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觉得自己的记忆不过7秒,学习东西,就像一脚踩在香蕉皮上,知识滑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了一堆感受拥在心头,却无法言说。非常的想了解记忆是怎么回事?我为什么记不住呢?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记得更久?我们一起听听科学家是怎么说的。
记忆的工作原理
人类主要依靠脑的额叶结构产生和提取记忆,颞叶结构永久储存这些记忆。当信息呼啸而来,记忆是怎么工作的呢?
这里必须要提到巴德利的工作记忆理论,它是短时记忆理论的迭代。工作记忆是一个中枢执行系统控制着的一系列的伺服系统。 目前认为的伺服系统,除了之前的语音回路系统、视觉空间画板系统外,新增了一个情境缓冲器。
记忆的影响因素
从两个方面给大家讲讲影响记忆的影响因素,一是时间,另一个是干扰。
时间影响记忆
时间越长,越记不得。遗忘的消退理论就是指记忆痕迹强度随着时间而消退。1975年的时候,Wickelgren的单词再认实验,发现了绩效的度量值是延迟时间的幂函数。
干扰影响记忆
大脑喜新厌旧。学习了这个对象的新知识,就容易忘掉有关这个对象的旧知识。
就想盒子里的物品越多,找到这个物品就越慢。与一个概念想关事实越多,提取其中的任何一个事实的速度越慢,即会产生扇面效应。
往事在我们的脑中留下了痕迹,想把过去的事讲给朋友听,想把学习到的知识与人分享,却发现,我们的记忆还像出了偏差。不只是由于那些干扰我们记忆的因素,因为记忆还有提取这个过程。在提取的过程中,我们喜欢去判断什么是真的,我们还喜欢去推断那些我们没有学过的内容,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中,我们的表现也不一样,如果学习状态与内在状态和测验一致的时候,我们好像状态更好。
记忆特点的应用
面对记忆的这些影响因素与提取特点,我们该怎么做呢?
1、刻意练习、复习,来应对时间流逝带来的遗忘。当记忆得到练习的时候,它的痕迹强度以幂函数增加,也叫学习的幂定律。
2、用冗余来防止干扰。增细加工就是创建与需要记忆的事物有关并且对它有所补充和扩展的额外信息。Anderson&Bouer在1973年的“医生恨律师”实验、B.S.Stein&Bransford在1979年的“胖子读提示牌”实验证实了增细加工的作用。
将这些特点运用的学习方式——“PQ4R学习法”强烈给大家推荐。在教材与部分非虚构类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法。
P(preview):预习;
Q(question):提问;
R(read):阅读;
R(reflect):思索;
R(recite):复述;
R(review)复习。
总结来说,就是读书前,进行预习、提问;阅读后进行思索复述;最后针对问题进行复习。其核心特征是提出和解答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和解答问题呢?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对课本材料等进行了深层与精细的加工。
后记: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这本书,对于长久没有接触教科书、看快餐书的我来说,看的比较艰难,虽然只看了记忆部分,但是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