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控力是根本不行的。比如我,原计划周五早上是跑步时间,半小时,5000米。可现在呢?我没去跑步。我正站在透过玻璃窗的阳光下写这些字。我不去跑步的理由之一,就是要来早早写这些字,遵守昨天立下的誓言。另外还有一个理由是,周末在家旁边的公园跑好了,比公司的健身房好。
这么说来,剩下的事情就是在周末跑步之前再找个别的什么理由不跑就是了。
说到每天扔东西,倒已经坚持了一周。这七天时间我一共扔了3本《GQ》,2本《时尚旅游》,还有4本心灵鸡汤类的书。杂志是我按年订阅的,每月寄过来,有时候翻翻,大多时候就堆在桌子上,越垒越高。这些花花绿绿的杂志,内容不能说不精彩,20元厚厚一本也划算,可惜大部分情况下都只需翻翻,无需珍藏。可是扔掉又确实可惜。于是就一直堆着,落着灰,碍着视线。便是收废品的,都不喜欢这样的铜版纸,又重又卖不起钱。可是它们又几乎是新的,也许在街角某个报亭依然在以20元的价格出售着。所以我要么送给同事看,要么就直接扔在楼下邻人休息的椅子上,看得人多些,杂志的价值就大些。
至于那几本心灵鸡汤,早已经完成了它们各自的历史使命了:《活出全新的自己》、《心的出路》、《零容忍》、《不抱怨的世界》,每一本都曾经赫赫有名呢。
我为什么对心灵鸡汤从心底里反感,可是又觉得它们有存在的必要?那是因为人人都得这么过来。过程可以缩短,可是阶段很难跨越。
我原来也写过一些东拼西凑的可耻的文字。虽然这些文字大多还算是我的真实感受,可惜自己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够帮助别人呢?
是为知易行难的典范。俗称“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已经一个月没看过中文书了。有点时间就在“啃”那本《River Town》,现在已经看到250多页了,算小有成就吗?我猜在两周之内我应该可以完成我的第一本英文原版书籍阅读——有点可笑,对吗?39.5岁了哈。
早上打开《The Economist》,没有新的一期杂志,应该是被禁了吧。虽然略有惊异,但完全在意料之中。我对老大哥充满厌恶,行动和言语上却已经麻木。
不讨论政治。政治大多数时间不体面、不正直。如同绝大多数人一样。包括我自己。
所以我还是先管好自己,做个正直和体面的人。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