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观天色,进门观颜色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希望能顺天时、趣地利、得人和。

所谓顺天时,就是要如老子所倡导的,一切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凡事依自己的意志而行。俗语说,出门观天色,进门观颜色。出门观天色,就是说要观察、把握天气变化,按照天气变化趋势安排自己的行动,不然就可能淋雨、被阳光暴晒、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甚至违了农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现在人们都习惯于听天气预报,按照气象台预报的天气安排自己的行动。可是在从前,不但没有电视,也没有天气预报。人们怎样预测天气变化呢?主要靠的是经验。尤其是农民,都会很多的农谚,他们会根据农谚来预测未来一两天甚至较长时间的天气变化。其实农谚就是千百年来农民对于天气变化和农事活动的经验总结。

有些时候,人们预测天气不一定依靠农谚,甚至仅凭个人独有的经验。在我老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人叫做周普庆。他观天色的灵验程度几乎成了一种传奇。明明艳阳当空,可是他说下午会下大雨,大家都以为他说胡话,结果到了下午真的突然下起了暴雨,只有他一个人带了雨伞,其他人都淋成了落汤鸡。有时候早晨乌云滚滚,大家都做好准备歇工,只有周普庆一个人推着土车子出门,说是到内山里去捡柴。正当大家都为他担心的时候,却是云开日出,大家又都懊悔不已。周普庆观天色的故事越传越远,渐渐有人破解了其中的秘密。人们又用揶揄的口吻传说,周普庆看天之所以那么准确,完全是因为吃了他那只烂棉袄的饭。据说他的那只棉袄从走日军的时候穿起,几十年从没洗过,出了无数的汗水,棉花里面都浸足了盐分。所以只要他的棉袄回潮,就知道一定会下雨。而如果他的棉袄干燥,哪怕正下着大雨,也表示天气要放晴了。虽然人们在说周普庆的故事时,口气中不无揶揄,但是大家心里都承认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

学会观天色是顺天时的必要技能,而得人和则用得着后半句了:进门观颜色。所谓进门观颜色,其实是进门观脸色。就是说,对主人的态度要通过察言观色作出判断,看看主人是否真心欢迎客人的到访,并以此确定自己是可以久坐还是应该赶快找借口告辞。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都知道待人接物应持之以礼,论语中有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但朗朗上口,而且几乎妇孺皆知。所以只要有客人进门,主人一定会表现得十分热情。然而,总也免不了会遇到主人恰好有事不方便接待客人的尴尬,这个时候主人虽然表面上仍然很热情,其实内心未必如此。我老家有一个邻居就曾经留下了一个笑话,说是他对起身告辞的客人连连说“不要走不要走,伞在门角里”。这个笑话的真实性我没有考证过,反正表面上热情挽留其实内心希望客人快些走人的现象是会经常出现的。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察言观色判断出主人的真实想法,就会让人感觉很讨嫌。其实推而广之,在其他场合也是如此。比如在聊天的时候,就应该观察一下别人是否对自己说的话题感兴趣,如果别人听得津津有味,我们不妨多说几句。而如果发现其他人的神态表现似乎对我们的话题没有兴趣的时候,那我们就应该赶快打住,或者转移话题。其实,在主席台上作报告,在讲台上讲课,都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出门观天色,进门观颜色,是做人的基本技能。只是,也不容易做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到这样的这样的专题形式很喜欢!我会坚持打卡的,请大家多指教!
    我是严洁阅读 346评论 4 3
  • 醒来一看,6:15,我马上就从床上跳了起来,我我还有一件事未做。 我拿着手机翻看5日的晨读内容,还好内容很好理解,...
    莉萍LP阅读 211评论 0 5
  • 前几天,我在QQ上跟研究生时候的室友陈然聊天,聊着聊着,屏幕那头出现了一行字:我领证了。 我回:和小吴? 她回:是...
    伊萨卡阅读 498评论 1 2
  • “诶,皇上皇上,八公主醒了。”一个侍女高兴的说。 “雨儿,你总算是醒了,急死朕了。” “嗯,请问你是谁呀?”朱紫雨...
    c2f5c46feda5阅读 879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