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22早
接触思维导图,到现在使用思维导图一年多了,先后用过百度脑图、FreeMind、MindManager,Xmind,最常用的还是Xmind,最近也在试着使用幕布。
首先,为什么要学习思维导图,对我们有什么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时候学到的东西太零碎,如果不及时总结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那成长的速度非常之慢。比如我之前,从来不懂得总结归纳,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重要性。导致学一个技能落一个技能。
读的书再多,不吸收进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是没用。因为仅仅是看过了,犹如仅仅是造了一堵墙。唯有产生心灵共鸣和了解作者的逻辑,形成自己的知识格子才有效用。好比没有人愿意花钱买一堵墙,但愿意花钱买一房子一样。思维导图就是能帮我造出有门有窗的工具。
由于它是模仿人脑的神经元,因此最大的优点就是拥有无限发散性和添加能力。跟一般线性笔记和表格而言,更容易修改和添加。正确的方法比苦干重要,学会了好的方法,真能事半功倍。
看一个例子
大家划重点的时候是这样的
用平时习惯的方法做出的笔记是这样的
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找重点的时候是这样的
用思维导图做出来的笔记是这样的
显然思维导图做的笔记更清楚直观也更容易理解。
用最少的字、而且用容易吸收的方式来记录最多的重点,是思维导图笔记的最大优势。
那如何画思维导图?
准备:
1.纸笔,建议彩色笔几只
纸必须横着放
2.A4纸为例,横放空间大,有利于思维的发散。
步骤:
1、找到关键词。
关键词在整理笔记的时候不仅可以使画面简洁逻辑清晰,也可以帮助我们保留整理的弹性和空间,我们称之为“活口”。
2、将关键字组合成一张思维导图
先从之前标注的重点中找出大的类别做为主干,再依次将其他相关内容分类接在各自主干后面。
3、将小思维导图组合为大的思维导图
整理大的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先将要整理的东西分成几个部分依次整理,比如同一章不同知识点同一本书不同章节等等。这样不仅降低了整理难度,也更便于用零碎的时间做成一张思维导图。
组合成大的思维导图的时候,小思维导图中我觉得不重要的东西可以省略。
先完成再完美吧!一步步跟着校长的节奏来。等我看完《被讨厌的勇气》,再画个思维导图。
最后放一张前两天为了配图,在小红书上看到的一张图片。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个瘦骨如柴、每天盯着烈日干活的老人,脸上不仅没有被生活压垮的悲怆,给我的感觉反而是一脸乐观积极,甚至开心的神色!反观我自己,平时打着心理强大的旗号,却常常被生活琐事、工作的不顺,影响情绪。改!因为我活在了最好的时代!没有打斗,没有战争,没有裹脚。放手搏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