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贫富之分,有的人的财富子孙十八代都花不完,而有的人勤勤恳恳工作一辈子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因为在经济活动当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每个人参与财富分配的方式不一样。
第一种分配方式是劳动,劳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靠力气吃饭”。像农民、工人、蓝领、公司的基层员工,都是属于这种方式。劳动创造价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盘踞在我们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真理。勤勤恳恳没错,但光勤奋就能够富有吗?
以银行柜台点钞员为例,虽然他每天经手的钞票可能达数亿元,但他的工作还是以8小时来衡量,他一辈子的收入扳着手指头都可以算得出来,而且成长空间有限。在杭州这样的城市,就算他年薪12万(元),二十年不吃不喝,也难以拥有自己的住宅。勤奋是获取财富的标配,但决不是唯一因素,当以劳动时间换取报酬时,报酬与时间是呈线性关系。
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只有24小时一天,所以注定以劳动获取报酬的数量是有限的。
第二种方式就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应用在技术上,可以让产品创新,让产品有更好的体验感,比如苹果手机;知识应用在管理上,比如说,创造一套管理体系,让组织运作得更高效。知识可以放大,因为知识被应用,可以普惠几万人乃至几亿人、几十亿人,即使每个人贡献1毛钱,它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有人问,是不是高学历者就按知识进行财富分配?硕士、博士、博士后算是知识拥有者,但他们不一定按这种方式进行财富分配,因为就像熟读《孙子兵法》的人不一定能能打仗一样,知识要被变现,要以商品为载体,被社会广泛应用,它的价值才得以体现,才能跻身于以知识获取财富的行列。
第三种方式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企业家的格局决定企业能走多远。企业家就是面对不确定性时找确定性,他的眼光、胆识、魄力,在关键节点做出每一个判断,都将决定企业的生死。
企业家拥有的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在一般的人看来,企业家好像没做什么,只是轻轻的伸出手来指一指。但就是这指一指,背后付出的东西,难以用时间、用金钱来衡量。难以想象阿里没有马云,华为没有任正非,小米没有雷军。
企业家是一种稀缺动物,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品质万里挑一,自然在参与财富分配的过程当中所占的比重要大一些。当然,一家企业可能不止一个企业家,尤其是大企业,他的创业团队都算是企业家。这群拥有企业家精神的人,都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来参与财富分配。
第四就是资源。资源包括资本,以及可以变成资本的资产。项目再好,想法再好,没有钱,根本玩不转,所以资源也被列入价值分配的一种。在以前,资源稀缺,谁拥有资源,谁就占据了价值分配的大头。
贫农累死累活一年下来只能分一点点,而地主占据土地资源,也就占据了价值分配的大头。随着社会发展,资源主导作用逐步让位。社会上有太多的风险资本在寻找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希望通过企业家将自己的资本进行增值。在未来,企业家和知识的作用将比资源更重要。
所以不要羡慕别人的财富,而是着眼自己的角色,角色对了,财富自然就有了。