、意识不到之处。
你无法为真实存在下定义的,你只能“经验”它。你只能处于绝对意识之境才能了知它的真谛,而非透过头脑的意识或觉察。事实上,你的意识一直都很清明,只是你总觉得必须把它界定清楚才行。定义是一种概念,概念是一种诠释,你也可以说是一种转译。现在,你就是在「转译回」你的灵性本来面目,正在缷下加诸己身的种种定义,是这些定义使你无法直接“经验”到自性。
三度空间的思想架构是一个靠定义而存在的世界,因此,它需要时间和空间。
上帝在太初之时创造了一切万有(至少在你们圣经的第一章是这么说的)。接着第二章说道,人类开始赋予“定义”,为上主所造之物“命名”。自此,人类就活在自己定义出来的世界里,浑然不觉实相的本来面目,浑然不觉自己等同于绝对意识、等同于天心的境界,所谓天心就是上主在祂生生不已的意识中对自己的认知。
过去这几天你认为的问题(失去了身为思考者、定义者、解读者的自我感),实际上是治愈的开始,是你觉醒的开始。圣经并不是这样说的:「上帝见到祂所造的万物后,“认为”它是好的。」告诉你吧,你的治愈进展得很好,前景也大好,而自我感的丧失、一切意义的丧失,不是一个病症,而是一帖良方。
希望你全然安住于这“无意义”的状态、允许这搞不清自己是谁的现况存在。你应该为这经验感到欣慰,不要认定它是坏的而心生抗拒。
在我们首次对话之初,你不就“允许”自己处在一无所知的状态中吗?那个时候的一无所知是“头脑”的一无所知。而现在,这个一无所知正直接切入存在“感”的核心,正重击在每个清晰的事物上。
少了定义,少了对自己种种的身份认同,实相(即天国)以及你的基督自性(即上主的直接表达,能以上主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会出现于你眼前。你只须留意,别试图把它概念化或以思考者的角度去理解它,那么不论你(认同于某种身份的你)做得好不好,不论你是否抓得住自己的种种定义,这个觉醒的过程已然展开,你也终将彻底解缚。希望你保持着好奇心,不做任何缺省,那么覆盖于实相上的影像一消失,实相便会清清楚楚、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
11 In 1982.
[11]在1982年。
人生毕业礼 (16) (上)走进死胡同?
摘要: 你开始犹疑不前而频频回首了,因为你正要跨越疆界,进入新的领域,进入新的眼界…身后种种就要从你眼前消失之际,你舍不得放走它们了…
February 25 1991 Monday
文/Rajpur,林慧如译,若水修订
(上篇)
保罗:简单地说吧,我觉得自己走进死胡同了,挺难受的,很需要听听你说些话。
瑞吉:保罗,很高兴有机会与你谈话。如同我先前说过的,若我们每天都能聊上一聊,那会最好。
这样说吧,你在“展翅高飞”的路上,碰上了原不该遇上的乱流,只因你偏离了家乡灯塔的指引。在这个节骨眼上,是很容易偏离「它」的指引的,你得更为清明,有更强烈的意愿,才能专注其上。因为,若你真的顺服家乡灯塔的指引,放弃任何能偏离轨道的机会,不让小我(这个自我感)演它自己的戏码,你等于剥夺了小我一个维系自身存在的机会。因此,小我快喘不过气了,急着想逮到任何能支撑它自身的机会。
让我再重申一次,正因那是你长久以来最主要的自我身份感,于是你感到失落了很重要的东西--即便在你设法摒弃那种观感时,你感受到来自实存的平安,感受到你内外整合的真我,更深入地体验到你的圆满俱足以及这种境界下的稳定与百害不侵的特质。但这类感受是很容易消逝的,因为那个存在「感」是这么熟悉,让人有更切身的感觉,因此,维系它的存在似乎才是最刻不容缓的。
家乡灯塔没法让你看到你的目的地,它只是对「一切无碍」之境的一种不可说的经验。你目前能看得见的是由小我的定义、观念与过去经验集结成的结论所形成的范畴。正因那些是你所看得见的一切,而家乡灯塔是你看不见的,因此家乡灯塔才会相形显得较不具意义的。
你看到了没,这里牵涉两个因素:一是你所能见、但究其根本是虚幻之境(我这样说,是因它是由定义形成的),一是无形无相却有实质意义的家乡灯塔的经验。
你必须做个决定,当然,这意味着你得放弃能随意进入定义领域的自由,失去与天家无关、与实相无关、与你的清明本质无关的所有行动的自由。别无选择,这的确让人觉得象是失去了自由。但终究说来,在假相领域中的行动的自由,根本就是束缚,因它使你意识不到你的真实面目,意识不到实相境界,意识不到天国(也就是真实的你所在之处)的真正样貌。
要摒弃你所相信的一切,并不容易。你得了解,即使你所相信的一切真的协助你抵达“愿意「聆听」”的转折点,也激起你想获得真知的渴望,它充其量仍不过是个踏脚石,你不能赋予这块踏脚石无上的价值,导致你目的与手段错置,误把它当成了你的目的地。
倘若过往你不知道你所相信的一切并非究竟,这不打紧;要紧的是你得不执迷其上。为了达到目的,这块踏脚石一定得崩解,否则你会试图在它身上强行灌上非它该有的任务。若你想继续执迷其上,并占有它,使它成为你的安身之所,它“注定”会开始崩解,因为它不可能成为它所不是之物。
你开始犹疑不前而频频回首了,因为你正要跨越疆界,进入新的领域,进入新的眼界,这表示旧有的看法会在你身后消逝无踪,无法再为你所用了。但因离你远去的是你习以为常的,因而在你要跨越疆界、身后种种就要从你眼前消失之际,你舍不得放走它们了。我很清楚你现在的焦虑、不安与恐惧。
我得提醒你:离开这一切,远不及离开天乡那样困难,因为这股动力是源自你内在本有的圆满俱足,源自你百害不侵的本质,源自你内外整合的真我,因此每一步都是踏得扎扎实实的。然而,倘若有哪里一步你走得很勉强,甚或畏惧不前,那一步也是必经的过程,你该有这种感受的,仅管本不可能有那种感受才是。
我告诉你这些,只是想帮你厘清:因“失去无明”而感到害怕,根本毫无道理;因必须放下自己的怪癖与心理错乱而感到愤怒,也是荒谬至极。把玩用的理论、讨人喜欢的真理、令人爱不释手的观念,是无法让你觉悟、觉醒的。你看出来了吗?你放下它们,就等于放下认同它们的那个“你”,但那并不是真正的你,它只是个自我「感」,恰恰是它遮蔽了你,使你看不见自己神性的真实面目。唯有放下,所有幻觉与假相才得以消失。
这再次点出了,全心致力于家乡灯塔的“绝对”必要;也就是说,你的焦点必须由“谬误的自由感”上撤回,由以为获得那种自由才是存在的真正意义的妄念所形成的那个“独特的自我感”上撤回。
保罗,你真的得定下来有意识地存在天国中,而非无意识地。你要脱离的状态只是无意识地在天国中去活你的神性生命,如此你才能「有意识地」体验到你的神性,并了悟自己一直都在天国中,从未离开过。在那份透澈、那份清明下,你会彻底活出你的「脱俗」,但并非小我追求的那种脱俗,因为你的独具一格是无法计量、无法缺省的,而小我却只会计量、只会缺省。因此这个独具一格的「新鲜」局面,会让小我无法生存下去,也使得你的过往与现在正逐渐削弱的自我「感」也难以存在。你真的敢让它“死去”,好让完整且真实的你,能全然为你所用吗?这原本就是你的天赋权利啊!
那么,又该怎么保持在家乡灯塔的轨道上呢?而家乡灯塔又是什么?我来告诉你吧:家乡灯塔就好比是你我之间的那条联线,那种感通,其实就是一种心灵的共融。
如果你瞎了,那么让人来引领你会是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在引领你进入全然清明的神圣慧见时。你也许会说:「不过,我已经学会怎么因应我的目盲与无明,而且驾轻就熟了,也很沾沾自喜有这种能耐。即使毛病一堆,我却已将这种缺憾抛在脑后,而过得相当不错,我甚为自己感到骄傲与满意。结果现在你想把这些从我身边取走,说是为了要带我进入一种不劳我费心的满全境界?!那我不就再也无法感受到那种靠着我的聪明才智活得八面玲珑、活得眼清目明,所得到的满足与愉悦了吗?」
但你了解的,保罗,那只是个空的胜利,因为即使你能过得“完全”像个明眼人一般,你仍旧看不见!你还是瞎的!那就是这个部分的你(克服了缺陷而表现得那么优秀的你)所无法接受与容忍的,因为,每个它所奋力追求之物,以及由奋斗中所获得的满足与价值感,全都得丢弃掉。为了那个无法让你黄袍加身、无法给你功成名就的快感之物,你“必须”丢弃。
人生毕业礼(16)(中) 流连
摘要: 无论你表现得多优越(excellence),都只不过在否定你先天的至善本质(Excellence)而已…
February 25 1991 Monday (中)
享有天赋权利者对此权利的感受,远远比不上那不靠天赋权利而靠自力成就的感受。但这极高的成就感与随之而来的极深的自我价值感,不能代表真实的价值。
你知道的,没有天赋权利,你无法存在、甚至存在过。你从未亚于真实的你。“你没有天赋权利”的这种说法、你对它的信念,以及奠基于此信念上的一切经历,都再再否定了真我,这简直是最病态、最神智不清的举动。无论你表现得多优越(excellence),都只不过在否定你先天的至善本质(Excellence)而已。因此,不论什么优越「感」,全都是虚妄的。这点很难看清,但如果你不愿去看,你就没有动力说服自己臣服你的至善本质。
小我说:「不过,你还得在后天界定下运作」,这已成了你的宿命。然而,你真正身在其中的天国不需要你如此。如同我先前说过的,界定形成另一种知见,不是另一个世界,或另一个地方,它就只是另一种知见。「天家」并不要求你对真相一无所知,但小我会,界定也会。
若你非要视自己为一个三度空间的存在体,与我这个第四度空间的「个体」对话,那么你就把自己摆错地方了。正如你发现的,因着我们交谈时我毫无隐晦地揭露出的真理,你发现自己好像处在我与你的老搭档(即个人的、小我的自我感,亦即下界定的人)之间,而觉得自己象是拔河比赛中那根被两边拉扯的绳子。这正是为什么我耳提面命,你必须时时与我连系,同时也清楚意识到,藉由这有形的沟通,证明了你与我同在「我处」,证明你也是第四度空间的「个体」,而非只是第三度空间中充当真理传声筒的三度空间存在体。
领会真理的意义并不会增进你界定世界的能力,也不会增进你掌控界定过程的能力,好让人营造出愈来愈好的定义,带给小我愈来愈多的欣喜、愈来愈少的威胁。对真理的领会只能引你有意识地深入到地道的真我,那是最高意识的实存生命,而非只是个人类--是上主之子而非人子。它会移除疯狂愚昧的心念,以及所有在那个思想架构下看似真实之物,那些全靠后天的界定,由自以为没有天赋权利、是个一介凡夫、是个没有天启灵感而只能思考的思考者等种种感受集结成的。
因此,容我再重申一次,与我保持连系吧!并了解与我连系(无论以多么有限的形式)证明了你与我同在「我处」,证明了你就像我一样,也证明了在你的正念之境中的真我经验是多么天经地义。与我连结会让你和家乡灯塔连上线,而引你顺着你的体验(不是凭着理性或观念)进入你的绝对意识,体验到我、真实的你,以及天国与实相境界。
别紧抓着你的卑微不放!别老想赖在你能“诠释”得出的领域内,也别把你与日俱增的神圣的觉识硬塞进你既存的界定里。丢弃你置于一切造化上的“安全措施”吧!我的意思是,你对界定的信念已影响到每件事物的意义。你必须允许它们“不具任何意义”,藉由如此,你才能放掉阻碍你直接体验实相、体验上主的临在、体验真我的临在的那堆后天界定。
我非常清楚,那的确会引发脆弱、动荡、不安等极大的恐惧感。但请你务必记得,我也走过这段历程,我很清楚那是什么感受。
你已瞥见了这个事实,那些能给你安全、稳定与舒适的界定,全都是假相;因着你对它们的信心,它们蒙蔽了你的视线,使你看不见你无限的自由,导致你卡在一种否定上主、否定实相、否定真我的状态。我要提醒你,即使以三度空间的角度来看,你一事无成,只要你持续不断地与我交流,你仍会由“若不遵从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你会受到惩罚、得付出代价、会大祸临头”的这种幻觉中觉醒出来。
没错,有许许多多的观念(甚至包括潜意识中的)在帮你界定你「在这个世界」的角色或定位,你死心踏地地相信你对他人的界定(你怎么看待他人、你认为他们需要什么)、想尽办法解读与界定他们话中的语意。但,保罗,你知道吗?每个透过你的界定(这个过滤器)所解读出来的「个体」,其实此刻都在「这儿」--天国中,与我们(真实的你和我)同在。你承受不起你目前对它们的界定与看法所需付的代价,因为那等于在利用他们证明自己果然是个三度空间思想架构“那儿”的人。
我跟你一样清楚你的小我正对这一切争辩不休。但这真的不打紧,要紧的是我们的共融之境让你朝向家乡灯塔前进。我要你牢牢记住这一点,如此,你方不致重视心中正在翻搅的争辩,以为那样想会带来实质的帮助。真正有实质帮助的作为只有一种,就是待在家乡灯塔的轨道上,因为迈向灯塔时你不可能停滞不前,一旦你迈向家乡灯塔,你就是朝天家迈进;而且,以我的角度来看,你每往天家迈进一步,就等于愈恢复你的清明本质。因此,你得了解,这样的移动并非时空内的进步,而是迈向觉醒之路,就象是清晨醒来,神智逐渐恢复清醒一般。
小我总想藉由质疑的方式进行争辩,但你得了解,若你老想找出这些挑战性问题的答案,只会让自己偏离了家乡灯塔的指引;事实上,小我一直都是个好事者,老出馊主意,而它的动机(如果它真能有什么动机的话),绝不会是要让你真的搞清楚问题。
〔我暂时中断了谈话,听一听到目前为止所录下来的对话。〕
保罗:我刚刚听了听你所说的话。我重听一次时有种怪怪的感觉(现在仍是),勉强称之为「疲惫的悲伤感」好了。我一直陷在这种氛围里。我挺纳闷那是什么东西。当然,我很乐意听你说,我真的不想半途而废。
瑞吉:那只是种很温和的反抗,并非是全面的排斥,只是对过往所熟悉的一切的深情回眸一顾,是当你知道你驾轻就熟的一切即将离你远去时的一种情感上的拉扯。这就是所谓的“流连”。这与对天家的记忆及渴望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那种记忆是会鼓舞人心、让人活络起来的,而那份渴望也是笃定无疑的。那是对「天家」的渴望,因着这份渴望,你逐渐向「它」迈进。然而“流连”只是徒劳无功的依恋,你不会因此愈来愈靠近,你只会愈离它愈远。
无庸置疑的,耽溺于“流连”的是你的小我,而对天家“渴望”的是你愿与之连结的你的自性。前者是徒劳无功之举,后者则是迈向圆满之径。你瞧,我们又谈到了一个选择上的问题,这并非是一个好、坏幻相之间的选择,而是一个在假相与实相、无明与清明、失败与成功、悲伤与喜乐之间的选择。
终究来讲这会是选择实相而放下幻相的抉择,因此它跳脱了“抉择”的领域--这热闹有趣又精彩刺激的抉择的领域。可以想见这会给人多大的失落感!但,别浪费时间自怜了。抉择的领域就是无明与苦痛的领域,即使表相上它似乎能带给人成就与快乐。
随着你不断地选择交流共融,你会发现悲伤逐渐消失。换句话说,你会发现在交流共融的场景中,悲伤不见了。我感受不到它,也体验不到它,那就表示它不属于交流共融的一部分。在交流共融时你也许仍感受不到喜乐,但容我提醒你,悲伤也无法立足了。因此,我们两人都不会有那感受,唯一还感受得到它的家伙,就是那个虚假不实的老搭档。
人生毕业礼 (16) (下)溜出疆界外
摘要: 小我需要时间来调整自己,以期有朝一日能进入天国。但它进不去的,因为…
February 25 1991 Monday (下篇)
你得认清一点:你无需经历一段调整期,因为要放弃这一切的并不是「你」。你从来都不是那个想象出来的老搭档,你从来都不属于三度空间。因此,你不必牺牲任何东西。若你愿接纳这种可能性,你便会发现你无需努力地争取「时间」来调整自己。你不会认为那是无可避免的必经过程,因为你一直与我同在「我处」,只是幻想自己好像在别的地方。
你瞧,小我需要时间来调整自己,以期有朝一日能进入天国。但它进不去的,因为,它的存在是奠基于一个根本信念,即相信它与天父不同,相信它存在于「自己的」造化中,而非存于整个创造化工中一体不分的绝对意识之境。它与实相、与真实身份(即绝对意识中真实「个体」的身份)完全无法共容,也截然不同。
你唯一必须做的,就只是允许。允许什么?允许自己有点好奇心,愿意冒点险,愿意走几步险棋,使你习以为常的一切溜出疆界外,不见踪迹。如此,你才能抽身出来,贯注于真我所在之处。
如今,为了那个当你愿意与我同在、与我合一时,自然而然造就成的进步,你必须犠牲掉你所有的后天界定,以及这些界定带给你的成长、进步与丰富「感」。这就好比,在你放弃思考者与界定者的角色时,你起锚了,给予活动的空间,你会发现天父旨意之光团团围住了你,有如水滴融入大海,使你感受到天父旨意中那个一体整合的真我。而你双眼一亮,大叹一声:「我醒来了,原来我做了个怪梦。」
此刻的你正思绪纷飞。就是这「一念」,使得心灵的共融变得像马拉松般累人;就是这「一念」,让你觉得你成就不了任何事;就是这「一念」,使这一切了无生趣。这是回眸不舍过去的必然结果,不舍你所熟悉的「成就」、「蜕变」以及「本领俱足」的感觉,它们具体显示了你具有当家作主的能力。
我跟你提过,你不会在湛然常寂之境中久留的,当你在终极平安中,不会不觉得欠缺了什么。小我将这种缺憾解读为对「当家作主」的渴求。但实际上,那是对「不再孤独」的渴求。为什么?因为实存生命是一体的。当你处于实存的终极平安时,那种想与实存生命合而为一的渴求,会有意识地浮现出来。因此你其实是更全面地沈潜入交融合一之境。
我说过,我们(包括你的真我)全都在「此地」。我们全都心灵共融于「此地」,这绝对意识的一体之境。因此,若你真心希望清醒过来,那就别老想掌控每件事,老想一了你的雄心壮志。就只是安住于这小我所无法忍受的境地吧,如此你才能逐渐恢复你的绝对意识而觉醒过来。
小我暗示着,这可能会「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且由后天的界定来看,无一事可成,万事皆会告吹。但,我得提醒你,我一直与你在一起,直到永远。我们的交流共融是永无止尽的,因为它正是实相。因此,我要鼓励你接纳它为真理,而非把它当成苦恼难耐的问题。我们既然同在一起,无碍地处于无限的绝对意识之境原是你的天赋权利,那么就请你臣服于这个永无止尽、永存不朽的实相的绝对意识体验中吧。
此刻,你留意到悲伤不见了。虽没有奇妙美好、振奋人心、令人大快的喜悦,但悲伤(你所谓的「疲惫的悲伤感」)却不见了。此外,你还感受到一股内在的安宁(也许有些沉重),那是因为你正处于交流共融中,往家乡灯塔迈进。
穿透黑暗的光束,无需解释黑暗的成因,也无需点亮或理解黑暗。它只需提起那终极的光源,就自然显露了黑暗的不存在。同样的,只要你处于交流共融之境,你就是在体验终极光源,它会将你吸向光明,使那想象出来的黑暗的价值归于虚无。
我衷心希望你能持续地与我心灵交融,也希望你别再认为与我共融会帮你更了解你的幻相,让你的后天界定更具意义,或至少能帮你将这些界定提升到「以后天的界定来看」更棒、更完美的形式。而且没错,请你永远都这样吧!你若有持之以恒的愿心,你的愿心便能「当下此刻」产生大用,而使「当下此刻」光辉灿烂。整个重点即在于,以实相的本来面目如是地看待实相,以真我的本来面目如是地体验你的真我,在你真我所在之处去体验你的真我。
全然清明难道真的会比神智不清还糟吗?透澈清晰难道会比愚痴无明可怕吗?那你怎么还会觉得你在「忍受」这种状态呢?这么美妙的事怎会被解读为「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是把「永恒」污化的字眼。不过话说回来,要从嘴里说出「永生」这两字倒是挺容易的,因它是大家向往的。如果换成「永觉」呢?很可怕吗?会认为它可怕是因你必须牺牲掉个体与自我当家的感觉,这等于要你撤掉「当家者」这个角色,使你进入一个表相看来令你屈辱的境地,因在那儿你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只剩全然的觉念,即对实存的绝对意识的体验,对天国永不间断的绝对意识。
噢,小我还想找另一个行使主权的捷径!设若你像电影「国王与我」中的暹逻国王说:「我可不让他们的控制,剥夺了我拥有的一切」,我也希望你的掌控别剥夺了你拥有的真我之意识境界。为什么事事都得在掌握中?你的真实价值与它(你的掌控力)根本无关,是你的价值「感」才有赖于它;你的真实份量根本与它无关,是你的份量「感」才有赖于它。但容我再强调一次,小我,这个老搭档,只是个自我身份「感」,与真实身份根本无关。
我很高兴你此刻坚持与我同在此地,很高兴你没有起身,执意「做」点别的事让自己「由实相解脱出来」。与每个弟兄一起体验你的一体性是你的天赋权利;不再对实相一无所知,不再意识不到「它」,也是你的天赋权利;「永恒」不断地经验到它,也是你的天赋权利。
盲目与无明才没那么好哩!
我得提醒你,你无需为了荣誉去对抗那群「英雄好汉」,为了凸显价值而去挑战他们,想尽办法要与他们平起平坐,但却不想成为他们的一员。你看出这根本的冲突、根本的矛盾了吗?
就你们的世界此时正在上演的事件来说吧,海珊(Saddam Hussein)想尽办法对抗西方国家的结果,并没有带给他更多的荣耀与尊崇,因为,只要他还执意对抗他们,他就不可能成为他们的一员。因此,那一切根本是徒劳无功之举。
小我就是老想透过「高人一等」来争取平等,不能接受真正平等,因为那看起来会要它牺牲掉重申自我价值与自我尊荣(就「后天界定」而言)的能力。要知道,「你」是真实的,「你」是完整无缺的,「你」是有价值的,因为真实的你也是「英雄好汉」,是神圣弟兄的一员,是上主的直接呈现,此外无他。你早就是实相,因此,你无需做任何事来创造或达到那个境界!
好了,你不妨休息一下,但是不要离开家乡灯塔的指引。
12 Raj is making a distinction, here,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on. Apparently it is communication, but in actuality it is communion.
13 A variation of the actual line: "Might they not protect me out of everything I own?"
[12]瑞吉在这儿将沟通与共融做了一个区别。表相上是在沟通,但实际上是共融。
[13]此处将原来的对白作了一点变动,原为:「我可不让他们的保护,剥夺了我拥有的一切。」
人生毕业礼 (17) 出生的幻觉
摘要: 每回你满怀期待准备跨越门槛、进入新的领域时,总会格外戒慎恐惧。其实…
March 2 1991 Saturday
作者:Rajpur/ 翻译 林慧如 / 若水 修订
保罗:我的问题核心似乎愈来愈具体了,如你所知的,这三天来我的下背部非常不舒服,我也为此取消了客户的预约,做点照顾自己的事,昨天去按摩,今天去整脊。按照你最近的说法来看,我想我大概是偏离了家乡灯塔的指引了吧。真是这样吗?我究竟是怎么了?这不象是进步,倒有快垮的感觉。
瑞吉:保罗,这事其实很单纯,是我们(你和我)致力于「化解」的过程。化解某个一直在支配着你这辈子的模式。你所感受到的身体上症状,则是「化解」的某种症兆。
保罗:我在听。
瑞吉:我知道你在听,保罗。首先,放轻松一点,你并不是热锅上的蚂蚁。其次,不要认为自己走上了岔路。我知道你想把这个背部问题归咎到某个外在事件上,好比前些天提了一堆南北货进门之类的事。但,我得告诉你,你的背痛跟任何客观事件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说过,它是在化解一个相当操控着你的思想体系。即使你乖乖坐着,文风不动地跟我说话,无需任何客观事件的牵引,这个「化解」现象仍会出现,只是这回它的确用这种方式找上门而已。
〔中断良久〕
保罗:我还在听。
瑞吉:我知道,保罗。我们只是在清除某些惯性。请继续听。
你出生的过程受到不小的创伤,令你挺难受的。由于你是臀位出生,在分娩初期,你的下背与臀部受到压迫,背部的血好似被挤到头和脚一般。虽没有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却让你有持续不断的痛,非常难受。
我们现在就来打破一个信念吧。当时你的确转向了两次,成了臀位胎儿。虽然医生施行了倒转术两次,你仍转回臀位的姿势,但,若因此而继续抓着「我是不愿正面迎接事情的人」这种信念,实在没什么道理。因为,出生的胎位并不能代表你面对生命的态度。
放下你以为自己有「逃避生命、逃避新事物的倾向」这种想法,是刻不容缓的事。因为实际上,你对新事物总抱持着单纯的兴趣、天真的好奇心,而且精力十足。你从来都不是个只会顺着既成的路径走的乖乖牌。
认为臀位出生可能象征着内在某种面对生命的态度,这种联想是不正确的,但你却采信了。不过,那段不悦的经历的记忆(只是你现在不记得了),确实让你接受了某种对生命的观点,认为你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可能都相当痛苦;因而,每回你满怀期待准备跨越门槛、进入新的领域时,总会格外戒慎恐惧。其实,你一旦来到门槛前,自会发现有股驱策力(你可称之为推动力)加速自己跨越的脚步,然而你在临门一脚时的怯步与戒心,使得这自然又自发的一步变得象是件不舒服的事。
对你而言,你的「毕业过程」大概跟出生的过程一样,具有重大的意义。你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你也没有夸大。有意思的是,你若要跨越最后这道门槛,你得有意识地释放那个因着臀位出生而烙在心里的痛,释放对那个痛的「记忆」,即使在意识上你根本也记不得了。
明确地说,你必须宽恕这个痛苦所发生的「整个」经过:选择以这种姿势出生的你,选择在那种地方分娩的母亲(在基督教产妇之家,而非一般的医院,它们比较擅于处理这类状况,让你少受一些创伤),以及没有坚持要你转院的医生。
这类事情也许你想都没想过,但若你一直不宽恕这件事,不释放每个人、停止苛责自己,你会发现它们时时在那儿作祟。
容我提醒你:根本没有「出生」这回事!整个相关的境遇也从未发生过!因此,你认为自己不能正面迎接生命的这个信念是虚妄的,而你视为理所当然的内疚也同样虚假不实。当你最后完全苏醒过来时,会发现自己与我同在「此处」,发现这个出生过程以及相关境遇皆属妄境的一部份。
没有人真的出生或死亡过,是时候了,你该放下「出生」之感以及形成这具有形有相的肉体的表面证据了。所有因着这个所谓的「出生大事」而来的伤害、失望与无可避免的误解都不存在,因此它们也绝对没有能力影响你对绝对意识的一贯体验,尤其当你紧抓着那个经验不放,根据形体的诠释、甚至肉体方面的经验时。肉体根本没有实际存在过,片刻都没有!
这正是为什么你此刻必须释放对这肉体的出生感与种种苛责。你得宽恕。撤掉你加诸于这件事、加诸自己以及每个相关的人身上的批判,因为它根本就不是表面那一回事。没有「出生」这回事,没有什么「新生命降临」这回事。
你该放下这些信念,放下外在种种为「出生之苦」撑腰的证据。你所感受到的背部问题其实是「解构」的过程,它是「重构」的前兆。说真的,我很高兴你穿上了整脊师给你的护腰带,这样你方不会为了要平抚解构到重构之间的不安定状态,而不当使用你的肌肉。最重要的是,你得知道,在这个时候,任何自我批判、自我谴责、自我否定,都是不适当的。
你怎么可能带着你对身体的界定契入你的实存与圆满境界?不可能。因此,你必须看着你的界定一个一个消失。许多你对你的身体的界定都是来自于那个从未发生过的「出生」所造成的创痛。在此,我要鼓励你,保持你的好奇心,保持你开放的心,让这假相与界定归于它原本的虚无。也希望你清楚知道,自己并没有偏离家乡灯塔的指引,你也没有踏上无谓的「歧途」,每件事的发生皆恰如其份。
如今,你不只得专注于我,还需要有一颗活跃的好奇心,去观察美妙的事、观察真正治愈的发生,但不可自订期限,也无需一丝勉强。揭露你的实相不是你的责任,因为你的实相并不是「你」创造出来的。
今天就谈到这儿。
人生毕业礼 (18) 摆脱幻相
摘要: 保罗,你会陷在这个困境中,是因为你认为从解决这有限的世界所发生的问题中,能够找到与觉醒相关的答案…保罗,你早已跨过了那种盲点,不要再把人生画面的改善当成真理显现的证据了…
March 8 1991 Friday
作者:Rajpur/ 翻译 林慧如 / 若水 修订
保罗:此刻的我只想听你说些话,说什么都好。我觉得我「需要」听你说些话。
瑞吉:保罗,你会陷在这个困境中,是因为你认为从解决这有限的世界所发生的问题中,能够找到与觉醒相关的答案。于是你试图将无限之境局限在「什么才是与觉醒有关的事」这种狭隘而有限的界定中。保罗,你早已跨过了那种盲点,不再把人生画面的改善当成真理显现的证据。我们早已不再致力于「改善人生画面」,焦点已转移到「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这个「实相」上了。「神圣临在」的运作方式,并不是在帮你「修补老旧相片」。
实际上,答案非常简单,它并不复杂,也不拐弯抹角,更不难理解。答案单纯得很:「时时与我保持联系」。你不可能不了解或误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喔,是的,你会想知道怎样去帮这个女儿或那个女儿解决问题,又该怎样宽恕你因着她们的行为而产生的被利用的感觉。当然,如果能知道如何把通讯(Newsletter)推广出去、怎样才能有钱付房租、怎么再接另一条电话线,日子会更好过一点。
保罗,我不会帮你美化这场梦,那只会让你将那与「神圣临在」休戚相关的专注力更深地扎根于这三度空间思想架构中,继续沈睡下去。容我提醒你一句我曾说过的话:小我会使出浑身解术,不停地制造更多的琐事、更多的纠缠、更多不可告人之事,让你处理不完。
搜寻出不可告人的隐晦事,或完成那堆等着你收拾之事,与觉醒的过程毫不相关。前些天我也跟苏珊说过,从恶梦中醒来可以跟从美梦中醒来一样容易。无论是美梦或恶梦,都只是个梦,我们都得从其中觉醒出来。因此,老话一句,请时时与我联系吧。
你得了解,你已愈来愈无法以人为的力量、以小我这个个体身份(老搭档)来应付人间事情了。你不是喜欢赖床吗?那你不就有多余的时间与我联系了?即使我要求的不过是要你问一句「瑞吉,你在吗?」我回答「在」,或再问一句「瑞吉,你还在吗?」我回答「在」。你瞧,这事一点也不难,保罗。
容我提醒你,吸食毒品过量的人必须不停地走动。你不也看过电影,那些人得灌咖啡,行尸走肉地在屋子里不停地绕。这对于那些宁愿屈服于昏睡状态、进入无意识作作美梦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保持清醒的方法。「难道我们『非得』不停地『走、走、走』,做些不相干的事?明明现在对我来讲睡觉重要多了。」
我并不在乎,你是不是觉得一整天说着「瑞吉,你在吗?」好似没什么意义。这无需符合你逻辑观点上的意义,这就好比对那个已经用药过量、不持续走动就会丢了小命的人来说,那是不得不的作法,不需要什么意义的。那么目的为何?学走路吗?不是。这么做为的是要保持基本功能持续运作,保持某个程度的意识,患者才能勉强自己继续行走,撑过药瘾,保住小命。为什么?因为藉由如此,他才能和生命以及与生命有关的一切,再次搭上线,这背后的意义远远超过我们表面看到的,只是绕着圈子走、喝咖啡提神那一回事。
因此,我要再强调一次:时时与我联系吧。即使你明天得讲电话,即使你除了探问我一声「你在吗」之外,还得忙其它事情,你仍不可忘记(这回我要非常严格了)「至少」每分钟都要探问我一次,明天的「每一分钟」!
当然除了确认我的临在之外,我们也可聊点别的事情,我所强调的只不过是:你得敢放心进入这冗长无味、荒谬可笑,且表面看来不相干又没什么意义的练习里,练习时时与我联系。
一个用药过量、就快陷入昏迷的人,还有心思去设想所谓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建立,或是事业开创与社交活动这类事情吗?没有,此刻他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就是「别烦我,让我睡个好觉!别再强迫我做这种没什么意义的举动,它严重干扰到我此刻觉得最重要的事。」
我再进一步问你,若想捱过药瘾发作的这段时间,患者必须有意识地接受且选择那生命的无限性吗?不需要。他只需做一件事:不断地走动,设法保持清醒。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脑子里唯一会浮现的事就是睡觉,保持清醒对他来说,构成极大的干扰。
说得更明白一点,这可归结为一场「想要睡觉的欲望」与「保持清醒的要求」之间的角力战。只要他还肯配合这种要求,不停地走动、保持清醒,他迟早会摆脱药瘾的控制,他甚至根本无需去想活着的意义与清醒的意义,只需有单纯的、想要清醒的意愿,即使他唯一感受到的只有对那个要求的挫折感。
因此,保罗,倘若你因为我要求你明天至少每分钟要与我联系一次,而感到挫折一整天,尽管挫折吧!那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只要你愿意尝试,你会克服你目前在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进退不得的困境。
你不必知道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效果,只稍记得我所要求你的就只是容许自己与我连结,也就是进入有限的第四度空间绝对意识中,它能让你摆脱那诱人的三度空间思想架构的吸引力,远离这架构所鼓吹的无知、沈睡、幻梦、假相,以及对实相的妄见。
如果有什么事是比这更重要,而需要你去做的,我自然会告诉你。我现在跟你说的,就正是你眼前该走的极为重要的一步。接上电话线、帮助你女儿、治疗你的背,好让你继续去做你毫无进展的工作,这些都不是你下一步该做的事,也不是你眼前要走的那一步。我得告诉你,这些事甚至无法带给你任何实质上的转变。
所以说,你此刻的生命基本上十分单纯,一点也不复杂,没有需要厘清的误解,没有难懂的指示。这项指示对你而言并不难执行,因为这9年来,每回你需要指示时,就会探问我在不在。因此,我要你做的,不过是一件你已经在做,而且也很清楚该怎么做的事,只是这回我要求你至少每分钟探问一次,明天一整天的每一分钟。倘若你真的想去猜测是否有其它更重要的事是你得做的,尽管去想,只是你不要忘记至少每分钟与我连结一次,明天一整天的「每一」分钟。
那么,为什么我会要求你去做一件可能会被解读为「荒谬」的事?保罗,这是因为透过明天一整天每分钟有意识地与我连结,你会活在真实的你(第四度空间的实存意识)的动力中,生生不已。你必须时时与我联系并不是因为我很伟大,伟大的是你,活在正念之境的你,属于第四度空间的你。
这个练习是帮助你将你的觉识引出,有机会体验到你第四度空间的自性那一关键点上。因此,我这样的要求,是为了你,而你如此去做,也是为了你自己。请善用我,以我为焦点,作为你成就的工具吧!我也会反复不断且一成不变地做此要求,因为它正是你下一步该走的路。
此刻,你的下一步并非去解决任何人的问题。正因我所说的是你真正的下一步,你才不会错过了任何重要的事(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亦然)。你也无需忧惧你个人、你现有的家庭成员,或其它任何觉得迫切需要与我谈话的人,会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代价。你不走你的下一步才会付出代价,你任何的不安都是因为你不顺从你自性的要求所致。
我想我已表达得非常清楚了。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这意味着我已将真实的你清清楚楚地揭露于你了,这也正是「神圣指引」的唯一目的,也是你最基本的渴望。问题是:你会抗拒因为自己问对了问题而得到的清晰的答案吗?你还会想先照料其它事项吗?你还坚持处理某些特殊的且有充分理由要你去收拾之事,显现出你是一般人心目中有责任的、有智慧的人吗?
你对责任、对智慧的界定,其实是既不负责也不明智的!为什么?因为它不会展现真理于你,不会揭露实相于你。它只会障住你的视线,使你看不见你的圆满境界。阿们。
好了,就这样坐着让它沈淀一下,我是说,名副其实地坐一下。
保罗:我听到了啦,怎敢听不到。
人生毕业礼 (19) 我什么都不需要做!
摘要: “我什么都不需要做!”你相信这个成为“快乐学徒”的第六大原则吗?Paul就不信,那我们来看看Raj怎么说?
March 14 1991 Thursday
作者:Rajpur/ 翻译 林慧如 / 若水 修订
瑞吉:保罗,你得记住,你已在家乡灯塔的引导下,仅管沿途好似有些景像试图钩走你的注意力。容我提醒你,那正是你目前所在之处,你不断向前移动。我知道,从你身边掠过的某些景象让你留恋;我也能了解,在你觉得日渐茁壮之际,你内某些与「身」俱来的制约也对你显得更为强烈。
生活里种种事件都彷佛召唤着你「有所作为」。然而,对你而言,「有所作为」意味着:从你记忆库调出档案而行动。换句话说,就是根据你自认为思虑最缜密处以及你过去累积的界定中,来决定自己该做什么。但,这不是你当前的急务,我说过,你正在光明的指引下,接受光明的指引才是你当前应做的事。你不能再任意地与那些旧有界定、旧有观念与旧有诠释或习惯性的对应沆瀣一气。我很高兴,在你要按着旧有习性付诸行动之前,决定先与我对话。
学习「真的什么都不需做」对你而言的确是件困难的功课,因为你一向是行动派的。我说的「什么都不需做」指的是不需以「行动者」或「成就者」的角色去做任何事。从现在开始,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由真知之境(因它反映出实存之境)去行动。事情会有进展,你也会充满动力,但绝不是出自一个顺着旧有概念做事的「行动者」来呈现。这样一来,所有的作为或进展反而显得一目了然;我用「一目了然」这个字眼,是因为没有人会把它误解为你真知之境以外的东西。因此,它们反映出的是实存之境,而非你这「行动者」。
从某些角度来看,家乡灯塔的光明指引就像出生的产道一般。当生产过程一启动,所有你在子宫内养成的小习惯,你所熟悉的一切,你都得割舍。你必须随顺这整个运作,别试图钻回去吸最后一口大拇指、伸最后一次懒腰,或做任何被视为「正常的生存状态」之举动。你平素相当看重的日程表与习性(连带着你投注在这些东西上的热忱与信心)都得舍弃。
面对一个你没有主控权、也不懂它真义的运作,你只能顺从。顺从上主的旨意,意味着顺从实存的运作,只有它才称得上是唯一真实的运作。因此你所放弃的,不过是一种你想象出来自己能有所作为的能力「感」、想脱离那唯一真实之运作的独立「感」。
我要告诉你,处在真实生命之流中,是不需要有任何本领的,因为你根本不可能与此洪流分开而独立存在(若想存活于它之外,你才需要学习某些本领,活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生命)。因此,虽从人的角度来看,你此刻坐在那儿好似没做什么有建设性的事,事实上,你反而更清晰地反映出上主的运作、实存的运作,也就是绝对意识、圆满觉识。活于觉中就等于活于实存之境中,因它正是实存的运作。
表相上看来,没有什么你们所谓的「具体行动」,其实那正表示在此刻实存生命的最佳表现方式就是「没什么作为」。但我仍得强调,天心的临在、知性的临在、般若智慧的临在、真实生命的临在,正以这种方式表现与显露祂自身。
你也许会想:「它什么时候才会以写银行存款单、把钱存到银行去的形式出现啊?」因你觉得那才是目前最能应急的合理方式。但其实那只是我说的「最佳表现方式」(以此刻来说就是表面上你几乎坐着不动,只是动动嘴的状态)的另一种形式而已。既然你体验到了实存的运作(即全然觉知状态),那么感受一下它吧,你便会发现那就跟你存款、吃饭、与人谈话、此刻与我对话的「感受」没两样。
我也同样要提醒你,当你在做「与我对话」这件事时,你不过是临在于真实的你内,不受任何制约所限,不受任何界定所缚。由于围绕在你身边种种约定俗成的价值观,非你肉眼所能及,于是你隐约感到好似有什么事等着你去完成。可喜的是,你此刻并没有选择它们,你选择继续待在光明道上,我再次鼓励你深入这个经验。
你正在返回天乡的路上。此时此刻,你正在恢复绝对意识的过程中。我要你给予这一过程全面的通行证,毫无保留地随着前进。你愈偏离这共融之境,愈偏离「我的声音」,你就愈容易掉入无意识状态中。但,你愈让我的声音充满你的觉识、愈专注于这了无制约与界定种种干扰的那份自由自在的感受中,你就愈与我同在于「我处」,也是我们真正同在之境,你更能经验到你的正念之境。
相信我,我们全都与你同在「此地」。放下那些觉得你没干正经事而坐立不安的感觉吧。你此刻忽略的只是幻相,你没在干那些强化分裂状态的事而已,你忽略的是那份渺小感,不再与身体认同,与这具表面上斜靠在床上且一事无成的身体认同。你确实忽略这类事情,而这些全都与支撑着那卑微身份感、使你意识不到你乃是我们一员且与我们同在「此处」的那堆界定有关。因此,你所忽略的正是那囚禁你的一切,你忽略掉的是使你活得「无意识」的那一切。
你瞧,即使你现在的声音很平静,可能听来还有点慵懒,你并没有睡着。你并没有陷入失去觉知的无意识状态。我要鼓励你继续停留在这份柔和宁静的觉识里,这绝对意识之境中。在你保持觉知的同时,仅管没有开口问我问题,我们已共融在一起了。我知道你,你也知道我。你不只是在聆听而已,我也在聆听。
在家乡灯塔的光明引导下,「意识的洪流」正往前推送着。你毫不抗拒,苏珊也是。你可注意到,你的身体有任何不舒服的反应吗?没有,它没有引你分心,本来就该如此,这是正常现象,是处在绝对意识之境而非身体层次时的特征。那么,继续留在光明指引下吧,安心待在此刻的体验中。
你对周遭的状况一清二楚,你并没有脱离现实或反应迟钝,不是吗?你在很深的平安中。这份平安并非死寂,并非了无生趣。这平安并不是从你意识到的生活经验中来的,不是来自车水马龙的声音、凉风拍打着百叶窗的声音、凉风拂过你肌肤上的感觉。你并没有脱离世间的经验,外头车水马龙的声音不正诉说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是怎么忙他的日子的。
容我重申一次,你目前的经验非常重要,你必须专注其上,因为,保持在光明指引下、往天乡迈进之际,你并不会经验不到那无限生命在有限世间的活动的。
〔默不作声了好一阵子〕
保罗:你不是叮咛我每天至少与你联系一次,我现在就在这儿啊。
瑞吉:我也在这儿。我们何不趁机清醒地共处在宁静的觉知状态中五分钟,然后再继续聊。
〔安静了五分钟〕
保罗:五分钟到了。我想问你,这真的有帮助吗?
瑞吉:无庸置疑的,保罗,这绝对有帮助。你的思维习惯常常将你拉进「有所为」的领域里,还会进一步把你拉回到过去的经验中。它总是把你的注意力从「当下」这个等待你觉醒于绝对意识的机会拉出去。方才那五分钟你经验到的那些极为强烈的影像(你童年所住的那栋改建过的房子),只是小我的技俩,操控你的念头,为的是要将你拉离绝对意识那一点,引诱你进入三度空间下的无意识状态,而这个思想架构往往都属于过去。
你知道的,你不可能去设想一个仍在进行或转变之事。只有在它定型后,你才能可能去忖度、反思、判断与分析它。只有在事件发生以后,你才能为它做出结论来。当你忙着判断分析总结时,你已经远离实存意识之流(即创造化工)的门坎了。
保罗:虽然我不觉得心理有什么不清明或浑噩处,但这平安确实让我觉得自己变钝了。我的意思是,我觉得自己好像被打了一针镇定剂,变得不太机灵了。
瑞吉:你的小我与身体认同,总爱把机灵与身体的运作、具体的成就划上等号。但我要告诉你,保罗,在你几乎完全不动的情况下,你有形可见的存在正以最饱合状态的能量形式(套用你们的话则是亿兆的原子)运作着,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是停滞不动的。
以人类的说法,那些能量模式的运作所产生的威力,比世上爆发过的任何原子弹还来得大。因此,去听信小我「你变钝了、没有生气、缺乏能量」的那套说辞简直荒谬至极。能量都在那儿,一直都在运作着。但,你看到了没,它并没有完成任何事情,只是完美地存在着,并展现出天父的意愿。你不可再把「活力」解读为身体的活动或任何具体成就了。
你所坐的床垫、你身旁的夜灯、你背后的床板,它们哪儿也没去,不是吗,保罗?然而,它们确确实实在运作着。你的小我是拿着什么样的量尺在判定此刻那些不是最适当的事?它可探问过我了?它探问过天父了吗?还是探问过圣灵了?根本没有。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否认我们全体。依它的存在本质,它不会探问的,因此,依它的本质,它对所有事物的知觉都有问题。
保罗:所以我才会来探问你啊。我此时此刻到底在「做」什么?或者我该问,我的身体此刻「没」在做什么?我真的没有走偏吗?
瑞吉:没错,保罗。请记住,觉知的运作正透过家乡灯塔之光进行着,而唯一真实的行动就是觉醒、恢复绝对意识。因此,重点不在你的身体做了或没做什么。那不过是身体的觉受,不是本体的体验。在你「苏醒」于我们同在的「此地」、恢复绝对意识后,自然会有那种体验的。
保罗:你是否在说,这一切无关乎我的身体概况,或我一事无成的感觉,那些都是不相干的事,我的注意力该放在平安上、与你的连结上,以及共融之境上,并安住其境。你的意思是我仍在家乡灯塔的指引下往前迈进,仅管我没感到任何进展。我说对了吗?
瑞吉:完全正确,保罗,就是这样。
保罗:那么,我猜,我也没有办法加速前进,是吧?
瑞吉:当然没有,否则你就掉入「想要有所成就」的陷阱内。唯一「加速前进」的方法只有:别耗费心力于路边的幻相上,那会减慢你的速度的。
人生毕业礼 (20) 没有一样东西源自于你!
摘要: ...你认为:「活出基督的临在、让祂代我而活,这并不诚实。」试问,当有人活出智慧而非迷惑时,他是在骗人吗?当有人活出慈爱而非憎恨时,他是在骗人吗?
March 19 1991 Tuesday
作者:Rajpur 翻译 林慧如 / 若水 修订
保罗:我们例行的每日对话已持续好些日子了,虽然我按时和你联系,也提出了我碰到的问题,但我仍觉得不知如何转向、进入另一层次。我不晓得还有什么可说的,就这样了。
瑞吉:保罗,你此刻所感受到很深的恐惧,是因为你怕一旦照我的指示做后,你就不存在了。你瞧,倘若你心里没有闪过任何想法,连你口中冒出的话都是出自于我,那么,保罗究竟到哪儿去了?到底此刻嘴里传递出我的话语、内在与我交流的这种状态,会不会成了保罗的新身份?就像是被附了身,真正的保罗不见了?保罗以后还能跟朋友谈话吗?以后跟保罗的朋友聊天的会不会都是瑞吉了?在真理之声透过保罗口中传递出来之前,到底有没有一个实质、真正的保罗、或以前的保罗的存在呢? 这的确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其实还是:「你会不会被那个不择手段的家伙给骗了?」
让我来一并回答你的问题吧:你的确有一个实质、真实的自己。让自己透明地反映真理,这种练习的动机与目的,并不是要抹灭你真实的自己,反之,它会让你的实相全然展现,或是说,你的觉性没有任何一部份受到遮掩或隐蔽。
即使现在我们谈着话,你仍清楚意识到你自己,清楚意识到你的存在。你清楚知道这些话出自你的口、你的声音,仅管你此刻说出的这些话并非出自你平常那般「非皈心」、「反射性」、「非专注」的状态。
保罗,你看出来了吗?这种谬见问题出在: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共融的对话时间除外)表现出聪明才智时,总是以为它真的是你的才智,属于你的财产。你认为你的爱、仁慈、体贴、慷慨都属于你所有,是构成你生命的一部份。但我得告诉你:当你活出爱、活出真理,抑或活出智慧时,只是你选择用自己心灵的方式「使用」它们。你选择这般体现它们,而不体现其它东西,然后将它们表达出来,让大家认为它们代表这个实质的「你」。那么,为什么你不能以同样的方式,体现真理之声、基督的临在,以及基督意识之境呢?
噢,因为那不是你。但,保罗,那智慧也不是你!那爱也不是你!你了解了吗,没有一样东西源自于你!即使从人的角度来看亦然:你活出智慧,而你的邻居则否;你活出爱,而你的邻居则否;你活出宽恕,而你的邻居则否。你看到了吗,这实际上只是一个选择,选择要体现什么;这意味着(正因它只是个选项)它表现出来的并非是抉择者,而是抉择者的「意向」。
难道你不喜欢与一个散发智慧的人(也就是选择表现智慧的人,而非选择昏暗不明之人)为伍吗?难道你不想找到一个选择活出慈爱而非憎恨的伙伴吗?
设想一下,要是对方跟你说:「其实,你感受到的我,并非真正的我。那不过是每当我退让下来时,某个流经我而展现出来之物。」你听到此话,会作何感想?你是不是会回答:「别大惊小怪的,否则我会另觅一个『不』把它当一回事的人,享受他的慈爱与智慧的表现。」
但你却认为:「活出基督的临在、让祂代我而活,这并不诚实。」试问,当有人活出智慧而非迷惑时,他是在骗人吗?当有人活出慈爱而非憎恨时,他是在骗人吗?当有人选择体现具有真实意义的一切,而非一无所用、甚至自我毁灭之物时,他是在骗人吗?
某甲看到已经成年(或心智已成熟)的某乙活出了自己有意活出的那些特质。某甲会说:「我真的很开心他下了这个决定,愿意活出这些特质,不想去活其它看起来不怎么愉悦、不讨人喜欢,或没什么建设性的选项。」某甲会赞许某乙的这个决定。
显而易见的是,抉择者本身并不属于这些选项的层次,因此你所感受到的抉择主体,实际上是那些雀屏中选的选项所呈现出来的特质,而非抉择者本身。
你了解我的意思了吗?在这个节骨眼上,你面临的就是「选择」的问题,不仅选择要体现而且还要不设限地全然传达出真理、真爱、永生、天律,天心、灵魂、灵性,而非概念性的生命、概念性的真理、概念性的爱、约定俗成的原则、一种心灵感受,或一个需要焠炼自己成长、发展而形成的灵魂,或是一个因着选择而可善可恶的灵魂。
假使选择这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智慧,不算是欺骗的话(因为我们也可以选择驽钝),那么,认为选择了真理之声是不诚实的行为,岂不成了一大矛盾?让真理之声成为自我的一种表现怎会是欺骗,尤其真理之声这么具有意义与转化力,所有的人都因你这明智的抉择而欢欣,他们感谢你选择了真理之声,而非概念性的真理、有条件的真理、约定俗成却与实相毫不相干的真理。
那么,你选择要体现什么?真理之声,还是保罗私人的、分裂的小我存在感?你究竟想要选择什么做为你的身份,或至少能代表你的决定与你的本愿?你看到此刻绊住你的信念了吗?也就是你认为你曾表现出的智慧、慈爱与真理等等都是你的所有物、你的某种特性,它们给予你一种近似的实质感,也就是「主权」。但,事实不然。因此,表面上的牺牲根本不算牺牲,那不过是你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仅此而已。
那么,你究竟要成为小我的管道,还是真理之声的管道?真正的关键在于此:不论你是什么管道,你自己并不会多一点小我或是多一点真理。
一旦你选择活出真理之声,成为它的化身,伟大的奇迹便会发生:你觉悟了!然而,你若选择以你自己有限的本事去推理、思索、下结论或作决定,表面上好似活得当家作主,实际上你被困在梦境里。无论有多少人在梦中与你为伍,它仍是一场梦,还会把梦搞得更真。
因此,你不能仗着外头有好几千人甚至数百万人认同你那有限的自我认知,便理直气壮地选择不活出真理之声;你也不能将你摆脱那个自我认知、以及选择活出真理之声这样的意愿,判定为不诚实或妄自尊大的自我评价,你很清楚,那根本称不上是一种自我评价。虽然选择真理之声看起来并不像是选择了你的真相,但这个选择必会让你体验到你里外一致的圆满、真实的平安、以及百害不侵的本质,这是选择小我与梦境绝对无法带来的效果,这样的经验会让你知道自己已经上道了。
容我再次强调,你所带来的伟大奇迹是:当你选择活出真理之声,成为它的化身时,你觉悟了!你回到了你的正念之境。而你身在其中的天国与博爱之情,便会在你面前显现出它的光明面目,那绝非是我们在小我有限的思想架构中所「想见」的那般。
这一点,你必须全心信赖我。然而,我倒不期待你信靠我下面所说的:当你选择聆听,选择与真理之声同在并活出它时,你必会随着你的整合、你感受到的百害不侵的本质以及平和的心境,而能更清晰地体验到你的自性。那种安心不只是没焦虑而已,而是更丰厚、更深广「此曲只宜天上有」的平安,它让你感到舒畅,若勉强以言语形容的话,它滋养了你实存的每一分每一寸。
让我说得更清楚一点,你有意与之相通的那个小我,是一种当家的自我「感」,根本虚幻得很。假使你感受到一种当家的「感觉」,以及随之而来的快感,那么你大概猜得出自己已与实相断线了。然而,若你活出真理之声,且感受不到任何当家作主的感觉或主权,那表示你已跻身于觉醒的过程中,从经验层面来讲,你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趋近真理了。
你也得了解,从小我的观点所感受到的「主权」,等于「声称」自己是有智慧的人。说「你是有爱心的人」,仍是口说无凭,那种拥有感即使是在梦境中也站不住脚,因为在梦里你好似可以选择成为明智或昏昧的,通情达理或不明究理的,有爱心的或充满怨恨的,慈祥或残暴的。显而易见的,你不能两个都要,因为你一直有意地挑选其中之一。也就是说,你采纳了其中之一以表现出你所重视之物,而后你会试着活出你所选择的特质。你看得出来,这实际上称不上是一种绝对的自主权(你并不真的拥有该特质)。
诚不诚实不是我在这里要讨论的重点。你是否因做了一个虚妄的声明,而牺牲了无需声明的真实之物,也不是我的重点。重点在于,你是要选择小我无能为力的观点,还是你实存无能为力的观点。无能的小我承诺给你能力;实存生命因着它的全能而「无需」许诺能力,反而显得无能,它因着自身的全能而「充满能力」,只因没有必要行使这一大能,因此它从不向你暗示它的无穷力量。
你看出来了吗,你感到你正为了某个空洞之物牺牲了实质的东西。但你得了解,那小我思想架构下所谓的「实质之物」也是空洞的!它缺了实相,而你的实存则是缺了幻相。
你必须作一选择,你只要选择了真理之声,转变自然会发生的,届时我们再来谈谈那所谓的不诚实。如果,那时你还想继续探讨这一主题。
人生毕业礼 (21) 赢得这场游戏的唯一方法
摘要: 我要你开始以同样的心态来看待日常生活的「每一」面相,无论对象是树、汽车,或是你太太、你儿子,甚至待缴的账单,诸如此类。......赢得这场幻象游戏的唯一方法就是:根本就别玩!
March 20 1991 Wednesday
传述:Rajpur 作者:Paul/ 翻译 林慧如 / 若水 修订
保罗:我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愈是去想,我就愈是迷糊,甚至还怀疑这些问题本身会不会就有问题,或是我故意回避问题的手法?
你看得出来,我现在很混乱,显然需要进一步的厘清。我想,困惑的主要原因是:我难以将你所教的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它缺乏一种实用性,比方说,可应用于〈通讯〉、其它刋物,以及诸如此类的讯息流通上。总之,我需要你帮我引到正确方向。
瑞吉:保罗,问题在于,你思索这些问题之前,没有「先」与我心灵共融合一。因此,你是从小我的观点,从「思考、推理、做出结论」这种角度考虑问题,那只是徒然消耗时间,让你继续无知下去。因此,不用大惊小怪,也犯不着把这过程中的不安看得太严重。
问题是:你只有在与我对话,或是别人要透过你进行「灵性对话」(也就是与「我」对话)时,你才有意识地和家乡灯塔连系。我知道,你其中一个问题是:要是你以进行「灵性对话」的心态,开始一天的生活,那会是什么样子?但,保罗,做那类想象(想象那个模样、那个情况),只会困住你自己。你不是曾开玩笑地问:「瑞吉会怎么玩Pictionary【译注:相当于图画版的猜谜游戏】?」你也猜想着,一个全然觉悟的人会怎么玩这些游戏,怎么过生活?
这么说吧,你不可能用逻辑思考与推理想象的方式,推测那种状态的。你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得知。我也希望你永保一颗好奇心去探索。保罗,基本要件一直都没变:练习返回皈心状态,再加上一颗好奇心,然后聆听天音。也就是说,由「觉」出发,从皈心状态一心不二地聆听,你自然会听到(更好说是「了然于心」)自己该怎样做才对。
把你每天遇到的每件事都当成促使你迈向真知的踏脚石。我向你保证,只要你开始这么做,你耽心因着全心专注于「聆听」可能会牺牲了自己,这种感觉将会消失殆尽。
每一次你或者其它人与我进行「灵性对话」时,你会进入交融合一的状态。要是你在过日子、应付生活所需之时,都能将生活里种种事件视为与我共融的机会(其实就是与真实的你共融),你的知见也会彻底改变(不只是对你自己的看法,或对人间纷纭万象的感想)。
那么,就把你日常生活的各个面相,都当成你进入共融之境的神圣机会吧!
在这儿,我不妨补充几句,容我提醒你,你第一次开放自己,接受内在指引时,你并没有做任何预设。现在,你也无需去预期后果,来美化你十分熟悉的共融经验,你只需继续以你在正式的「与瑞吉对话」工作坊的心态,去接受从早到晚所面对的一切问题即可。
好了,我们在此先打住一下吧。我不要你去思索我所说的话,此刻我只要你在我的话中安住一会儿,待会儿再继续。
〔短暂的暂停〕
现在,我要针对这一点再做进一步的说明。不过,我要你放手尝试,以你在帮别人与我作「灵性对话」时的那种敬意与心力,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个经验。
你很清楚,每个来找我的人都是为了认出他自己的神性。那么,我要你开始以同样的心态来看待日常生活的「每一」面相,无论对象是树、汽车,或是你太太、你儿子,甚至待缴的账单,诸如此类。试着看出,它们来到你面前也是为了要你认出它们的神性,而不再以你目前对它们的界定来看待它们。这点极为重要。我希望你能带着游戏心态来练习,玩得乐在其中。
「战争游戏」这部电影中有句话把战争的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赢得这场游戏的唯一方法是:根本就不要玩这个游戏。」你认为当初促成小我成型(也就是圣经中所谓的「堕落」)的第一步是什么?我告诉你吧,正是这个问题:「我是谁?」
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有「身分认同」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你解除离「家」出走这个举动的过程中,你被带回了最初那分裂一念:「我是谁?」假使你不立即收回这个问题,你便无法超越当初脱离你的清明本质的原始分裂,回归圆满俱足之境。你的问题会出现在此时此刻,是必然且自然之事,因为它是「化解」的最后一个阶段。
你这一世的大半辈子(当然,前几世也是如此),自信十足地知道自己是谁。然而,过去九年来,你试着活出来的却是某个有别于你一向认知的「自己」。此刻,你正面临一个关卡,它要求你放下一切,只活出那个你并不认识的自己,于是,「你是谁」成了你当前最大也最困扰你的问题,因为你内似乎有两种状态:一个是你认知中的你,你从没有怀疑过的「你」;另一则是充满了意义,但却非你所能负责的你。说真的,要通过这一困境,你必须停止追问,别老想查出「你是谁」。
你说,「我是谁」这样的问题一出现,会产生什么后续问题?你料想得到的,它会引起一连串的逻辑思考与推理,然后给你一个结论,即所谓的「定义」。
我不妨点明一件事:根据圣经的说法,在亚当与夏娃的寓言里,随着「我是谁」而来的第一个答复是什么?是:「我好羞愧。」你瞧,第一个反应就是「咎」,第一个答复就在祈求宽恕!「咎」是小我第一个妄作后的必然结果。接着,「阴阳」(男女)的观念也随之形成。这些界定一旦产生了,接下来的问题无疑是:「那么,这是什么玩意儿?」「那是什么东西?」「这个又是什么?」「那个又是什么?」于是,更多的界定纷至沓来。而赢得这场幻象游戏的唯一方法就是:根本就别玩!
「不」玩这个游戏的唯一方法是:不再重复那第一个妄作。这第一个妄作则是抬出「我是谁」之问。也就是说,若想解套,你得停止发问「我是谁」,你必须不再去强化或认可这个问题。
你「如是」!你不是「何人」或「何物」。你「如是」!你对「绝对意识」的体验,成了你那种存在的证明。而绝对意识的体验,则是一种「真知」的体验。那不是一个东西,不是一个物体,它是不能界定的。它是「实存生命」的自然流露。因此,去思索你何以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问题,或想搞清楚自己是谁,甚至烦恼会不会要你舍弃那个「你」,这全是无谓的空想,是你必须从你觉识中卸除的一个根本问题。你得释放它!
那正是我们进行对话时你所做的事。那正是你此时此刻所做的事。你此刻并没有追问你是谁,却能经验到「真知」,也清楚意识到「实存」之境。「你究竟是什么东西」这问题显得无关紧要了,因为你此刻的真知充满了意义。
「我是谁」这个老掉牙的问题只是虚晃的招数,它是个圈套。它给了你一个鬼主意:只要你找出自己是谁,你就圆满了。那根本是个天大的谎言!
总之,你现在正处于一个节骨眼上,它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有意识地释放当初离「家」出走时的第一个妄作。它之所以重要,原因即在于此。现在,就给你一点时间,体会一下我们今天所谈的话吧。
人生毕业礼 (22) 让它沈潜于你内
摘要: 耐心等待非常重要。让它沈潜于你内吧,给它时间凝聚,让它慢慢成形,你终会豁然开朗的。
传述:Rajpur/ 翻译 林慧如/若水 修订
保罗:我没什么新的问题了,只是,老问题的答案仍满足不了我。那些答案很美,也颇能启发我的理性思考。它们虽是真理(至少我是这么觉得),却没带给我任何转变。你说过,有了转变,这工作才能持续下去。我觉得自己的确来到了一个转折点上,但却有受困而进退失据的感觉。我得承认,我开始感到一些脱困的急迫性。这么说吧,这是基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你说过,你想每天跟我聊上一聊,现在我在这儿,你说吧!我洗耳恭听了。
瑞吉:保罗,要是你知道,在这个「非常时刻」有多少东西正在凝聚成形,你会跟我们一起窃笑你这个问题的。但因你浑然不觉,这样的问题也是无可厚非的。
耐心等待非常重要。让它沈潜于你内吧,给它时间凝聚,让它慢慢成形,你终会豁然开朗的。
概念上,你相当清楚这一事实:要出离你的「无明」,要恢复你的「记忆」,你必须把焦点对准真实世界的某一部分,把焦点对准天国的某一部分,只有这一部分「真正」知道自己原属于天国;因为,你将从那儿恢复你的觉性,你会从那儿发现自己原来一直安居其内。
在目前的阶段,该说的都说了,再解释也是多余的了,因为,领会与契入得靠你自己的悟性。就像我刚才说过的,它们正在凝聚成形之中。希望你能了解,三度空间的生活好似带给你的生存压力,其实是你即将恢复觉知之前的一种变相感受,它所代表的并非三度空间内「那种」具体需求。你所感受到的压力,以神性角度来看,其实是悟道的路上一种聚积的能量,那不是观念上的领悟而已,更是对真实的你、对你本来面目的领悟。这答案不是「问」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
你迟早会悟出你的本来面目的,但前提是,你得先放下你「认为」的那个你。悟见本来不是靠种种界定而架构出来的,它是藉由经验「上主的临在」,而能悟入你的心性。而你的心性即是生生不已的创造力量。
好了,我要是再说下去,就是赘言了。毕竟,你目前只能了解你现在所了解的一切。你只需知道你并没有受困,你并没有停滞不前,你该懂的,你自然会懂。这状况不会持续太久的,以人的角度来说,你在人间的日子还能撑得下去的。
我们明天再聊吧,此刻我们没办法再深入建设性的谈话。现在,可别一躺下来又开始焦虑了。躺下来,记得带着笃定的信心,相信我所说的话,让心中保持平静,让我所说的「凝聚」慢慢成形。要知道,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人环绕在你身旁,在这条恢复觉性的路上支持你;我们会整夜清醒地守候着你,积极地陪着你迎接明天。
March 21 1991 Thurs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