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放弃掉的鱼就是选择熊掌的代价。每一次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了别的选择,这就是自己付出的成本或代价。对机会成本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1、所有的选择,都有机会成本。
2、你的机会成本,是我当前选择最大的那个代价。
3、你的机会成本,是我必然可选的那个选项。
我们在选择娱乐的时候,放弃的是提升自我的机会成本。
在我选择做某件事情时,要考虑如果我不做,是否会损失更大的代价?如果是,那就做;如果不是,那就可以选择机会成本更高的事情来做(但是当前可能并没有这样的事情)。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事情应该交给机会成本低的人,如果你的机会成本比我低,即使我做的比你好,也应该交由你来做。
运用比较优势,可以:
1、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事情上,主动出让
2、在具备比较优势的事情上,果断进入
3、不断降低自己在琐事上的比较优势,增加自己的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sunk cost)
沉没成本:因为“来都来了”,所以“将错就错”。
在做决策时,总会被已经发生在过去的成本所影响。
运用方法:
1、敢于半途而废。该放弃的时候要懂得放弃。比如明知会失败的创业项目但是已经前期投入了很多钱。
2、让人欲罢不能。故意制造他人沉没成本,可以为自己带来收益。比如Costco超市,缴纳会员费才能进入超市购物。人们因为缴纳了费用,所以希望多买东西以摊平会费。
3、创造覆水难收。给自己设立一个沉没成本的假象,可以起到奇效。比如举办婚礼,因为太过繁琐,所以会更珍惜婚姻。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额外多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要付出的成本。(边际的概念:每多一个)
飞机起飞前卖的座位甚至可以只卖1元钱。
边际选择:下一个事件要做的选择。
概念:
1、规模经济,降低边际成本。比如格兰仕,每次规模提升,就压低成本,导致将价格平衡点以下的企业都淘汰掉,使得行业集中度提高,整个行业成本不断下降。
2、互联网经济,边际成本趋零。比如传统线下书店,陈列成本高。而亚马逊把卖书成本几乎为0。
3、零边际成本社会,协同共享。
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一个人的世界中不存在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无处不在。企业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生。
如何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1、隐性成本显性化。内部交易成本是多个部门多名员工统筹协调所产生的,属于隐性成本。隐性成本做显性化核算,可以更透明、直观。
2、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层级越多,决策链条越长,决策速度越慢,因此内部交易成本越高。汇报层级最多不要超过五层。
3、决策流程信息化。能不开会解决就没必要开会,如果必须开会,会议时间长度影响交易成本。看板管理属于决策流程信息化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